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汽車活塞環龍頭「不務正業」賣中國白酒,獲利翻3倍!泰茂股價32➝155元,呂家兄弟怎做到?

汽車活塞環龍頭「不務正業」賣中國白酒,獲利翻3倍!泰茂股價32➝155元,呂家兄弟怎做到?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徐采薇

傳產

攝影/唐紹航

1460期

2024-12-11 08:49

00:00/00:00
x1

面對疫情及電動車崛起的挑戰,台灣最大活塞環廠泰茂意識到調整與轉型的重要性;泰茂呂家兄弟毅然將觸角伸入廣大的中國酒水市場,目標實體通路一年增加一個省分。

傳統製造業式微的現在,有家傳產企業卻因勇於跨界經營,在短短一年內讓公司獲利翻了3倍。

 

它,是台灣最大汽車活塞環廠泰茂實業。去年跨足中國酒水市場後,帶動今年營收、獲利雙創新高。前三季營收10.4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EPS5.12元,為去年同期的3倍之多。

 

今年前三季,泰茂酒水事業占比已超過整體營收7成,而原占大宗的活塞環則降至3成以下,平均每月僅為公司貢獻7千多萬元業績。儘管本業規模不斷萎縮,但在小廠逐一被併購、淘汰下,泰茂是少數堅持下來的台灣最大廠。

 

跨界經營有成,泰茂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自2022年32元,一路飆破百元大關,今年最高曾達193元。儘管今年12月初回檔至155元,仍比2年前高出4倍。

 

泰茂實業董事長呂萬賢(右)與總經 理呂萬傑(左),攜手進軍酒業,期 望創造多元成長曲線。

▲泰茂實業董事長呂萬賢(右)與總經理呂萬傑(左),攜手進軍酒業,期望創造多元成長曲線。(攝影/唐紹航)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應對電動車挑戰  跨足酒水業

 

究竟是什麼契機,讓這家台灣最大汽車活塞環廠「不務正業」賣起白酒

 

其實,跨界做生意,對泰茂董事長呂萬賢與總經理呂萬傑兩兄弟並非新鮮事。

 

回到1980年代,泰茂第一代創辦人呂祥禮,先以汽車零件貿易起家,因緣際會下,與掌握日本活塞環技術的中國交通創辦人成為結拜兄弟。1991年,眼見中國交通二代無意接班,呂家父子便抓準機會,買下其工廠、技術,並成立泰茂,正式從貿易跨足製造。

 

有貿易商經驗的他們,第一步是瞄準外銷市場。呂萬賢回憶,當時為爭取客戶,不管是特殊規格或是少量訂單,泰茂都統統接下,不只爭取客戶信賴,也能累積技術養分。後來,他們更開發出兼具耐用和節能的「黑鑽活塞環」等專利產品,客戶遍及全球110個國家。

 

只是,再順利的生意也會遇上逆境。

 

近年,電動車在市場上崛起,使用在傳統油車的活塞環產品遭逢挑戰,加上疫情期間生產線因航運受阻的影響,泰茂2020年和2021年出現連續虧損,單季最高虧損7百多萬元。儘管疫後營運回穩,但呂家兄弟卻意識到,若不超前部署,公司勢必無法長久生存。

 

這次,他們相中白酒代理商「北海杜宇松豪電子商務」,該公司擁有金扶酒的中國代理權,去年卻因資金短缺決定出售。

 

於是,泰茂決定透過中國子公司「浙江普禮」收購,並在江蘇和河南省經銷金扶酒及中國營收第一、第二的茅台及五糧液,單價從幾十塊人民幣到九百多人民幣不等,去年第三季起平均每月可為公司挹注上億新台幣業績。

 

酒水事業和製造業邏輯大不同,他們為何有能耐做這門生意?

 

原來,呂萬賢本身是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現為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畢業,對餐飲市場有一定的興趣和了解,加上觀察到當時台商紛紛到中國設廠,有團膳的外包需求,因此於2016年左右便買下「江蘇池上便當」,專攻團膳。

 

跨足中國餐飲業後,他發現,即使中國內需疲軟,但從員工聚餐到大老闆們應酬,席間仍少不了酒,這個市場有一定剛性需求,讓他決定大膽切入。

 

加上,泰茂與在中國擁有3、40萬家零售門市的中國煙草(簡稱中煙)關聯企業簽訂商品陳列銷售協定,有利於在短時間內快速鋪貨。呂萬賢雖不願透露具體鋪貨店數,但他強調,當前的營收表現就是最好的擴張證明。

