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2號機進行歲修,在周日(10/20)已逐步降載停機,並於周一(10/21)開始進行機組第28次大修作業,為下一運轉週期執行設備維護保養及爐心燃料填換等作業。
台電預估,這次大修工期約41天,實際期程將依現場作業情形而調整。台電也表示,本次核三廠2號機停機期間,執行機組降溫過程將會排放清潔白色水蒸汽,請民眾放心。
從台電官網的各機組發電量來看,罕見呈現「核電歸零」,備轉容量率仍有25.85%,顯示供電充裕、系統供電餘裕充足。
其他各機組發電量資訊中,可以看到核能發電歸零,燃煤約19.5%,燃氣發電+民營電廠燃氣佔比約2成,太陽能、風力佔比合計超過26%。
台灣要邁向非核家園,只剩最後一哩路,今年7月核三「一號機」進入除役階段,曾在10年前占全台發電量16%的核電,只剩核三「二號機」仍在運轉,發電占比降至3%,預計明年5月退場歸零。
不過,廢核倒數之際,缺電和減碳的雙重焦慮襲來。放眼國際,許多先進國家近年已相繼返回核能懷抱,於是早在未來能源規畫藍圖消失的核電,再度成為全民熱議焦點;沉寂已久的挺核、反核派更重返火線,論戰一觸即發。
目前僅存的核三「二號機」,已過法定延役申請期間,即使國內三個政黨取得共識火速通過修法,打開核電延役大門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漫長的社會溝通過程。
燃氣、燃煤發電量分別44.1%、34.1%,核能僅占7%
而根據台電公布2023年發購電量結構,再生能源已達9.9%,燃氣、燃煤發電量分別是44.1%、34.1%,核能僅占7%,原本預計2025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0%的目標,已不可能達標,未來何時能趕上這個目標,仍待能源署規劃。
不過,經濟部長郭智輝在接受媒體節目專訪中重申,台灣的電力供應至2030年不會有問題,因為台積電等企業要擴張時,都會提10年計畫,政府也會有所準備,不過他提醒,台灣的確需要更多元的再生能源。
郭智輝:台灣需要的不是單一來源而是多元的綠電
例如地熱發電,郭智輝預告,經濟部9月在宜蘭開挖深井,若開挖深入至4000至6000公尺,預計有40GW的蘊藏量,而目前台灣正在挖掘的地熱發電,估計有8GW的發電量,相當於一座核三廠再加上一台機組的規模。
郭智輝說,台灣需要的不是單一來源而是多元的綠電,目前台灣能完全自主的再生能源就是地熱、水力,這兩塊進展地還不錯,且有很大的潛力,因此經濟部現在也在全力開發地熱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