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灣大未來》節能環保已是經濟議題!中鋼「二軸三轉」迎接AI拚永續,代理董座王錫欽:ESG跟EPS都要做好

台灣大未來》節能環保已是經濟議題!中鋼「二軸三轉」迎接AI拚永續,代理董座王錫欽:ESG跟EPS都要做好
中鋼代理董事長、總經理王錫欽進行專題演講。(記者陳睿緯攝影)

曹悅華

傳產

記者陳睿緯攝影

2024-06-27 17:50

淨零轉型是傳統產業面臨最艱鉅的挑戰。中鋼代理董事長、總經理王錫欽今(27)日在《今周刊》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上,以「二軸三轉:贏向AI製造永續淨零之路」為題,展示中鋼目前已完成325項AI專案,創造年效益15.5億元的成果。而面對未來道德消費時代,他也表示,「要把ESG跟EPS兩個都做好」!

 

王錫欽指出,中鋼面對兩大挑戰,首先是淨零永續,他分享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Klaus Schwab對ESG提出理念,所謂ESG就是要領導企業經營,從過去股東至上的資本主義,改變成利害關係人的資本主義,也就是從追求股東EPS最大化,調整成兼顧所有利益關係人的利益,做好環境永續、產業共好等。

 

而投入EGS一定會增加短期成本,同時會去強化長期公司價值,因此面對未來道德消費時代,王錫欽認為要把ESG跟EPS兩個都做好,不然會遇到No ESG No Money、 No ESG No Order的經營環境。

 

王錫欽表示,台灣鋼鐵產業歷經超過60年發展,具有完備上游鋼鐵製造跟下游用鋼產業完整的生產體系。儘管去年有些衰退,產值仍達到1.3兆元,是國內重要兆元產業之一。更重要是上游鋼鐵產業提供物美價廉原材料,外貿量稱霸世界,使台灣在1990年到2015年,25年間人均用鋼量超過1,000公斤,是世界No.1!

 

不過在近幾年大陸、東南亞低價競爭威脅下,用鋼產業有些消退,中鋼必須改造所處經營環境,協助下游升級轉型,提高產業競爭力。

 

▲王錫欽在會中分享近年來中鋼面對減碳淨零的作為與成果。

 

談到第二個挑戰,王錫欽認為是氣候變遷愈演愈烈,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淨零,淨零可以說是人類最重大挑戰。產業界承受到多個層面,包含政府、投資機構、客戶、或是外國政府要課碳關稅等,是急遽嚴苛的節能減碳要求,而「節能環保已經是經濟議題」,攸關到永續經營,長存在國際供應鏈體系裡面。因此要嚴肅面對,化挑戰為機會!

 

有鑑於此,中鋼在一年半前做出新的願景跟策略規劃。王錫欽說明,核心理念包含「在強不在大,打造專精強核心能力,培植差異化競爭優勢」;還要做兩個主軸發展,針對本業變成高值化精緻鋼廠,再來拓展綠能產業。還要做3個轉型:低碳轉型、數位轉型、供應鏈轉型。在「二軸三轉」之下,規劃十項策略、計100多項行動方案,並在執行力下功夫,以實現成為永續成長卓越企業。

 

在低碳轉型部分,王錫欽說,ESG興起之際,中鋼已規劃以節能減碳訴求的5G(Green)策略,開發綠色製程,生產綠色產品,結盟綠色夥伴,共同實現循環經濟,並拓展綠色事業,最後倡導綠色生活,以提升社會綠色素養。

 

相關新聞:
台灣大未來》種樹、保育黑熊、修復火車及海草床復育,都是ESG … 農業部:永續做得好,對農業好、企業好,整個環境都好

 

其中,綠色製程方面,鐵礦投料到成品產出約10天,從煉鐵、煉鋼到軋鋼的整個完整製程長達3公里,且多屬於高溫、高壓製程。中鋼成立之初就竭盡所能回收副產燃氣及廢熱,透過汽電共生發電,1年發電量大概有30億度,相當於半部核能機組發電量,佔中鋼整個用電量逾50%。

 

中鋼有大量碳權可轉換

 

那中鋼排碳水準怎麼樣?王錫欽認為,如果搬到歐洲總量管制跟碳排放交易的遊戲規則,也就是依據EU ETS碳定價規則試算,中鋼於2013到2023年的10年可獲免費核配額,比實際碳排量多出1,157萬噸,代表中鋼不但沒有碳定價負擔,還有大量可以轉換碳權。

 

接著他說明綠色鋼品,可幫使用者在生命周期達到減碳作用。去年中鋼生產綠色鋼品250萬噸,佔達到3分之1,可為消費者減碳564萬公噸。

 

至於綠色夥伴,王錫欽指出,中鋼在小港建構區域能資源整合系統,將過剩蒸汽、工業氣體供應給鄰近13家工廠。透過資源共享、互通有無的機制,達到節能減排的效益,去年銷售蒸汽132萬噸,節省31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中鋼6年前就已提出智能化發展藍圖,導入AI科技在11個業務領域。

 

6年前就成立智能化委員會

 

面對數位轉型,王錫欽表示,中鋼6年前就成立產銷智能化委員會,由他親自主持,規劃出智能化發展藍圖。作法包含積極導入AI先進科技在11個業務領域,發展智能化系統,提升智慧化程度。另AI要發揮效果,要從驅動作業流程跟業務模式、商業模式改變,目前已完成325項AI專案,創造年效益15.5億元。

 

他舉例說明,高爐是最複雜、排碳最多製程,體積龐大,大概兩個標準游泳池大小,又是高溫高壓,溫度高達2,000度,一旦封住鐵礦還原還應就無法掌握,而為了突破痛點,導入AIoT,讓爐況更穩定,也達到節能減碳效果;此外,還將AI用於設備監診,蒐集溫度、電壓等量測結果去做頻譜和趨勢分析,了解重要元件老化狀況,使中鋼由時間基準維護轉向狀態基準維護,減少意外損失,加速故障排除;另建立鋼品RFID識別系統,中鋼是全世界第一個鋼廠將RFID用在產品合作,也是倉儲無人化最重要基礎,甚至還能預測鋼價,對顧客漲價有說服力,並對產品跟備料庫存有所依據。

延伸閱讀

台灣大未來》台灣在AI產業地位是「自己努力掙來」!和碩童子賢提「能源黃金比例」解決電力難題

2024-06-27

台灣大未來》種樹、保育黑熊、修復火車及海草床復育,都是ESG … 農業部:永續做得好,對農業好、企業好,整個環境都好

2024-06-27

中鋼(2002)代理董座王錫欽:今年將優於去年!補庫需求提升,鋼鐵已回到成長軌道

2024-06-19

中鋼砧板組、新光金保溫瓶...股東會紀念品「這天開始」限時領取!時間、地點一次看

2024-05-22

中鋼、中油、台電...3大國營董座520後準備大風吹!空降還是內升?王耀庭有機會?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