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雙贏的邀請

雙贏的邀請

2024-05-29 10:12

當我們提出相對好一點的薪資條件時,表示好市多只剩下一條路──

我們一定要開創比別人更高的業績,讓賣場有更高的營收,這樣才能把成本打平。

現在正逢大學生畢業季,畢業以後要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呢?我不由得回想起,也曾經身為新鮮人的我,特別是當年從籃球場回歸職場,等待Job Offer時的那種忐忑。我不知道,當一個新鮮人收到一份Offering Letter的時候,你會如何看待手中這份工作機會?你會如何評估,如何選擇?我也開始回想,三十幾年前我收到好市多Job Offer的時候,我的心裡在想什麼?

 

企業的自我期許

不是要做到最大  而是要做到最好

 

那時候,好市多還不是全球前三大零售通路;那時候在西雅圖的辦公室,夕陽落下之後,通常氣溫會在短時間內開始驟降,一整天的工作幾近結束,我們彼此道別,裹上大衣準備開車返家;那時候我的師父,真正在職場上帶領我的教練,也是好市多創辦人,多年擔任執行長一職的Jim Sinegal,常常從辦公室走出來聊幾句話,也許總結一下今天開過的會議,或即將面臨什麼樣的取捨,我記得我在那短短幾分鐘的閒談裡,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我們不是要做到最大,我們是要做到最好。

 

而這件事,師父有一直貫徹下去。到後來我被派到台灣,每開一個新的賣場,他都會不遠千里,排出時間前來參加開幕。當然不能說他一點都不在意第一天銷售是否開出紅盤,會員數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百分比;但相較數據,他更在意的是人,客戶是否買得划算,買得高興?同仁工作起來有沒有壓力,有沒有被忽略?有沒有未照顧到的地方?這件事情明顯到不只我知曉,籌備開幕的同仁都會彼此提醒,明天記得把……做好,因為創辦人很重視……。所以開幕前的沙盤推演,很多的模擬演練都在於,如果某區明星商品太過有魅力,湧進大量會員購買,團隊要如何分工合作、快速支援、即時補貨、引導人流、加開收銀……。為了不讓服務有死角或斷鏈,大家都會在好市多原本的服務經驗基礎上,再做因時因地制宜的強化,來迎接開幕的那一天。

 

享受一趟新奇的消費旅程

 

這就是生活,生活中一切有序穩定進行是很重要的,但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呆板無趣,一成不變,因此消費者也很希望有一些新產品進入自己的生活裡面。也就是說,一趟消費旅程,當消費者站在櫃台前等待結帳時,他是很樂意看見購物車裡有一樣新產品,是他過去沒有見過的,他期待生活中有一點小小的驚喜。這樣的心態加上消費能力,就形成一個對台灣食品相關企業國際化很有利的機會。

 

對於零售通路廠商來說,最能讓消費者有感的創新未必是銷售通路的創新,例如亞馬遜併購了全食超市後,有一派市場分析家認為在生鮮食品市場,線上消費取代實體消費的號角吹響了,從此各家實體零售通路一定都會全面導向線上銷售。

 

事實上,大部分消費者培養多年的消費習慣不會在一朝一夕之間改變,很多消費者還是習慣3T—親手接觸的「Touch」,親自嘗過的「Taste」,然後才有把商品從貨架拿下放入購物車的「Take」。

 

當然不可否認線上通路帶來的快捷與方便,但我們之前已經提到消費者生活消費的習慣,是將生鮮、食品、消費品都放在同一台購物車內,即使線上消費後,物流可以把包裝消費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CPG)快速送來,但是在生鮮品項的消費上,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希望看看蘋果脆不脆、青菜青不青、鮭魚紅不紅、牛排花不花,才決定要不要購買。

 

因此既然要出門跑這一趟,就可以順便把食品與消費品買回家,說不定還可以看到賣場有很好的折扣價,精打細算再省一點錢。

 

就我來看,台灣食品、生活用品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齊備。當然,美國市場不是全部,卻可以視為產品國際化的主要灘頭堡,能夠進入美國市場,要進軍美洲歐洲其他國家,阻力應該不會太大。

 

從Trader Joe’s的產品線你就可以看出來,對於零售通路來說,能夠找到消費者沒有看過的、優質的,能夠暢銷的新產品,這就是它與其他通路競爭最有利的武器。所以台灣產品此時出海,通路商會抱著一個支持的態度來跟你談合作。

 

而消費者呢?在食品與生活用品類別,因售價不高,他們也很樂意購買一個以前沒有看過的新產品「試試看」。總而言之,通路和購買力都已經齊備,就等有魅力的新產品到位。

 

因為如此,我很希望台灣的食品、生活用品相關的企業,能夠藉由好市多這個通路作為跳板,走向國際市場。

 

好市多攜手台灣企業讓產品紅到美國

 

今年我們加大了在台灣尋找供應商的力道,希望在好市多貨架上能夠放上更多來自台灣的產品。雖然對會員的承諾,我們會盡量壓低採購的金額,但我們會保證採購的數量一定讓供應商賺到錢。

 

對第一次合作的企業,我們有一套國際標準的審查程序,我們透過訪廠,對食品的生產設備、環境,以及產品成分是否合乎食安法規,按部就班進行審查。並且我們不僅會審查新產品供應方的工廠,還包括上游供應商的工廠,以及供應商的供應商的工廠,直到每個環節都清楚,產品才能安心上架。

 

有個很熟的朋友跟我抱怨,他說:「Richard,跟你們配合要通過那麼多道審查程序,成分與成本都要交代出來,然後忙了這一大堆事,售價還被壓低,why?」

 

我跟他說,你做生意是為了做大,今天你可以把好市多當作國際化的一個跳板,你的眼光不只在台灣,但是可以從台灣好市多踏出穩健的一步。

 

在與我們合作的過程中,你先培養了穩定量產的能力、符合國內與國際的食安法規,把與零售通路合作的流程搞清楚。將來你的產品紅到美國去,全食超市要找你,Trader Joe’s要找你,Kroger要找你,你的產品要上他們的通路,還是都要經過這些程序,而那時候已經有經驗的你,就可以創造出毛利率更高的產品,在國際市場有更大的揮灑空間。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被服務體驗
被服務體驗

2024-05-15

Part Time Job
Part Time Job

2024-04-30

複製經驗
複製經驗

2024-04-17

New Store
New Store

2024-04-02

先展店還是先培養團隊?
先展店還是先培養團隊?

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