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2024醫療科技展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 AI新藥開發領航 創新外泌體技術 全球首例異體CAR-T 抗癌治療新突破

2024醫療科技展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 AI新藥開發領航 創新外泌體技術 全球首例異體CAR-T 抗癌治療新突破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於12月5日於展區盛大啟動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生策會長翁啟惠(右四)、立法院長韓國瑜(左三)、生策會創辦人王金平(左二)、經濟部長郭智輝(左一)等貴賓蒞臨,與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右三)等人共同啟動開幕式。

2024-12-11 16:58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5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以「精準創新、邁向卓越」為主題,聚焦突破性的「AI新藥研發」。在醫學大學、醫學中心與生醫產業優勢上,與國際著名生物醫藥研發的日本京都大學成立全球研發中心。內容圍繞「再生醫學」、「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特色醫療」及「創新研究」五大核心,全面呈現醫療創新與臨床應用的最新突破。

在中醫大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的前瞻領導下,領先業界的AI新藥開發與外泌體創新研究是本次展覽的核心亮點,蔡長海董事長表示:「我們期望以持續創新的AI與生醫研究,匯聚國際產學醫研界卓越的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全球生醫產業的前沿發展」。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進一步說明展出重點,「AI技術顯著加速了藥物設計與臨床篩選效率,而外泌體技術為癌症治療和神經退化疾病帶來實證突破;全球首例的CAR-T異體細胞治療,成為實體癌治療的新里程碑,也已進入臨床人體試驗。」

 

五大亮點展區

 

一、外泌體技術引領癌症與神經退化疾病精準醫療:聖安生醫、聖展生技

 

聖安生醫專注於次世代抗癌藥物的開發,具備全球領先的兩大技術平台:

 

三特異性T細胞銜接抗體技術平台開發的 SOA101奈米三特異性抗體,是全球首個結合雙免疫檢查點抑制功能的創新抗體。該產品近期向FDA提交Phase I/IIa臨床試驗申請,代表精準抗癌治療的新里程碑。


標靶外泌體藥物遞送技術平台專注於 SOB100 HLA-G靶向性外泌體 的開發,能精準裝載小分子或核酸藥物,靶向腫瘤組織,提高藥物療效並降低副作用,預計2025年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聖展生技則以外泌體技術應用於神經退化性疾病為主,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症與脊髓損傷等治療創新。透過靶向外泌體遞送系統,將藥物高精準輸送至病灶。

 

二、全球首例針對實體癌的異體CAR-T—長聖生技CAR001

 

長聖生技聚焦於細胞治療領域,開發以異體 CAR 和 BiTE-GDT 技術為基礎,用於實體腫瘤的創新細胞治療方案。透過AI篩選出關鍵的實體腫瘤HLA-G靶點,開發異體 CAR001(CAR-T)技術,研究結果已登頂尖國際醫學期刊,通過FDA核准Phase I/IIa人體臨床試驗,已正式收案。

 

三、智慧醫療:長佳智能評估系統、生成式AI與重症戰情室

 

長佳智能致力於人工智慧融入醫療診斷與管理,開發AI醫療解決方案,展出重點產品包括:

 

  • 兒童生長評估系統:透過AI自動生成結構化、視覺化報告,協助醫師快速診斷生長異常,規劃精準治療方案,提高診療品質。

  • 智能化健檢排程系統:應用AI優化健檢流程,提高臨床效率與健康管理效果。

 

「全方位智慧重症戰情室」為中醫大附醫本次在智慧醫療上的一大亮點:中醫大附醫數位轉型科技辦公室採用web-based架構,整合醫療設備數據、電子病歷與影像檢查資料,並利用3D數位人體模型即時顯示病人體內器官、傷口及管路狀況,提供高解析度遠端視訊支援,通過安全加密連線,實現跨地域同步會診與重症監護,顯著提升重症照護品質與效率。

 

中醫大附醫人工智慧中心此次展出的亮點應用包括:

 

  • 腦內乾坤Tc-99mTRODAT-1智能輔助平台:透過AI生成腦部影像分析與視覺類比量表分數,輔助醫師評估多巴胺轉運體的活性,診斷中樞神經系統的動作障礙。
     

  • 長照護理紀錄系統與病歷小幫手MIRA:快速生成高精準度的病歷與護理紀錄,在複雜的醫療環境中,顯著提升效率,回歸病人照護的本質。

 

