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59)
生產看似不起眼的機械零件軸承,瑞穎卻連年交出平均毛利率四成上下的成績單。
從黑手小學徒拚出台灣軸承王,其實是靠逾五十年持續深耕關鍵核心技術換來的成果。
「去年是我們十年來最差的一年,因為疫情造成海運費高漲,客人都不敢拉貨……;二○二一年營收二十二.八七億元,是最好的;二二年也不錯,EPS(每股稅後純益)十.三元,」受訪時,現年七十歲、台灣軸承大廠瑞穎董事長陳柏峯不用看資料,就對自家公司財務數字瞭如指掌,「這是我的本業,我做董事長要對所有員工、所有股東負責任,所以我一毛錢都不會亂花,都想辦法要去多賺一毛錢。」
所謂軸承(bearing),顧名思義就是用在轉軸上,去承受轉軸工作時產生的軸向力,避免軸心偏移,也能降低摩擦、增強平滑度的機械關鍵零件,應用範圍廣泛。
一台機台生產力 可抵中國30人
很難想像,員工人數不過一五○人、資本額三.五一億元的瑞穎,身處看似低階、不起眼,與高科技沾不上邊的黑手產業,自家的軸承產品卻能躋身全球零售業、物流業兩大龍頭的供應鏈,連股價逾兩千瑞士法郎、瑞士上市物流公司英特洛(Interroll)也是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