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0403花蓮大地震靠它撐住復電!10秒給出1部中火機組電量,「虛擬電廠」如何成為台電牛棚?

0403花蓮大地震靠它撐住復電!10秒給出1部中火機組電量,「虛擬電廠」如何成為台電牛棚?
左起加雲聯網營運副總張力夫、大同智能副總經理楊澤欣、TSSA虛擬電廠工作小組召集人張家豪、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主持人許志義、台電副總經理兼數位長吳進忠、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Deloitte澳洲國家電力、公用事業與再生能源顧問負責人Struan Buchanan、TSSA虛擬電廠工作小組副召集人賴宏仁。

黃靖文

傳產

唐紹航攝

2025-03-19 15:00

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周二(3/18)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台灣虛擬電廠與發展趨勢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官學研共同商討,如何從政策面、法規面,促進虛擬電廠發展。

當國內「看天吃飯」的綠色能源占比愈來愈高,如何提升電網韌性,成為台電的重要課題。此時,不僅透過儲能系統、需量反應來應對,透過「虛擬電廠」的概念,更能善用分散電力資源,提高電網韌性。


▲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圖/唐紹航攝

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點出,核三廠預定今年要除役,未來台灣綠色再生能源比例愈來愈高。他指出,太陽光電預估要達到20GW、離岸風電也會達到5.6GW,只是綠色電力來源都有間歇性,得透過虛擬電廠提升電網韌性。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致詞時則說明,台灣2016年開始推動能源轉型,2017年完成電業法修正,就此開啟各種可能性,未來如何再修正電業法,擬出虛擬電廠的專章,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林子倫強調,台灣電力改革要從能源安全、去碳化、電網韌性三大支柱開始,其中,虛擬電廠就會是不可或缺的要角,靠著台灣在ICT產業的優勢,相信能大有可為。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圖/唐紹航攝


電力交易平台擔起調度角色


「維持電力系統穩定過去全交給台電負責,現在各行各業都能共同合作。」台電副總經理兼數位長吳進忠說,台電推出電力交易平台,扮演了虛擬電廠的調度角色,讓合格交易人都能夠作為「虛擬電廠」,替電力系統穩定提供協助。


這類虛擬電廠並非熟知的發電機組,它可能是儲能設備、Gogoro換電站,甚至是醫院、賣場的備援發電機,因此它不需要環評,也不會產生大量碳排。吳進忠表示,國內已有104家合格的電力交易者,目前參與的裝置容量達1939MW。


民間虛擬電廠當台電牛棚 提高電網韌性


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主持人許志義表示,過去虛擬電廠概念剛起步時,大家無法理解只是充當台電的「牛棚」做備援,為何台電願意付你幾百萬元?但其實這就像是為了「應對斷電的社會成本」,付出保險費的概念。


由於社會大眾對虛擬電廠概念仍很陌生,TSSA虛擬電廠工作小組召集人張家豪用更淺顯方式舉例,當綠電比例提高後,電力就像是水資源一樣得「看天吃飯」,此時就需要有水庫、水井、甚至是家中的儲水槽、水塔備援。


機組因地震跳機 虛擬電廠小兵立大功


為什麼台灣對虛擬電廠需求突然爆發?吳進忠解釋,去年台灣發電來源有13%來自綠電,譬如太陽光電的發電間歇性明顯,每當過了下午3點,發電量就會顯著下降,此時就能透過虛擬電廠就能維持電網韌性。


當電網出現問題或發電機組跳機,電網頻率會突然下降,影響用電設施、甚至損害。此時,虛擬電廠就能透過電力交易平台提供相應支援,譬如調頻備轉載、即時備轉、補充備轉等用途。


吳進忠舉例,去年0403花蓮大地震,導致二波發電機組跳脫。此時,儲能設備首發備援放電,10秒鐘增加約1部中火發電機組的發電量,接著再交由抽蓄水力接力發電,讓原本下降的電網頻率在10分鐘內恢復正常。後續再靠太陽光電持續助攻,直到跳脫的機組陸續歸隊。


