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耕耘36年的美妝品牌The Body Shop總代理,今年5月底易主,台灣有線電視女王廖紫岑要如何運用集團資源,擦亮這塊老招牌。
這些身體凝膠、沐浴乳、洗髮精……都沒有做動物實驗,甚至香水還得過諾貝爾化學獎,可惜過去都沒人知道。」說這話的,是現年59歲、有「中部有線電視女王」之稱的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
採訪這天,她和女兒、台數科董事長室特助協理鄭詠心,領著《今周刊》記者來到The Body Shop美體小舖,位在台北京站時尚廣場的全新永續概念店,自豪地介紹店裡九成的擺設、展示架,都用循環建材打造,每項產品也具備永續精神。
讓這對母女檔大聊美妝用品的原因,是因為今年5月底,台數科旗下負責經營電視購物、廣告銷售等業務的子公司鑫傳國際,以3800萬元,買下英國美妝保養品牌The Body Shop台灣總代理美雅國際58.48%股份,取得經營權,正式由有線電視頻道跨足美妝通路市場。
市場競品多
行銷不足被大眾遺忘
1976年創立的The Body Shop,是美妝界的中價位品牌,以天然、永續、注重公平交易聞名;它曾推動禁止美容業動物測試運動,不只影響歐盟立法,也讓台灣在2016年,禁止國內化妝品業者使用經動物實驗的化妝品成分及原料。
此外,The Body Shop更曾以植物原料調成的一款白麝香香水,拿下諾貝爾化學獎;極盛時期,該品牌曾遍及全球80多國、門市逾3千家,而台灣門市也有約80家,年營收逾10億元。
只是,美妝巨頭也抵擋不住市場快速變動,隨著愈來愈多標榜天然、永續的美妝品牌進入市場,較少投入行銷宣傳的The Body Shop漸漸被市場遺忘。
今年初,The Body Shop在英國聲請破產,後續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分公司也陸續宣布停業。
即使當時美雅國際發出聲明稿,強調台灣市場不受影響,但眼見品牌聲量逐漸下滑,也讓美雅原本的經營者評估找其他業者經營的可能性。
外界好奇,為什麼廖紫岑要透過併購,搶當一家破產的老牌美妝通路代理商?
「我不能讓這個品牌就這樣在台灣消失,所以責無旁貸決定接下來。」廖紫岑一語道破入主The Body Shop的起心動念。
她說,自己在高中時期購買的第一份美妝用品,就是The Body Shop,因此去年得知代理權可能易主的消息後,就透過友人積極接洽美雅國際,同時爭取英國總部認同,才能拿下公司經營權及品牌代理權。「我認為,我們有能力重新擦亮這塊招牌。」她露出自信的口吻說。
英國總部進入重整
台灣市場至今仍獲利
廖紫岑思考的是,鑫傳每年營收約落在3億至4億元,雖然歐美的The Body Shop遭逢破產危機,但該品牌1988年進入台灣市場至今,每年仍有獲利,且目前美雅國際年營收約4億至5億元,若能成功併購,不只可以為集團挹注營收成長動能,也能一次取得The Body Shop在全台的45家實體門市。
事實上,儘管The Body Shop英國總部重整中,但不影響既有產品的生產和出貨;至於廖紫岑新接手的美雅國際團隊,教育訓練、門市等員工全數留用,並積極導入集團資源。
原來,對本就擁有內容產業、衛星電視、電視購物與電商平台的鑫傳來說,若能結合美雅國際手中的實體通路和品牌資源,就有機會更壯大生態系,甚至做到虛實整合,發揮綜效。
舉例來說,台數科是串流影音平台(OTT)LINE TV的最大台資股東,而近年來,鑫傳也積極與LINE TV進行策略合作,包含新聞內容產製、直播購物等,帶動公司旗下美麗人生(MayLife)購物台業績成長,目前產品銷售營收占比約25%至30%。在加入The Body Shop產品後,不只能增加平台品項的多元性,鑫傳也能透過LINE TV擴大客群。
目前The Body Shop品牌的主力客群,仍為31歲至50歲的女性,但美雅國際訓練部經理林維治觀察,今年下半年,鑫傳導入旗下平台資源後,上門的21歲到30歲的女性顧客,明顯增加約兩成。
而廖紫岑也透露,即使目前沒有具體的展店計畫,但已經評估進駐美妝複合店的可能性,期盼能拓展實體門市、電視購物和網路平台以外的通路。
年營收僅顛峰期的一半
力圖3年內翻倍
「我希望3年內營收可以翻倍!」縱然目前台灣The Body Shop年營收只有4億到5億元,是極盛時期的一半,但廖紫岑仍自信喊出目標,期盼新團隊能帶領The Body Shop重返顛峰。
只是,不具名美妝業者認為,要推廣一個聲請破產、正在進行重整中的品牌並不容易。加上目前同質性、同價位的美妝產品愈來愈多,如何重新包裝品牌故事,讓消費者買單,將是中部有線電視女王跨足美妝事業的一大挑戰。
永續是一門好生意
咖啡渣、牛奶空罐做成洗沐品 全家也是超商環保美妝先鋒
依據專業生活型態與消費市場研究顧問東方線上調查,台灣每年ESG消費品產值近400億元。看準永續商機,「便利商店二哥」全家今年攜手台灣本土髮膚保養品品牌歐萊德,推出「Bio咖啡萃永續美妝」,萃取超商廢棄咖啡渣,製成洗髮精、沐浴乳、洗面乳,包裝更以回收牛奶罐製成,創台灣零售通路先例。而這系列產品也在今年10月,一舉拿下有「美妝界奧林匹克」之稱的法國巴黎「全球永續美妝大獎」(2024 Sustainable Beauty Awards)。
從門市回收廢棄咖啡渣、牛奶罐,送到工廠再製,看似簡單的流程,其實全家至少花了3年時間,才成功將廢棄物變成綠金。「我們不是現在才關注永續議題,但過去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廢棄物的終端市場在哪裡?」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一語道破超商咖啡渣回收的最大難題。
原來,光是咖啡一個品項,全家每年就會產出6000噸的咖啡渣,這些衍生物因為被政府歸類在廢棄物品項,必須委外由清潔公司處理。「東西給人帶走了,卻還是沒進到循環系統。」薛東都不諱言,公司支出大筆清潔費,到頭來卻還是一種浪費。
為了解決這項難題,全家團隊以3年的時間,嘗試用不同方式去化咖啡渣,「種地瓜,沒有比較好吃;做成貓砂,太貴沒人要買……。」薛東都隨口舉出的例子,都是全家推動循環經濟所遭遇的失敗案例。
轉機,是他們發現長期關注永續、環保議題的歐萊德,有一款洗沐產品,是以咖啡萃取物製成,雙方也因此一拍即合,決定萃取咖啡渣製成美妝產品,如此一來,不只歐萊德可以取得原料,全家也能實現自身產品的循環經濟。根據全家統計,「Bio咖啡萃永續美妝」今年10月上架後,銷量已經比原本預期高出兩成,也驗證該商業模式奏效。
「有利才能永續,只談成本無法長久!」儘管全家的永續之路才剛邁開步伐,但一如薛東都的信念,如何讓使用者、生產者和社會獲利,將是零售業者走在循環經濟發展的路上,要面對的最大課題。
(陳葦庭)
▲全家總經理薛東都(左)和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右),攜手將便利商店咖啡渣製成洗沐用品,獲國際肯定。(攝影/陳睿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