 

一切看似暢通無阻,但生殺大權掌握在單一通路手中,仍有風險。最近,泰茂另闢蹊徑,與中國電商京東酒世界、酒仙網合作,可透過網路將產品銷往全中國。

 

一位長期在中國耕耘的台商觀察,近來中國消費降級,連茅台價格都跌了約15%,泰茂在不能破壞品牌行情的前提下,恐怕得面臨削價競爭的挑戰。

 

無畏削價戰  續擴據點、品項

 

對此,呂萬賢的應對辦法是引進平價酒,像是五糧液旗下只有一百毫升的「歪嘴酒」,1瓶僅1百多新台幣,鎖定消費低的年輕客群,「五糧液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聽過歪嘴,我們會挑一些大品牌底下沒那麼知名,但市場又有需求的產品。」

 

呂萬賢樂觀表示,不論通路據點或產品品項,泰茂均以持續擴大為目標,「我們希望實體通路一年增加一個省分,每年營收成長2、3成。」

 

酒水以外,泰茂其實並未放棄活塞環本業,也正積極尋找新的市場機會。「一家公司不是今天什麼東西好做就做,其他不好做就放棄,這才是永續經營。」呂萬賢眼神堅定地說。

 

他認為,油車要被正式淘汰,至少還要15年,這段時間公司將積極物色汽車面板等併購標的,並切入儲能相關事業,盡快接軌電動車領域。

 

貿易商轉型製造業,再跨足酒水和儲能,不斷挖掘新商機,是泰茂永續的經營之道。能否再度華麗轉身,考驗著呂家兄弟的智慧。

 

泰茂(2230)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所以微軟立刻大動作,在台灣成立AI研發中心。同樣的Google、Amazon、IBM也都來台灣成立AI中心,所有的科技大廠嗅覺是一樣的。最近UW(美國華盛頓大學)有個研究,台灣的人才能力,在亞洲是第一名,勞工水準在亞洲地區是最高的。這不只是工作態度,包含教育程度、素質養成,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

 

科技大廠來台招募人才

▲點圖放大

 

全球二五○億個晶片 設計、生產都在台灣

 

台灣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估計到二○二○年,全世界會有超過二五○億個裝置,這些晶片不管是設計還是生產都在台灣,做裝置最好的地方就是台灣。你要做這些人工智慧的革命,想要資料的蒐集,台灣會是一個最好的起始點。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找了台灣的三個機會,也就是三枝箭,是台灣發展人工智慧可以加強火力去做的。第一個就是醫療領域,台灣的醫療水準是世界領先的,台灣很早就把醫療資料數位化,這中間涉及隱私、資料處理的問題,肯定需要一些政府法規的配合,需要科技部門一些相關的預算,把這些資料標注好,變成有條有理,可以做到世界頂尖的結果。

 

第二是智慧城市,台灣政府數位化已有多年,過去我在台大時,就在做數位博物館數位圖書館,現在所有的街道,都有路口攝影機,只是大家不知道怎麼運用這些數據,其實這後面有很大的機會。

 

第三個部分,我覺得台灣很有機會的就是在人機介面的部分。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就是AIOT時代,這個時代的人機介面,一定會往人機自然交互去走,全世界主要科技公司,微軟做Cortana、蘋果做Siri、亞馬遜做Alexa,都是朝這個方向。

 

未來每一輛車上面都會有一個對話的機器,每個家庭都要有可以對話的裝置,人機介面應該要怎麼樣,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我們剛回到台灣時,想做醫療資訊研究,我們就先從疾病管制局開始;疾病管制局的資料是法定傳染病,裡面有一個瘧疾專家叫做明珠,她想要退休,我們就建立一個AI模型學習醫生怎麼去看瘧疾影像,做AI瘧疾影像自動分析,今年已做到人的能力,讓明珠可以退休。這個訓練模型,我們就命名為明珠。

 

以後,如果誰要退休了,我們就把這個人的決策能力,用AI來取代,讓大家記得。如果來一個很厲害的人,做什麼事情都一流的,看能不能用人工智慧把他的精神留下來。

 

台灣AI發展機會

▲點圖放大

 

台灣醫材或藥品研發 要跟著FDA的法規腳步

 

美國一六年就訂定了二十一世紀醫療法規,FDA(食品藥物管理局)不管是對製藥或是醫材的部分,有非常多修改。一六年法規通過到今年,已經有醫療設備可以不需要醫師就可以確認視網膜病變。

 

