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回收廢燈管起家,如今已經能處理262項廢棄物代碼,是甲級民營焚化廠之最,中台的下一步,瞄準廢鋰電池與廢太陽能面板,期盼再殺出一條血路。
中控室的電腦大螢幕,密密麻麻記錄著各項數值,一旁還有工程人員負責24小時的監控。
很難想像,如此科技化的廠房,是以「回收廢燈管」起家,全台單一最大民營事業廢棄物焚化與發電設施中台資源科技公司(以下稱中台),光是回收傳統燈管的市占率,在全台就高達9成。
今年9月下旬,中台將以每股78元的承銷價,上市掛牌。
攤開財報,2023年中台營收1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08元,營收部分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營收更逼近1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76%。事業廢棄物處理大廠可寧衛,也看好循環經濟商機與中台的北部處理量能,持有中台20.3%股份,是中台最大股東。
留法畫家 變身回收大廠董座
中台董事長鄭光傑早年學的是藝術,他是如何搖身一變,從生性浪漫的畫家,變成手握台積電、友達、聯電、欣興等知名科技大廠訂單的廢棄物回收大廠董座?
時間回到1999年,從法國留學回台的鄭光傑,在因緣際會下得知環保署(現為環境部)有意推動廢燈管回收業務。深受歐洲環保觀念影響的他,投入500萬元積蓄,並花了兩年說服中國電器投資,才終於成立中台,專門回收廢燈管與含汞廢棄物,是國內首家廢棄照明光源資源化處理業者。
但,他的創業之路並不容易。鄭光傑原以為,只要靠著中國電器在全台3千個營業經銷點,回收量應足以支撐公司營收。他沒想到的是,當時台灣早有多個回收站,因此就算有中國電器這個大股東,也無法輕易取得這些廢棄燈管。
同時,鄭光傑雖然購置設備並取得相關執照,但由於他自身缺乏專業技術背景,因此回收汞的純度一直無法進一步突破。
「只能去各回收站,跟業者嚼檳榔搏感情。」他回憶當時情形,說一開始都是土法煉鋼,才成功勸動回收站業者將廢燈管交給他處理,加上後來又找到一位曾在日商製作燈管的老師傅,傳授回收汞的技術,才精煉出純度高達99.9%的汞。
2005年起,台積電、友達、聯電等大廠,紛紛找上中台,委託它回收含汞曝光燈,有了這些大廠的穩定訂單後,中台也更有底氣去擴增業務。2022年開始,它甚至被台積電委託,處理瑕疵晶圓。
▲中台一廠全天候監控焚化處理。(攝影/劉咸昌)
清運監視 比照運鈔車作業
「清運監控要做到跟運鈔車一樣,從運送廢棄物出來開始,到變成殘渣,都要記錄成影像。」鄭光傑說明,由於部分瑕疵晶圓涉及機密,處理過程必須十分嚴謹,就連燃燒後的灰燼,台積電都得拿回去化驗,確認一切無虞後,才同意合作。
表面上,中台能拿下台積電訂單,是因為憑著先行者優勢,但關鍵在於它敢於向客戶公開各入料口的投料與處理情況。
2022年起,鄭光傑砸下千萬元設置高科技監控中心,可以24小時監控焚化後的化學數值變化,一旦超標就會警戒。「這個二氧化硫含量僅6.4ppm,遠低於規定的150ppm!」他拿出手機,驕傲地展示上頭的監測資料,強調這就是中台能取得各大業者信賴的關鍵。
事實上,全台每座焚化爐幾乎都設有中控室,但由於每年藥劑成本就高達6千萬元,還得搭配每月動輒上百萬元維護費的清運監控平台系統,才能確實掌握廢棄物流向,因此幾乎沒有業者願意進行全天候監控。
「我都有做好,為什麼不能公開?」鄭光傑不諱言,建置這項系統之初,內部也曾出現反對聲浪,質疑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但對他而言,必須讓數字透明化,才能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儘管穩坐全台最大民營事業廢棄物焚化與發電處理廠,但面對全台多達數百家廢棄物處理廠,鄭光傑坦言,必須具備全面性的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為此,2008年起,中台投入逾30億元陸續擴廠,目前可處理的廢棄物代碼已達到262項,是甲級民營焚化廠廢棄物處理之最。
金屬回收大廠金益鼎總經理莊瑞元指出,中台具備處理線完整、資訊透明度高的兩大優勢,因此,目前金益鼎有五成以上的衍生性廢棄物,交由它回收。但是他認為,兩年後發光二極體(LED)燈將大幅取代舊有的含汞燈管,中台勢必要在其他項目做出成績,才能維持競爭力。
對此,鄭光傑透露,隨著電動車及太陽能時代來臨,中台已經著手搶攻廢鋰電池與廢太陽能面板的回收商機,期望能在既有優勢下,開拓第二條事業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