民間助攻 聚合分散電力資源成「虛擬電廠」


大同智能副總經理楊澤欣分享,過去發電需要預測負載,然後預備燃料交給發電機組調度發電量,能源轉型後,加入了許多間歇性發電系統。因此,未來需要善用分散式的能源資源。


楊澤欣點出,這些分散式的能源透過聚合商整合成「微電網」,就能夠成為一家虛擬電廠,在調度中心需要時,提供輸配電業輔助服務。


加雲聯網營運副總張力夫分享,由於許多企業雖然有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甚至太陽能光電,但多數企業並不理解虛擬電廠運作原理,更遑論加入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


張力夫表示,加雲聯網協助工廠整合用電資訊,打造可視的監控儀表板,並導入AI契約容量演算法、最佳化管理,讓再生能源的效益放大,不只提供備用電力,也能參與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


業者期待進一步開放 能源署:需社會有共識


盛齊綠能總經理陳均宜則在座談時點出,目前國內電力交易平台的商品並不多,且售電僅侷限在綠色電力,是否能開放給儲能業售電。此外,陳均宜點出,在現行消防法規下,明定併網型儲能得距離建物3公尺,對於用地規劃排好排滿的廠區,也碰到相當難度。


吳進忠強調,其實光看日韓亞洲市場,台灣的電力交易平台已相當先進。他坦言,歐美的電力交易平台的確有較多元的產品,但這是建立在他們有多個電力來源,有公平競爭。台灣只有台電一家,若「儲台電的電,再轉售給民間套利,社會應較難接受。」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表示,未來會持續發展電力交易平台的產品,不過是否開放「灰電」(石化能源電力)進入電力交易平台,他認為仍需社會達到共識。至於消防法規部分,林子倫


能做基載電力的綠能 中油拚2050地熱發電3至6.2GW


其實,也並非所有綠色能源都得看天吃飯。台灣中油探採事業部副執行長吳偉智說明,中油能源轉型的關鍵,即是利用過去探鑽油氣的專業,改投入地熱發電的探鑽。


吳偉智說明,台灣深度3公里內的淺層地熱,有約1GW的發電潛能,深層地熱更可望達到40GW。中油希望2025年地熱發電達到20MW、2030年達到56MW到192MW,到了2050年達到3GW到6.2GW的發電量。


只是,技術仍須精進克服。吳偉智點出,包含大地電磁的探測、震波資料收集與解讀等技術,都必須提升。此外,由於地熱源源不絕的高溫,也必須替套管金屬找到耐200度以上高溫材料,若考慮在大屯火山發展地熱,更要想方設法抗酸蝕。

 

梅爾茨

梅爾茨(圖/取自CDU網站

 

「中間偏左」轉向「中間偏右」

基民盟黨魁支持度全國居冠

 

政策向右轉成為德國的主流民意,基民盟的官網首頁放著梅爾茨的獨照,以及「The right to right Time」的標語,這句標語既是「正確的時間,正確的選擇」,也隱含「適時向右轉」的意義。

 

梅爾茨與基民盟的右轉路線獲得德國選民支持,過去一整年,他的民調支持度高居全國第一,維持三○%上下;而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支持度則以二○%穩居第二位。兩個右派路線的政黨支持度已超過五成。二月二十三日的國會大選,是德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只要沒有重大、災難式的意外,梅爾茨將會成為德國下一任總理,帶領德國、甚至歐洲向右傾斜。

 

對於不熟悉德國政壇的讀者,我們先做快速的背景說明。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大勝,共和黨取得白宮、參眾兩院,及州長改選全面勝利的當天,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聯合政府正式崩潰。蕭茲被迫解散國會,並在二○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舉行國會全面改選。

 

蕭茲政府崩潰的同時,梅爾茨領導的基民盟則展現強大捲土重來之勢。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基民盟執政長達十六年之久,她在二一年下台,將政權交接給蕭茲後,基民盟一度深陷組織重整的低盪期;但是,梅爾茨坐穩基民盟黨魁後,將政策路線由「中間偏左」快速調整為「中間偏右」,在最關鍵的移民政策上,則旗幟鮮明地反對非法移民。

 

昔梅克爾敗將  轉戰商場致富

自稱最有能力與川普談判     

 

