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成衣大廠〉打破台灣接單模式 讓當地20多歲年輕人管訂單! 聚陽造越南「第二總部」盤算

成衣大廠〉打破台灣接單模式  讓當地20多歲年輕人管訂單! 聚陽造越南「第二總部」盤算
成衣大廠聚陽董事長周理平,率領公司市值連年成長。他的致勝關鍵,與全球布局息息相關。

徐采薇

傳產

攝影/唐紹航

1435期

2024-06-19 11:52

(今周刊1435)

成衣代工大廠聚陽在全球設有多達十個生產據點,但除台灣以外,卻只在越南設立號稱「第二總部」的營運辦公室。這個決策背後,究竟看好越南什麼優勢?

去年初,一支為數二十人的年輕團隊,在越南首都河內悄然成立,成員清一色來自越南當地,平均年齡僅二十七歲上下。他們多精通英文、甚至中文,且具備強烈企圖心,總是向主管傳達「想學習更多」、「想到總部受訓」的積極態度。

 

這組活力十足的團隊並非置身科技業或新創企業,而是出現在台灣紡織大廠聚陽實業設立的越南辦公室;這裡是聚陽在台灣以外的第二個營運總部,專責管理訂單,跳脫以往「台灣接單,全球生產」的既定模式。

 

而這,也是聚陽應對台灣人才短缺、客戶去中化要求下,交出的關鍵答案。

 

「以服務客人的觀點來講,去配合它的策略,它也才會支持聚陽。」帶領公司連續五年營收、獲利雙成長,今年市值更創下九八四億元新高的聚陽董事長周理平,一語道破加強海外布局的根本原因。

 

過去三年,疫情和通膨使服飾品牌傾向只下小量的短急單,聚陽提前洞悉到此需求,主動為客戶分析商品趨勢並提出設計,再輔以AI技術縮短製程,提供客戶即時且符合當下市場所需的商品,「客戶試過後發現確實賣得比較好,就會追加,產生正循環。」周理平指出。

 

短單策略奏效,助攻聚陽在成衣廠普遍衰退的去年,營收反倒逆勢成長,達三二五億元新高,也是它暌違九年重新超車對手儒鴻。

 

然而,設計服務、生產速度固然重要,但客戶願意下單的前提,還是建立在供應鏈的安全性上。

 

「美國客戶要求去中化,三、四年內全部撤出中國,聚陽現在中國生產比重只剩二%,以日本客戶為主。」周理平坦言,因應去中化趨勢,近年製造業早已大舉轉移至東南亞,如聚陽,目前以越南和印尼為生產雙核心,產能各占四一%與三八%。

 

看準三優勢:FTA、人口紅利、人才

 

不過,在眾多國家中,聚陽為何選擇越南作為主要生產地?又為何只在越南設立「第二總部」?

 

 

越南有一個先天優勢,就是它和很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能獲得關稅減免。」聚陽副總經理黃渝晴點出第一項越南優勢。根據駐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資料顯示,越南已簽訂的FTA共計十五個,舉凡美國、中國、歐盟、日本、韓國等都包含在內。

 

第二項優勢,則在於越南具有穩定的人口紅利。直至二○二三年,越南十五到六十四歲的勞動力人口比率仍高達七成,且越南的勞動參與率(編按:指十五歲以上民間人口中有參與勞動的比率)為七三%,高於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乃至印度等國家。

 

反觀台灣,少子化加上年輕人追求生活品質,紡織業從業人口不斷降低,且人才多流向台積電等科技廠,讓聚陽意識到,台灣將面臨人才短缺的瓶頸,這股推力促使聚陽決定盡早布局下一個營運基地。

 

同樣是生產重鎮,比起印尼,聚陽卻率先選擇在越南設立辦公室,決定性因素,來自越南的第三個優勢,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在地人才。周理平直言,未來聚陽要倚靠的是全球化人才,若全由台灣外派,至少得動員一百到兩百人,換句話說,最終還是得推動人才在地化

 

關於這點,同樣布局越南的遠東新世紀一名資深經理也觀察到,願意攜家帶眷到海外的台灣年輕人已經變少,大家更注重既有的生活品質,因此漸漸提高當地人才比率才是長久之計。

 

而對台灣業者來說,越南恰好是非常具競爭力的人才來源,不僅在文化、宗教上與華人接近,會中文的比率自然高。黃渝晴還觀察到,近年隨外資移轉到越南,除帶動當地人的外語程度,國際化水準也顯著提升。

