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從「追逐成長」到「價值取向」P.34

從「追逐成長」到「價值取向」P.34

兔年開始,政府高層全力為股市施打強心針,除了通過調降金融事業機構營業稅,由五%減為二%,預料可為金融業創造三三○億元利潤,另一方面中央銀行也大舉調降存款準備率,並將外資持股上限放寬為五○%。

此外,為了營造股市持續上漲,高層也改變了行政院堅不調降證交稅的承諾,幾乎所有利多全部出籠。


金融股成交金額重新超越電子股

新春開紅盤的股市也在這個被比喻為「史上最大利多」的帶動下,兔年開紅盤日股價大漲二七四點,第二個交易日股市又大漲二四一點,合計兔年股市首兩個交易日,股價大漲五一五點。第三個交易日,股市在金融股續漲帶動下,指數一度上揚九五‧一三,加權指數創下六四○八‧七六的反彈高價,累計股市從五四二二反彈,在政府全力做多下,股市計上揚九八七點,與市場預估千點反彈空間十分接近,不過由於多數資金湧向金融股造成電子股及其他產業股的失血,終使利多大放送後的股市出現開高走低的較大回檔,一度上漲九五點的股市,在二十三日反而以下跌一三二‧六九收盤,股市的連續長紅暫告一段落。不過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金融股的成交值難得一見的超越電子股,成為市場超人氣的精神指標。

二十三日股市開高走低,但股市整體成交值放大到一○八六‧四四億元,是二月以來,難得一見的千億元成交值,顯見人氣有明顯回籠,不過引人注目的是金融股的成交張數高達一四四萬張遠超過電子股的七八‧六萬張,而金融股成交值高達四七一‧四四億元,也壓倒電子股的三五五‧五三億元,這是近三年來國內股市罕見的生態。

過去三年來,電子股一向是股市最大的主流股,不但電子股上市家數多,成為最大上市族群,同時也因為電子股具備高成長的特質,成為市場上投資人逐鹿的焦點。電子股的上市股本只占上市資本額三成,可是成交值經常維持在五成以上,最熱的時候成交比重可以達到七、八成之多,在這種情況下,國內股市漲勢集中在電子股的情況自然可以想見。


八十五年至今 電子獨領風騷

其實在民國八十五年中共對台展開文攻武嚇,造成股市行情大跌,及至總統大選結束,中共演習完畢,股市進入新一段多頭行情,加權指數從四四七四大漲到○二五六,在這一年半中,指數巨幅上揚了一二九%,可是國內股市各個類股幅卻頗不一致,其中電子股勇冠三軍,電子股分類指數由二五七‧四四,最高漲至一四四三‧九,指數上揚了四六○‧八六%,遠超過大盤指數的漲幅。

反觀其他類股如金融股由三○三漲到五四九點,漲幅只有八一%,營建、紙類、水泥、鋼鐵等類股則漲幅不到三○%,產業股表現稍好的只有塑膠類股,指數由一五六點漲到三○六點,漲幅為九六%,可見在八十五年三起的大漲行情中,指數大漲了一‧二九倍,可是非電子股族群漲幅都不及一倍,唯獨電子類股大漲了四‧六倍,而電子股的 IC 股表現更是出類拔萃,半導體分類指數從八十五年三月的五六○‧五二大漲到三四○四‧○七,漲幅高達五‧○七倍,成為最風雲際會的族群。

在眾多的資金追逐有限的電子股籌碼的情況下,電子股吃香喝辣,大多數電子股都在八十五年之後創下相當可觀的漲幅。例如成長性強大的鴻海由四五‧八元飆升到三四五元,漲幅高達六五三%,華通由四五元漲到三一二元,漲幅也達五九三%。八十五年上市的華碩更是成為全民矚目的股王,股價創下八九○元的罕見紀錄,而在華碩之前上市的英業達也是一口氣漲到四二八元,而八十四年每股二十七元上市的聯強,更是在上市後股價直衝到三二五元,股價在兩年之內大漲了十一倍。電子股大漲的背後,當然伴隨了業績的超級大成長。