對照梅爾茨與梅克爾,我們看到了德國國家路線劇烈轉變的驚人力量。兩人雖然都是德國主流、保守、擁有最大政治資源的基民盟黨魁,但相同之處也就只有這點了;在其餘部分,梅爾茨幾乎一八○度翻轉了梅克爾打造十六年的德國主流價值。

 

眾所皆知,梅克爾與美國川普總統不和,但梅爾茨的政策主張卻與川普有高度雷同,加上人高馬大(身高近兩米)、商業領袖的背景,競選時也常高喊「讓歐洲再次偉大」,因此被媒體冠上「德國川普」的名號。

 

他在競選活動中也向川普「草船借箭」,大幅吸納贊成或反對川普的德國選票;梅爾茨不斷強調,所有總理候選人當中,只有他最有能力跟川普談判(不被川普欺負),為德國與歐洲爭取最大的利益。

 

梅爾茨是非常典型的「老白男」,至今住在出生的西德小鎮,信仰天主教,是個以傳統家庭價值至上的丈夫、父親、祖父,人高馬大的梅爾茨衣著光鮮、嗓門大,走到哪都是眾人焦點。

 

梅克爾則是出身東德,結過兩次婚、沒有小孩、生活儉樸,總是穿著同樣的衣服、自製馬鈴薯濃湯,言行舉止內斂而意志力堅強,是在男人世界裡破格出線的新女性。

 

梅爾茨相較梅克爾小一歲,早年兩人在基民盟內曾有激烈競爭關係,但是梅克爾獲得前總理柯爾(Helmut Kohl)的青睞,在二○○○年坐上基民盟黨魁大位,起初還讓梅爾茨擔任聯邦國會黨鞭,沒多久就撤換掉梅爾茨。

 

○二年,在黨內鬥爭中輸給梅克爾的梅爾茨,轉往商界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律師。梅爾茨在德國政界與商界的深厚人脈,讓他成為跨國企業倚重的顧問,曾任貝萊德德國公司的監事會主席、HSBC滙豐資產、造紙企業WEPA控股,及科隆-波昂機場公司的董事、顧問等職。

 

轉戰商場成功的梅爾茨,成了身價數百萬歐元的富豪,他有輕型飛機的駕駛執照,也買了兩架私人飛機,經常親自駕駛閃亮的私人飛機跑行程。政敵批評他「浪費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梅爾茨則高聲為自己辯解,開飛機「用掉的油量,比跑同等距離的汽車還少、還環保」。

 

在崇尚儉樸的德國政壇,梅爾茨的財富成為政敵攻擊的目標,但他堅稱自己是「中產階級」,每一分錢都是自己努力掙來的,沒有繼承、也不是資本炒作。梅爾茨強調,中產階級生活是他的核心價值。

 

梅爾茨曾是梅克爾的手下敗將,二十年後又重返政壇,毫不遲疑地顛覆掉梅克爾的政策,還因此維持最高的民調支持度,戲劇化的轉折當然讓梅克爾難堪。

 

德國媒體發現,梅克爾新出爐的自傳,提到梅爾茨的篇幅「比她在農場裡挑選莓果的內容還少」;而在梅克爾的七十大壽會場上,梅爾茨雖然站在她的身邊,兩人卻只有禮貌性的互動。

 

梅克爾時代終結》德新總理將帶領德國、歐洲向右傾 ——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大選政見

 

與極右派攜手立法反移民

梅克爾批評  掀萬人抗議遊行

 

媒體曾詢問梅克爾對梅爾茨顛覆移民政策的問題,她不願評論,以「大環境在變化」一語帶過。但最近梅爾茨與另類選擇黨合作推動反移民立法,梅克爾立刻以「他犯錯了」攻擊梅爾茨,瞬間點燃二月初的萬人抗議遊行。

 

向右轉已是整個歐洲大陸的趨勢。去年九月,德國南邊的奧地利保守派聯合政府垮台改選國會,前納粹分子創立的極右翼政黨自由黨(FPÖ)成為第一大黨,取得總理寶座;經過幾個月的政治角力,保守黨(ÖVP)同意參加自由黨的政府,奧地利因此出現一個由極端右派主政的政權。加上法國、義大利、德國極右派政黨不斷上揚的聲勢,歐洲大陸有全面極右派化的趨勢。

 