我今年在台灣參加BTC(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大會時,就提到台灣未來不管在法規還是政策,一定要大力擁抱人工智慧。資料的蒐集一定要幫助人工智慧的發展,而且不管是醫材的研發或是藥品的研發,一定要跟FDA的法規與時共進。

 

這幾年,基因研究又火熱起來,因為基因定序的技術,過去花好幾年、五十億元才做得到的事,現在一千美元一個人就可辦到,未來成本宣稱還會降到一百美元,可能跟抽血驗血的成本差不多。這也代表未來有很多基因,可以從基因大數據裡看到相關的資訊。

 

但基因這種東西,完全靠人去找出它的關聯性,是非常困難的。光是基因相關的論文,成長速度很快。這個問題我們就用AI解決,跟台大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合作,請他們的醫師們教AI讀論文,用AI去建立基因變因跟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我們有很多金山銀山,但是需要有人去挖礦,還要先把這些路開通。台灣現在有好幾個Bio Bank,我們要把它們整合起來,跟著醫院、全民健保的資料整合起來,就可以有很多好的研究。

 

在智慧城市部分,當初賴院長在當台南市長時,我們在台南市啟動無人機的空拍活動,過去一年已經把台南市的安平區空中影像全部都拍完。我們建立了一個空拍標準系統,對空拍影片做標注,當我們完成這個空拍區域,警政系統、交通系統需要辨識什麼,都可以透過這個自動巡檢、自動運鏡、自動標注去把它做完。今年年底十二月,這個交通AI系統就會有一個簡單的展示。

 

最後講到人機介面。人機介面有很多是你我生活中會用到的,像我們跟PTT合作,做了第一個用AI寫新聞的記者快抄網站,網站一天可產生五百個新聞,但沒有一個記者,只有一個AI記者。

 

台灣AI發展不足之處

▲點圖放大

 

有國網大聯盟 台灣可領頭解決問題

 

台灣有一個國網的大聯盟,不管是醫療影像、智慧城市、人機介面,我們從它的資料訓練,到它的服務,都在我們自己的雲上面做實驗。

 

台灣現在有了第一個世界級的AI大聯盟,我希望全世界遇到最難的問題,台灣可以找到解法。而且我們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解決這些問題的地方。

 

我自己是一個做軟體的人,台灣絕對是一個全世界,可以做人工智慧實驗的地方,甚至不僅可以,而且是一個最好的地方。

 

很多人說網路時代我們錯過了,其實在網路時代我們很早就做出很好的東西,只是我們沒有把它當作一個產業在做。為什麼台灣沒有軟體產業、沒有人工智慧產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好好把這些人留下來,我們沒有找到好的題目。

 

AI產業才剛萌芽 抓準機會 創造新的價值鏈

 

台灣的人工智慧時代現在才剛開始,還沒有所謂的錯過。現在人工智慧時代,就像一九九八年的網路時代一樣,才剛開始可以到應用面,才剛開始可以到市場,各行各業都有應用的可能。我們一定要掌握這個時間、掌握這個利基去做創造,你才能創造新的價值鏈。而創造新的價值鏈,這才是台灣轉機的機會。

 

杜奕瑾

出生:1976年

現職:台灣AI實驗室創辦人

經歷:PTT(批踢踢實業坊)開發者與首任站長,美國衛生研究院人類基因所研究員,微軟亞太區研發總監

學歷:台灣大學資工系、台灣大學資工研究所碩士

知名事蹟:被鄉民譽為PTT創世神、PTT之父,以及在微軟中文市場被譽為Cortana之父 

延伸閱讀
馬斯克認了「中國電動車會摧毀多數對手」...它真的很強!特斯拉削價競爭到了極限、各國靠1招保命制衡
馬斯克認了「中國電動車會摧毀多數對手」...它真的很強!特斯拉削價競爭到了極限、各國靠1招保命制衡

2024-01-28

悶了半年的中國股市 或藉白酒股回魂
悶了半年的中國股市 或藉白酒股回魂

2021-06-16

中國白酒股身價不凡 金門高梁若掛牌會熱
中國白酒股身價不凡 金門高梁若掛牌會熱

2018-02-01

專家指路》環保、醫療躍主流  高價白酒回溫 深證ETF押寶  搭「新經濟」順風車
專家指路》環保、醫療躍主流 高價白酒回溫 深證ETF押寶 搭「新經濟」順風車

2016-03-31

中國白酒教父將茅台酒當精品賣
中國白酒教父將茅台酒當精品賣

201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