聯強、華碩、鴻海、華通的飛速成長

在民國八十五年以前,電子股的股價還在萌芽階段,以最具成長性的聯強、鴻海、華通、華碩與英業達為例,聯強在八十五年前是一家資本額五億元上下的電腦通路商,七十七年才正式成立的聯強,在八十三年以前營業額還達不到五○億,每年獲利在一億元左右,是一家穩健的中小企業,到了八十四年進入較大成長,那一年 EPS 首度超越二元,到了八十五年,EPS 高達五‧二四元,聯強正式邁向高成長,股價也因此脫胎換骨,原本只是一家不起眼通路商,一下子成為市場耀眼明星,頂著 EPS 五‧二四元,聯強創下三二五元天價,聯強一下子將本益比撐到四○倍,如今聯強已成為一家資本額二十五億元,年營收逾三百億元的大公司。

再看華通與鴻海也都是在八十三年以後進入起飛階段,八十五年以後迎向飛躍成長,以生產模具起家的鴻海,六十三年成立,其後成功切入電腦連接器領域,在八○年代初期,鴻海每年獲利只有二億多元,此後營收與獲利扶搖直上,到了去年全年獲利已超越五○億元大關,鴻海也從一家資本額一○億元上下的公司變成資本額七三‧四六億元的大型公司,鴻海生產的連接器也達到世界級的頂尖地位。

最具成長典範的莫過於華碩,這家七十九年才成立的年輕公司,儘管成立迄今只有九年,除了第一年創業的開辦階段不計,華碩建廠完成即創造獲利,八十年年獲利一‧一七億元,第二年賺二‧○九億元,第三年賺二‧二四億元,八十三年則獲利七‧六三億元,此後華碩進入高速成長期,八十四年大賺二○‧五七億元,八十五年獲利四○‧六九億元,八十六年再度大賺七三‧五六億元,八十七年獲利突破一百億元大關,高達一一三‧七八億元。

華碩建廠成立近九年,在過去的八年當中共創造了二六一‧七三億元的稅前盈利,施崇棠領導的團隊,幾乎可用「了不起」三個字來形容。除了獲利高成長外,華碩的股本也從一家八千萬元的公司,搖身一變成為八一‧三五億元的近百億元級大公司,更難能可貴地,施崇棠領導的二千多位團隊,為華碩創造了二一六三億元市值的龐大財富,一家華碩公司等於是水泥及食品上市公司兩大類股全部加起來的總和。跨進高科技領域,成為快速獲取財富的快捷列車。

台灣的電子業能夠搭上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快捷列車,憑藉的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及美國大廠充分配合的生產績效,凡是搶到美國大廠大訂單的公司無不扶搖直上,再加上,台灣的資本市場給予科技公司肥沃的養分,一方面是股市前仆後繼投資電子股,使電子股本益比快速扶搖直上,即使是虧損累累的電子股,像華升仍有三十多元,美格也維持在二○元左右,相對於傳統產業股一旦出現虧損,往往股價只剩七、八元慘狀,電子股仍是天之驕子。


吸金高手 IC公司幾乎不配現金股息

另一方面,在電子股榮景中,電子大亨充分掌握到快速從股市吸金,不斷擴廠壯大產能,追求大者恆大的快感。例如,半導體產業在台灣快速發展,八十年華邦股本只有二三億元,如今是二七二億元,茂矽則從三六‧九六億元變成二三六億,台積電則從四七‧三八億元變成六○四‧七二億元,股本快速膨脹了一○倍,IC 公司不斷擴充股本,一方面是將前一年度獲利轉為盈餘轉增資, 一方面則是不斷地辦現金增資。

過去十年來,台灣的半導體公司鮮少將獲利分享給投資人,例如,台積電只有在八十年分配過○‧一元現金,及八十二年配過一元現金,其餘則分配高額股票股利,旺宏辦過四次現金增資,十年當中,沒有分配過一毛錢現金股息,茂矽辦過一次減資,也沒有分配現金的紀錄,華邦辦過三次現金增資,現金股息也是掛零。重量級的聯電則在八十一年到八十三年間配過一元到○‧五元不等的現金股息,此後從未配過現金,一言以蔽之,國內 IC 股從八十三年以後從未有配發現金股息的紀錄。可以這麼說,台灣的散戶投資人是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的幕後無名英雄,因為大家不斷地丟錢買 IC 股,除了賺到股票差價外,鮮少人領過 IC 股的股息。