梅爾茨領導基民盟向右轉,實際上是防止德國全面納粹化的防線,而左派支持者在二月七日、八日的全國大遊行,表面上是警告梅爾茨,實質上則是給予梅爾茨更多的政治籌碼,將「禁止與另類選擇黨共組政府」的紅線,畫得更加明確。

 

在「不與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共組政府」的紅線之前,梅爾茨推動了右轉政策,獲得多數德國選民的支持,證明他放棄梅克爾路線,是政黨與德國主流民意的共識。去年,德國發生多起阿富汗、敘利亞移民持刀傷人事件,讓限縮移民、加速遣返非法移民,都獲得超過五成德國選民的支持。

 

梅爾茨對限縮移民的政策立場鮮明,他原本嗓門就大、也愛用戲劇化字眼。在競選期間,針對德國人牙疼要等很久才能看得到牙醫的問題,他用煽動語氣說「德國牙醫的時間都被移民占走了」;另外,他雖然支持烏克蘭,卻也用汙衊語氣稱,大量湧入的烏克蘭難民「是來蹭德國社會福利的觀光客」。

 

梅爾茨堅定限縮移民的立場,為他個人與基民盟維持最高民調支持度於不墜。

 

基民盟的前後任黨魁相互指責對方,梅克爾(右)公開批評梅爾茨(左)限縮移民的 政策,而梅爾茨則不點名反駁,「若前任政府做出正確的政策,現在聯邦國會根本不 會有另類選擇黨。」

基民盟的前後任黨魁相互指責對方,梅克爾(右)公開批評梅爾茨(左)限縮移民的政策,而梅爾茨則不點名反駁,「若前任政府做出正確的政策,現在聯邦國會根本不會有另類選擇黨。」(圖/達志)

 

扭轉梅克爾親中政策

公開警告德企「中國風險」

 

盤點梅爾茨主要政見,包括強化德國邊境、加速遣返非法移民、關閉有反猶太主張的清真寺、大幅裁減聯邦政府部會、減少聯邦公務員人數一成、調降個人與企業所得稅、鬆綁勞工法規、掃除企業經營的官僚障礙、設立聯邦數位部以加速推動AI與新創產業、罪犯速審速決、增加電子腳鐐監控等政策,都是大幅向右轉向的政策(詳見前頁附表)。

 

梅爾茨也試圖扭轉梅克爾的親中政策。在今年元月底公開警告德國企業,他稱自己與中小企業、超大型企業都談過,提醒德國企業要高度警覺「中國風險」。他直言,若德國企業不聽勸,仍大幅投資中國,一旦發生重大事故(major disruptions)致使重大虧損,「你們別想來找德國政府」、「德國政府是絕對不會替你們贖身的」!

 

二月二十三日的德國大選,即將接掌德國總理的梅爾茨,將徹底終結梅克爾時代,將與川普、普丁、澤倫斯基終結俄烏戰爭,將給予德國企業更大的經營自主權、也將斬斷德國企業對中國的依賴。這不只是德國、也是歐洲與世界政壇的歷史轉折點。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電價下月起「預估調漲6%」!住宅民生用電、小商家首當其衝…904萬戶家庭每月恐多付百元
電價下月起「預估調漲6%」!住宅民生用電、小商家首當其衝…904萬戶家庭每月恐多付百元

2025-03-17

台積電千億美元投資恐撼動台幣匯價?楊金龍:有找他們討論過!電價喊漲會預防性升息:4大指標優先看
台積電千億美元投資恐撼動台幣匯價?楊金龍:有找他們討論過!電價喊漲會預防性升息:4大指標優先看

2025-03-13

電價還要再漲?藍:不如全民發錢...綠反擊:核電若便宜好用,全世界為何不通通都用?
電價還要再漲?藍:不如全民發錢...綠反擊:核電若便宜好用,全世界為何不通通都用?

2025-03-10

漲電價、課碳費  CPI恐連4年突破通膨警戒線
漲電價、課碳費 CPI恐連4年突破通膨警戒線

2025-03-07

台電4月電價恐調漲!總預算覆議案若未過關,商總許舒博:漲也無可厚非「立院或可有條件同意」
台電4月電價恐調漲!總預算覆議案若未過關,商總許舒博:漲也無可厚非「立院或可有條件同意」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