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從夕陽工業變成永續產業的關鍵是材料創新,在知名案例聚陽、儒鴻之外,還有一家優織隆企業,其研發的鳳梨葉纖維環保且具台灣特色,更打動知名運動品牌採購。
紡織業曾是撐起台灣經濟的支柱,就如同今日電子業對經濟的貢獻。優織隆企業經營三十七年屹立不搖,從事毛衣與針織成衣外銷,獲得重量級客戶沃爾瑪及好市多肯定,近年因SDGs趨勢,歐盟推出碳邊境調整機制法案(CBAM),美國亦有清潔競爭法(CCA),大咖客戶紛紛要求紡織供應商永續並提供碳揭露計畫(CDP)及Higg Index相關認證。
個人因擔任B型企業諮詢導師而有機會認識許多優秀年輕創業家與二代,以優織隆為例,二代Gary謝煥麒接班時,母親問他如何把企業永續經營下去?正感疑惑時,他參加B型企業協會的「潛力B型企業加速器」培訓,啟動公司的ESG轉型,從過去只為賺錢而努力,轉而為人、環境共好的商業模式。
為了尋找創新材料,Gary接觸到台灣的農業廢棄物,發現其處理過程產生大量碳排與空汙,由於鳳梨是台灣大宗農作物,更是外銷水果的主力,於是開始收集廢棄鳳梨葉,利用其堅韌特性,研發出具台灣特色且低碳、環保的紡織材料PALF。
有了PALF這項利器,Gary開始向要求生質及回收材料的客戶推薦新材質,受到許多客戶歡迎,不但毛利提高、種植鳳梨的農民受益、環境汙染也大量減低,這項創舉打動美國知名運動服飾品牌,認為這項創新值得鼓勵,考慮加入採購行列。在台灣也吸引了農業部及有心企業一起推動,促成鳳梨葉纖維產銷合作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