電子業充分掌握到吸金的便利,每一家公司都快速膨脹股本,到今天為止,台積電已是六百億元大巨人,聯電也是五百億元級大亨,華邦、茂矽也都是股本直逼三百億元的超大型公司,而旺宏、力晶、世界先進也都是百億元級的大企業,即使是昔日以成長著稱,那些獲利快速成長的企業,進入八十八年,在盈餘轉增資後,可以想見鴻海、華通、廣達、英業達等都將成為百億元大巨人。


電子公司逐漸脫離高成長階段


剛上市的股王廣達電腦, 目前股本是四二‧八億元,以其今年 EPS 可達二四元來看,八十七年度的股利,很有可能是股票股利一五元以上,除權後的廣達,股本將達一○七億元。而華碩以八一‧三五億元的股本,假如無償配股一○元,資本額也將快速膨脹為一六二‧七億元。英業達如果無償配股五元,資本額也將達到一二八‧三億元,這些昔日具有高成長的高價明星股,在過去十年當中,都是資本額從一○億元以下搖身變成一百多億元,快速成長的年代將隨著股本成長離他們遠去。

除了高成長不易外,國內電子業挾高科技之名,其實大多數公司並不具有全球無可匹敵的無可取代技術,國內上市上櫃電子公司,上焉者是取得美國大廠訂單,不斷地造量取利,可是過去十年來產業技術能力提升空間有限,下焉者只有擴量殺價,最後淪為惡性的自相殘殺。

國內大廠為了取得訂單,大家競相血淋淋殺價,即使是賠本生產也是在所不惜,這種情況在低價電腦蔚為風潮之後,美國大廠紛紛採取全球運籌策略,再進一步將風險轉嫁給台灣廠商,從過去兩年來看,監視器除了明碁勉力支撐外,幾乎是所有監視器大廠全部都出現虧損,一度是監視器廠模範生的源興科技去年就虧損九‧八四億元。另一個產業影像掃描器,在台商生產比重超過全球占有率七成之後,台商殺價慘烈,去年全友、鴻友、力捷都是慘賠的局面,一度是掃描器後起之秀的致伸,去年全年也僅小賺九八○○萬元。

除了緊握大廠訂單的大廠勉力維持榮景外,半數以上的電子公司出現獲利困難的窘境。從去年一年的發展來看,低價電腦蔚為趨勢主流後,電子大亨莫不奮力股市吸金,接著是全力擴廠,進而再取量殺價,接著是整個產業都出現虧本的流血生產慘況。為了再繼續降低生產成本,電子業開始掀起大陸投資熱,鴻海、達電、致福、楠梓電、致伸、明碁、光寶等公司紛紛到大陸設廠,這些到大陸投資設廠的電子公司,首要著眼於大陸低廉勞力的成本縮減。

這已經可以看出,電子業雖有高科技之名,但仍難掩飾加工裝配的本質,沒有技術創新的電子業,與傳統產業又有何異?九○年代初期,傳統產業無力負荷台灣高人工成本,紛紛到大陸設廠,結果到今天為止,產業瓶頸依舊存在,九七、九八年起,電子業赴大陸投資,再度蔚為風潮,其實高科技的電子業已逐漸傳統產業化,這些與寶成工業靠低價勞工創造加工利潤的勞力密集電子裝配業怎麼可能再享有高本益比?以寶成工業為例,九八年全年純益二六‧○二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四‧二八元,目前的本益比為一五‧四倍,如果用同樣的本益比來衡量在中國設廠績效卓著的台達電,達電去年 EPS 四‧八二元,合理股價應該是七四‧二元,可見目前的電子股仍有向下修正的空間。