四、特色醫療:神波刀、質子治療、痛風檢測

 

中醫大附醫引進多項尖端技術:

 

  • 神經部:引進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神波刀)技術,為巴金森氏症患者提供了非侵入性的治療選擇,幫助患者重拾生活的色彩。

  • 質子治療中心:專注於癌症的精準治療,透過全球最先進的質子治療設備與技術,提供低副作用且高效能的療程選擇。

  • 檢驗醫學部:藉由痛風基因檢測,預測患者的痛風風險,開創了以基因為基礎的個人化健康管理方案。

 

五、創新研究:生醫產學研發大樓 X 日本京都大學全球研究中心

 

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的生醫產學研發大樓(Research Park)為中部生技醫藥產業生態鏈的重要樞紐,結合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優勢,以頂尖研發、特色醫療、創新產業支持,提供從研發到臨床的全方位服務。

 

目前進駐的包含國際著名生物醫藥研發的日本京都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在此成立全球研發中心,為京都大學於世界各地成立的第13個On-site Lab (OSL)實驗室。加強兩校在癌症研究、轉譯醫學、幹細胞再生醫學和先進藥物研發等領域合作,為全球醫學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左)介紹AI新藥研發亮眼成果,生策會創辦人王金平(中)、立法院長韓國瑜(右)等貴賓聆聽。

 

「全方位智慧重症戰情室」整合龐大醫療數據,並利用3D數位人體模型即時顯示病人體內器官、管路狀況,實現跨地域同步會診、顯著提升重症照護品質與效率。

 

中醫大暨醫療體系以「精準創新、邁向卓越」為主題,以領先業界的AI新藥開發與外泌體創新研究為本次展覽的核心亮點。

 

三年前我在本專欄提及,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顯示,脊椎動物每年以二%速度消失,殊不知植物滅絕的速度是動物的二倍,而昆蟲的滅絕是動物的八倍。人類已造成全球八三%的動物及五○%的植物滅絕,過去數十年來昆蟲也減少四○%。新冠疫災並未使人們了解物種滅絕的嚴重性,過去三年物種損失持續高居世界前五大風險,且年年升高,沒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人類就會陷入更嚴重、沒有對抗新傳染病之疫苗與藥物的極度危險。

 

物種滅絕早是老灰犀牛一隻,可是二二年十二月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第十五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在全球通膨的氛圍下,台灣也沒看上一眼。三○年共同保護三○%陸域與三○%海域生物的國際誓言,在孕育超過二十萬種物種的台灣卻顯得格外陌生。

 

每隻該來的灰犀牛訊號其實早已明顯,但目光短淺蒙蔽了我們的判斷力,等黑天鵝出現才來事後諸葛。反反覆覆,讓大家了解危險真的好難!

(本專欄由黃正忠、龔建嘉、鄭涵睿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年薪百萬說沒就沒了!中年失業只能做2萬多的工作「我被淘汰了」...不靠死薪水,做對2件事實現財務自由
年薪百萬說沒就沒了!中年失業只能做2萬多的工作「我被淘汰了」...不靠死薪水,做對2件事實現財務自由

2025-02-10

AI對金融業人員是福還是禍?中階員工恐面臨結構性失業風險...一場攸關飯碗的變革!
AI對金融業人員是福還是禍?中階員工恐面臨結構性失業風險...一場攸關飯碗的變革!

2025-04-11

國瑞、裕隆、福特六和…國產車廠全站出來:零關稅將讓台灣汽車成犧牲品!車輛公會示警「30萬人恐失業」
國瑞、裕隆、福特六和…國產車廠全站出來:零關稅將讓台灣汽車成犧牲品!車輛公會示警「30萬人恐失業」

2025-04-10

60歲離職先領勞保老年給付or失業給付?順序一錯「少領25萬」!高齡失業想退休該如何做一文搞懂
60歲離職先領勞保老年給付or失業給付?順序一錯「少領25萬」!高齡失業想退休該如何做一文搞懂

2025-02-21

中年失業怎麼辦?年薪280萬被裁員,3個小孩、1間房、2台車,月開銷15萬「每天睜眼都燒錢」...3個轉職忠告
中年失業怎麼辦?年薪280萬被裁員,3個小孩、1間房、2台車,月開銷15萬「每天睜眼都燒錢」...3個轉職忠告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