由壓縮機維修製造廠起家,進而擴及高爾夫球桿頭代工的復盛公司,近兩年來營運頻創新高,去年營業額大幅成長至四二.二五億元,稅前盈餘達一二.五億元,稅後每股盈餘三.六九元,均超越原先財測目標。雖做的是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但復盛得以走出傳統產業日益沒落的窠臼,最大的關鍵,便在於早年到大陸投資布局,並成功建立兩岸分工模式。
台灣負責前製研發 大陸負責後製加工
以當前復盛主要獲利來源高爾夫球桿頭製造為例,生產流程主要可區分為前、後兩大製程,其中前製程以鑄造為主,可靠機械設備完成,後製程則包括了加工、研磨、上漆、包裝等,必須仰賴大量的勞力。
李後藤表示,因工資成本不斷提升,球桿頭在台灣生產前製程與後製程的成本,已由早年的四比六到如今的三比七;相對的,現今復盛在大陸做球桿頭前、後製程成本卻為二比一,在前製程成本幾乎不太變動的情況下,到大陸投資效益與競爭力的提升,自是不言而喻。
七十九年復盛便在廣東成立中山廣盛,從早期來料加工,到後來與復盛桃園廠、高雄楠盛公司搭配,復盛在兩岸建立起台灣研發、接單、大陸加工,台灣廠負責前製程、大陸廠負責後製程加工的分工模式,逐步建立起高爾夫球桿頭代工王國。
如今的復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高爾夫球桿頭製造廠,每五支高爾夫球桿中,就有一支桿頭是由復盛生產的,這種驚人市占率,幾乎讓世界高爾夫球具各大品牌都成為復盛的客戶。在去年全年一二.五億元的營運獲利中,光是高爾夫球桿頭就貢獻出十億元獲利,十足展現出復盛兩岸分工模式的經濟效益。
不但在市場占有率稱霸群雄,在專業技術上,復盛也頗為自負。李後藤自豪地指出,去年當高爾夫球具知名大廠 Callaway 首度下單給復盛代工,曾引起其對手,同時也是復盛最大客戶 Taylor Made 的反制,甚至大量抽單向復盛施壓; 但幾個月後,Taylor Made 因無法找到如復盛一般的專業代工廠,最後又把訂單轉了回來。 最後結果, 復盛不但沒失去 Taylor Made 單子,又增加了 Callaway這麼一個大客戶。
今年壓縮機獲利將超過一億元
與高爾夫球桿頭類似的布局與發展模式,也發生在壓縮機部分。李後藤表示,雖然復盛曾擁有台灣壓縮機五成以上的市占率,但即使復盛拿下全台灣的壓縮機市場,也不是什麼太了不起的事。因此,考量大陸相對低廉的生產成本與強勁的市場需求,更著眼於全球市場的開拓,八十三年起,復盛擴大赴對岸的投資規模,先後在上海、北京、廣東中山設立壓縮機製廠,並配合生產壓縮機作業,另在杭州成立百盛精密鑄造廠,從事各類零鑄件生產。
由於大陸正值經濟發展,不論是基礎建設或是興建廠房,壓縮機需求旺盛。原先復盛預計壓縮機事業在大陸的布局,可在八十七年達到兩平、八十八年開始賺錢,不過,受到大陸宏觀調控經濟政策所累,到八十八年還是虧錢。
但到了去年,復盛在大陸壓縮機市場深而廣的爆發力完全展現出來,不但轉虧為盈, 賺了五、六千萬元台幣,更一舉打敗包括 IR、Atlas 等全球前兩大品牌,成為大陸市場最大的壓縮機製造商, 並迫使急於確保全球龍頭地位的 Atlas 不得不向復盛招手,積極尋求購併復盛壓縮機部門或其他種合作模式的可能。
李後藤指出,去年復盛在大陸壓縮機市場的占有率已達到一○%,而依大陸經濟發展的現況,至少在五年內,大陸壓縮機市場將保持經濟成長率兩倍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在這股強勁需求下,復盛挾最大品牌優勢,加上海外廠商 OEM、ODM訂單,今年大陸壓縮機部門的營業額至少將成長一六%以上,獲利更將超過一億元。
展望新的一年,在大陸縮壓機部門營運獲利即將高速起飛,而高爾夫球桿頭部門上半年訂單又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三成以上的爆發力來看,預估復盛全年營收將由去年的四二.二五億元至少成長至五○至五五億元,獲利也將由去年的一二.五億元成長至一六至一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