美國高科技股上漲面臨壓力

過去三年來舉國上下莫不一窩蜂追逐電子股,造成電子股籌碼浮濫,融資暴增電子股整體股價也遠甚於其他類股。回顧過去十年的台灣股市,金融股本益比一度高達百倍,成為全台最高本益比的族群。後來股市大跌,股市本益比往下降,到了民國八十五年,金融股仍是最高本益比族群,其次則是傳統產業股,而電股則因為沒有資產,平均本益比只有一○~一五倍,未上市電子股有的本益比更是只有五倍,後來隨著電子股的飆漲,電子股本益比追上傳統產業,更進一步追上金融股,成為台灣最高本益比的族群,未來如果電子股成長力道減弱,本益比向下修正勢不可免,那麼這幾年以追逐成長股為主調的台灣股市,也可能會轉向。

最近美國很多超級成長股股價都逐漸面臨壓力,最具代表性的是 DELL 電腦,DELL 在過去兩年,股價大漲了十倍,是美國的超級成長股, 可是最近 DELL 股價卻從一一○美元回檔,並且一度跌破八○美元,雖然 DELL 九八年的業績仍表現出色,可是成長不若預期,股價立刻面臨二○%的回檔。很多具有想像空間的網路股,近來回檔幅度頗大, 例如 YAHOO 由最高的二二二‧五美元拉回到一四○美元附近。網路書店 AMAZON 則從一九九美元拉回,一度拉回到八六美元,網路股退燒, 成長股褪色,如果 Y2K 效應也在九九年逐漸減弱,那麼以資訊硬體代工為主的國內科技產業面臨壓力將逐漸加大。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在快速成長之後,是否仍能維持高成長,也極具關鍵,九八年最後一季,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創下五‧六%的高成長,九七、九八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都維持在三‧九%以上,在金融風暴頻傳的年代,美國的表現可圈可點,不過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預估可能減半,只有二%左右,各種指標都顯示美國的消費與投資高潮已過,假如美國經濟露疲態,全球經濟成長勢必趨緩。


尋找股價低估的「價值投資」標的

在這種情況下,兔年國人投資很可能開始轉向,昔日高成長的追逐退位,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價值導向的選股,也就是說,過去十年來,股價跌跌不休,股本沒有大幅膨脹,本業獲利沒有嚴重減弱,而股價又已大幅下跌的個股,可能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

這次政府用調減營業稅的手段,立刻促成金融股連漲三支停板,這類超跌個股,一旦有利多挹注,股價即刻快速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本業獲利穩定,股價卻被低估的個股,例如,水泥股的亞泥、台泥、食品股的卜蜂、大成、統一、聯華實業;塑膠股的台聚、華夏;紡纖股的遠紡、新纖、南紡;機電股的東元,化工股的榮化,鋼鐵股的燁輝、盛餘、大成鋼;舫運股的偉運,其他類股的大華金屬、億豐等在股價大跌之際,是可以考慮承接的標的。


延伸閱讀

40歲才存股,每天100元定期定額「這1檔」,退休滾出4千萬:財富自由這麼簡單,為何要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
40歲才存股,每天100元定期定額「這1檔」,退休滾出4千萬:財富自由這麼簡單,為何要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

2024-05-23

我每日工作15小時,拚死才存520張00878!朋友隨便買一筆就月配20萬給我的啟示:小資族想快速財富自由「先搞定這件事」
我每日工作15小時,拚死才存520張00878!朋友隨便買一筆就月配20萬給我的啟示:小資族想快速財富自由「先搞定這件事」

2024-06-27

他40歲才學理財、49歲存千萬提早退休,每年被動收入100萬、一年還能出國2次...財富自由你該懂的5件事
他40歲才學理財、49歲存千萬提早退休,每年被動收入100萬、一年還能出國2次...財富自由你該懂的5件事

2024-06-18

股市常見追高殺低、殺聲隆隆 為何想要財富自由 「隨緣力」、「歡喜力」缺一不可?
股市常見追高殺低、殺聲隆隆 為何想要財富自由 「隨緣力」、「歡喜力」缺一不可?

2024-06-05

30歲小資族,月薪4萬該怎麼投資?市值型vs.高股息?達人:做好這「2件事」,加速財富自由
30歲小資族,月薪4萬該怎麼投資?市值型vs.高股息?達人:做好這「2件事」,加速財富自由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