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黃豆油廠福懋油(1225)由於未能如期繳交財報,若6個月內仍沒有補交,就會面臨下市危機,週二(4/1)股價一開盤就跌停鎖死,下探至30.7元,已經從歷史高點183.5元崩跌超過83%。對於無法如期申報財報,福懋油也說明緣由。
不過對於福懋油財報難產一事,獨立董事連仁隆、董事陸醒華及許逸群發表聯合聲明,抗議經營者未依規定經營,未能如期繳交財報,恐停止交易、有下市危機,請主管機關糾舉公司治理,遵循法令規定,方得以拯救福懋油。
福懋油週二晚間公告,該公司未依法令期限公告申報113年度財務報告,依證交所營業細則第50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情事列為停止買賣,日期為4月7日。
福懋油強調,公司將儘速召開董事會選任董事長,並儘速完成經濟部變更登記後,與會計師簽署委任合約並完成113年度財報公告申報。
證交所提醒,若上市有價證券經予以停止買賣連續滿6個月,仍未恢復其有價證券之買賣者,有價證券將有終止上市之虞,提醒投資人審慎注意投資風險。
成立1986年的福懋油,為國內第2大油脂廠,亦是台灣4大黃豆油品牌之一。公司位於台中市大肚區,產品為麵粉、飼 料、沙拉油、麥片等。1991年(民國80年)4月股票掛牌上櫃。
證交所日前公告,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含創新板公司)除福懋油無法如期出具財務報告外,餘均已完成申報作業。依規定,若6個月內仍未補交,將面臨下市公告。不過,若能在公告期限內補件,則可免於下市危機。
福懋油月線走勢圖
▲翻攝雅虎奇摩股市。
一開盤就跌停鎖死,下探至30.7元
此利空衝擊福懋油週二(4/1)股價一開盤就跌停鎖死,下探至30.7元。福懋油於3/31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公司於2024年11月22日改選,並於同日召開董事會推選董事長。
同年11月29日向經濟部遞件申請變更登記,期間多次補正說明,惟經濟部遲至2025年3月28日始予以否准通知,致公司無法與會計師事務所完成合約簽署並於期限內申報財報。
▲翻攝公開資訊觀測站。
福懋油指出,公司將儘速召開董事會選任董事長,並儘速完成經濟部變更登記後,與會計師簽署委任合約並完成113年度財報公告申報。目前營運情形一切正常。
另外, 福懋油同時公告獨立董事連仁隆對董事會議決事項表示反對意見,其反對的議案是推選董事長案。連仁隆並未出席董事會,是以電子郵件表達反對意見。
▲翻攝公開資訊觀測站。
三董事聯合聲明抗議
對於福懋油財報難產一事,獨立董事連仁隆、董事陸醒華及許逸群發表聯合聲明,抗議經營者未依規定經營,未能如期繳交財報,恐停止交易、有下市危機,請主管機關糾舉公司治理,遵循法令規定,方得以拯救福懋油。
獨董連仁隆、董事陸醒華及許逸群發出聯合聲明如下:
一、依經濟部商工案件公示資料所示,吳金泉113年(西元2024年)11月22日違法操作福懋油董事會,召集通知不合法,且根本未經舉手表決或投票表決,即自行宣布興泰公司/吳金泉當選董事長,過程荒腔走板、違反董事會議事辦法,歷經金管會、經濟部查認後於114年(西元2025年)3月28日「駁回興泰公司(吳金泉)申請登記福懋油董事長」。
二、因吳金泉違法操作董事會,導致福懋油4個多月未有合法董事長,銀行無法貸款,並且財報難產,福懋油恐有下市危機,獨立董事連仁隆、董事陸醒華及許逸群曾建請其他董事連署解決難題,然未獲肯採。反而部分董事今(31)日再次配合吳金泉,任由無召集權之興泰公司/吳金泉違法召集董事會,但因出席董事不足而流會。就此,3位董事莫可奈何,不得不鄭重聲明如后。
1、針對吳金泉所控興泰公司及部分董事一再違法作為,三位董事拒絕背書,倘有損害均歸由違法董事負擔。
2、董事許逸群並聲明福懋油之董事會既已全面改選,福懋油之運營(包含員工薪資支付)及數十億元債務之連帶保證人,就不該由前任董事長繼續承擔,因此拒絕再行用印同意動用銀行存款。
3、三位董事聲明秦慧如與吳金泉間有子女,乃實質利害關系人,秦慧如並未向董事會揭露及說明,亦欠缺迴避機制,竟擔任福懋油公司財務與會計主管,且為財報簽署,致財報存有重大爭議,不能作為依據,三位董事拒絕為此背書。
三、另查,吳金泉所控興泰公司係福懋油大股東且先前自稱獲選為福懋油董事長,而吳金泉在114年3月5日就接獲經濟部函通知而得預判董事長登記將遭否准,則福懋油113年度財報難產,興泰公司之財產當然亦受影響,但吳金泉及簽證會計師卻罔顧經濟部公開資訊,刻意趕在114年3月13日通過興泰公司113年度財報,且迴避不說明興泰公司113年持股福懋油股票狀況,已有操縱財報之重大嫌疑(興泰公司簽證會計師在未取得福懋油財報前,因何敢評價興泰公司對於投資福懋油的價值?),請金管會介入調查避免財報不實。
四、總上,福懋油面臨財報難產,恐停止交易、有下市危機,如鄉愿繼續如任違法亂紀,勢必損害債權人及投資人權益,三位董事不得不發聲明如上,請主管機關糾舉公司治理,遵循法令規定,方得以拯救福懋油。
延伸閱讀:
福懋油再變天!市場派吳家拿下5席董事、持股過半...經營權之爭纏鬥5年,何時真正落幕?
本文暫不開放媒體夥伴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