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林到水上活動,服飾配件到運動用品,幾乎都能看見「歐都納」的蹤跡,這個從代工起家、1975年成立的台灣戶外用品品牌,49年來大多以內銷為主,如今卻登上電商巨頭亞馬遜美國站百大熱銷排行榜,靠衝浪板、浮板、登山杖等用品打進美國市場。
這背後,是一個父女聯手,讓老品牌獲新生的故事。
1975年前董事長程育才創辦歐都納前身山王工業,1983年成立自有品牌,早期大多舉辦實體活動推廣品牌,比如現任董事長程鯤就參加很多登山社團,還分享他曾在秀姑巒溪旁賣救生衣,「穿著直接跳下去,馬上就有說服力!」然而,面對年輕世代,歐都納卻因對網路行銷保守,一直接觸不到這群人,只能看著主力客群年紀漸長。
「網路」曾是歐都納弱點 董事長親自帶隊衝電商 拓展年輕族群
直到2017年,程鯤認為,想吸引年輕人,必得走向線上通路,因此他親自帶隊自建官網、並讓歐都納上架電商平台,一開始實體門市店長們擔心業績被搶走,並不樂見,程鯤就召開30場座談會,解釋公司策略、訂出獎勵制度,2023年官網營收就突破3000萬元,至今年四月綁定超過12.5萬個App會員,且電商通路主力客群比實體通路整整降了10歲。
「網路」曾是歐都納弱點,但後來不僅藉此打開在年輕族群間的知名度,也成了他們拓展新市場的利器。
歐美品牌稱霸戶外用品產業 歐都納如何克服難關進軍海外
過去歐都納除了少數運動用品以半代工形式,供貨給國外客戶,始終沒有把品牌推往海外消費市場,一方面是不想與代工客戶競爭,另一方面則是台灣戶外用品品牌出海困難重重。
「歐美、日韓的登山文化都比台灣早開始流行,戶外用品產業已經很成熟。」程鯤解釋,以歐美國家來說,消費者偏好購買當地品牌,甚至連全球戶外用品銷量第二大的韓國,都無法在歐美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更遑論台灣,就連在國內,百貨公司裡放眼望去,戶外用品也幾乎由歐美品牌稱霸。
2018年程鯤的女兒、歐都納專案經理程瑩如加入公司,本就想靠電商外銷的程鯤,笑說是他「拜託」女兒接下這個任務,「外銷要讀很多文件、簽國際合約,非常複雜,所以以前的主管每到這一步就卡關。」程瑩如先是和電商部門同仁一起參加跨境電商座談會,評估成本,但礙於運費、倉儲管理費高昂,遲遲沒啟動,直到2022年取得一筆政府計劃補助,父女倆決定放手一搏。
一塊浮板 登上亞馬遜美國站百大熱銷排行榜
程瑩如只花半年就讀完所有文件、合約,更是常常上架商品到凌晨,還得回應買家訊息,歐都納先從衝浪板開始賣,原因是他們認為,現在常用的保麗龍衝浪板會因為不環保逐漸式微,而歐都納擅長製造的EVA或聚乙烯(PE)材質衝浪板將重回市場主流。
然而,事與願違,消費者依然把價格作為第一考量,這讓歐都納第一關就碰壁,「平台上競品可能兩片(衝浪板)賣78美金,但我一片要78美金才有辦法支撐成本跟運費,當然很難賣!」程瑩如說。
衝浪板銷售遇到瓶頸,程瑩如改上架一些小材積、標準規格的商品,像是襪子、登山杖、浮板,而浮板就曾擠進百大熱銷品排行榜。
不過,電商上便宜商品太多,程瑩如面臨兩難:要認真做品牌?還是低價搶市?她與程鯤正在思考要推出平價品牌,或甚至不用歐都納品牌來打美國市場,而是採併購方式找當地企業合作。
歐都納跨境電商仍虧損 董事長霸氣相挺「先虧錢,才能找出商業模式」
目前,歐都納跨境電商仍處虧損,有員工就問程鯤:「為什麼虧錢還要做?」連程瑩如都卻步,數次向父親提出:「我們還要繼續嗎?」
程鯤了解大家的擔憂,但他的答案始終如一:「虧一些錢無所謂!一年虧個幾百萬還OK啊,你不先虧錢,怎麼能夠找出真正可行的商業模式?」
程鯤認為,商業模式摸熟了,總有機會賺錢,先試試看哪些商品容易被接受,再擴大規模,「我們覺得背包、護具、襪子這類產品應該蠻有機會。」
歐都納進軍海外的秘密武器「環保永續」
除了透過電商,程鯤也把公司最重視的環保永續,當成進軍海外的秘密武器,比如去年歐都納做出全亞洲第一間100%循環回收polo衫,花了四、五年建立生態系,製造出包括鈕扣、縫線、印刷都是可回收的單一材質衣服,成本雖然比一般同款衣服高出20%,歐都納也不調整售價,就是希望讓消費者先接受這樣的產品,吸引更多業者加入後,就有機會透過經濟規模降低成本,靠ESG做出產品差異,強化競爭優勢。
歐都納的外銷之路才剛啟程,儘管前方還有挑戰,也阻擋不了這個台灣品牌出海的必勝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