 

 經過上述評估,聚陽在去年一月決定設立越南辦公室,三個月後正式著手招募人才,截至去年底,已籌組出一支由二十位越南當地年輕人組成的營運團隊,因為紡織業性質,又有九成員工為女性。「會講英文是基本條件,有一些還具備一到兩年的產業經驗。」黃渝晴說,公司的計畫是在一年之內,將新人訓練到能獨立作業。

 

不過,既有的文化和語言差異,仍是避不開的挑戰。當所有溝通都要轉換成英語,在訓練員工時的溝通成本必然增加,而且,人才養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年輕、優秀的人才,是聚陽深耕越南的關鍵。圖為越南子公司Makalot Vietnam的員工 遠足。

年輕、優秀的人才,是聚陽深耕越南的關鍵。圖為越南子公司Makalot Vietnam的員工遠足。(圖/聚陽提供)

 

員工夠積極、進步快、群聚學中文

 

黃渝晴指出,一開始,越南辦公室只會負責簡單款式的長年訂單,確定產出無虞後,才會進一步增加全新或是流行款式的訂單任務,這就需要員工去和客戶直接線上溝通,「這是階段性的過程,讓他們從學習,到可以主動發揮。」一名成衣同業也對聚陽的訓練體制表示讚許,「聚陽的教育訓練很強,從那裡過來的員工素質都不錯,說明人才養成扎實。」

 

而出乎意料的是,一旦跨越初階段的養成期,當地人才的成長速度竟比預期還快,「他們(越南團隊)現在已經可以做到和台北辦公室一比一的訂單產出。」黃渝晴興奮地說,「我們已經看到,有幾位越南同仁,以後很有可能會是一個key leader(關鍵領導者)。」

 

能有如此神速的進步,她推斷,可能源自越南的民族性。由於越南女性經常背負養家餬口的責任,所以相對印尼等國的人才,她們往往更有積極爭取薪酬的企圖心。

 

舉例來說,越南員工甚至會自發性成立學習小組,「聚在一起學習中文。」工作表現基本上也與台灣員工無異,這讓黃渝晴直言,面對東南亞人才急起直追,台灣員工必須繃緊神經了,「你可以想像,越南的外資企業裡,員工也都是用英文和美國客戶開會,他們的工作品質已經有國際化的味道了。」

 

黃渝晴更補充,他們在越南開出的薪資均對標當地外資企業,雖無法透露具體數字,但相比台灣薪資還是低廉許多。這也意味著,聚陽在當地能用更划算的人力,獲得與台灣差不多的績效。

 

看好越南年輕員工的積極性和成長性,聚陽更預估今年會再擴編一倍,將越南員工數增至四十人。放長遠來看,聚陽也期待,能在單一部門外擴展出更多組織與功能,並培育出一群在地人才擔任幹部,深度扎根越南。

 

其實,不只東南亞,聚陽目前也積極朝南亞的孟加拉、中美洲的薩爾瓦多等地建廠,持續配合客戶分散區域風險。不過,黃渝晴強調,最核心的研發與客戶服務策略等部門,依舊會根留台北總公司。

 

貫徹「多點布局」的策略,加上研發、設計不斷進化,周理平在今年喊出的市值千億元目標,看來也不遠了。

 

 

Makalot Vietnam

延伸閱讀
服裝廢料再造!二手衣成寵物裝、舊制服成購物袋…. UNIQLO、新光三越、聚陽實業都上門合作
服裝廢料再造!二手衣成寵物裝、舊制服成購物袋…. UNIQLO、新光三越、聚陽實業都上門合作

2024-04-26

解缺工  全台六年孵化5000新南向畢業生、逾六成留台   東南亞人才最強軍火庫  明新科大怎辦到
解缺工 全台六年孵化5000新南向畢業生、逾六成留台 東南亞人才最強軍火庫 明新科大怎辦到

2023-12-13

EPS五年新高背後 揭聚陽老董密訓接班計畫
EPS五年新高背後 揭聚陽老董密訓接班計畫

2021-04-28

聚陽打造「最強防護衣」戰隊  背後的盤算
聚陽打造「最強防護衣」戰隊 背後的盤算

2020-07-15

美國NBA暴龍隊首奪冠啟示--兼論紡織成衣廠聚陽
美國NBA暴龍隊首奪冠啟示--兼論紡織成衣廠聚陽

201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