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中、早在1990年就前進越南設廠的來億集團,過去5年生產超過3億雙鞋子,包括近期熱門的愛迪達SAMBA、拜登腳上的HOKA,來億已成品牌廠在越南的重要生力軍。
不論是美國總統拜登穿著亮相的神祕新鞋HOKA、或是韓團BLACKPINK代言暴紅的愛迪達SAMBA潮流運動鞋,全都來自台中一家低調鞋廠:來億集團。
去年營收280億元、EPS6.26元的「神祕鞋王」來億,過去5年已經生產超過3億雙鞋子,如果用一雙鞋子25公分來計算,3億多雙鞋子排列起來,已經可以環繞地球將近兩圈。
1987年於台中成立的來億集團,基地遍及越南、中國、緬甸、印尼,超過5萬5千名員工,產品主要為以加硫方式製作之休閒鞋,以及以冷貼方式製作之運動鞋。如果說,寶成和豐泰是運動鞋的全球代工霸主,它則是加硫鞋領域全球之霸。而在加硫鞋基礎下,也已經轉攻運動鞋有成,目前運動鞋占比已來到七成。
來億的前三大客戶無一不是知名品牌:最大客戶愛迪達,銷售占比約58%,第二大則是NIKE集團旗下的Converse、占比21.4%,第三名就是一年來股價大漲的Deckers旗下品牌HOKA、占比13.4%。
東南亞製造的先行優勢,首先奠定來億的競爭力。
來億董事長鐘德禮,見證了台灣製鞋業起飛,他畢業後進入鞋廠工作,當時愛迪達透過代理商下單台灣鞋廠,愛迪達帶來的品質與生產管理概念,讓他留下深刻印象。工作11年後,熟悉製鞋業的他與5位朋友在1987年共同創立來億,現任總經理林昌永就是其中之一,雙方合作超過37年。
掌握越南製造先行優勢
當年來億準備西進中國擴廠時,已經比寶成等大廠慢了兩、三年,於是轉向越南,1990年在胡志明市落腳,成為越南第一家外資鞋廠。
「剛來越南時,還是一手撥蒼蠅,一手吃飯。」鐘德禮回憶。越南進去得早,也奠定了來億如今的基礎,一方面人力便宜,一方面從越南出口給歐洲客戶,還有免關稅優惠。
來億不只越南去得早,2003年更領先同業往越南南部走,在永隆省投資億春廠,如今是來億最大的工廠。林昌永說,當時就想到未來因應產能,會需要更多人力,一個廠動輒兩萬人,未開發的地區供應充足與便宜的人力,也成了堅實的後盾。除了越南、中國與緬甸,來億在印尼也已經布局兩年,印尼廠將進入量產階段。
越南製造的先行優勢外,獨到的設計開發與超前部署自動化的能耐,再放大了來億的競爭力。
來億目前在越南已有五座廠,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愛迪達開發中心,這8百人每年要為愛迪達開發出1千6百款鞋子。從一張客戶的設計稿開始,要做成3D模擬圖,不論是優化產品、節省成本,甚至提供創新的材料、建議等,就是要把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想法,轉化成實體的鞋子,還要可以穿、可以量產。
例如NBA明尼蘇達灰狼球星愛德華茲(Anthony Edwards)攜手愛迪達推出的籃球鞋款A.E. 1,鞋面採用類似「蜂巢」外貌的TPU支撐片物料打造,像這種高性能又美觀的鞋,難度自然高出許多,來回測試開發就花了半年時間。
林昌永說,一開始設計師圖畫出來,要像蜂巢狀一格一格的,可以穿又要做到立體效果,就試了好幾種材料。「因為鞋子做久了知道,必須要使用軟質的材料,但軟質材料又要符合可以做到這種多樣化設計,甚至做出金屬效果的,就要不斷地去嘗試。」
保密 員工開會「黑袋裝鞋」
肩負品牌廠的開發重任,保密功夫也要到家。林昌永回憶,愛迪達當年推出的YEEZY BOOST系列由於限量搶破頭造成轟動,來億在2020年也參與製作。除了獨立工廠製作,客戶要求工廠每個地方必須360度無死角被攝影機監控,同仁的手機必須一律寄放在外面,不能帶到工廠裡。要開會的時候,得用黑色塑膠袋裝著鞋子去會議室,就是不能讓未上市的鞋款外型流出去。
自動化是來億的一大優勢。鐘德禮說,來億在精進製程工序,以及研發自動化設備上投入很多,例如鞋面料自動裁斷機一台可節省十位操作人員、每月可節省六萬碼材料;電腦針車可取代近四○%人力、提高生產效能;橡膠大底射出自動化可節省五位操作人員,更友善環境與降低二氧化碳等。「製鞋雖然是傳統產業,但來億有近百位軟體工程師,都可以開電腦公司了!」
「自動化機台一台就要上億元,以前認為鞋子是勞力密集產業,現在已經是科技產業、資本密集產業。」鐘德禮不諱言,連機械手臂的應用程式都是工程師自己寫的,AI能夠辨識不同鞋底款式自動噴膠,簡化人員操作難度。
而品牌商也希望盡量縮短交期,林昌永透露,「開發期縮短、生產製程縮短,一開始交期還有90天,後來變成60天、45天,現在都是30天交期,才能夠快速反應市場流行與需求。」
▲來億集團基地遍及越南、中國、緬甸、印尼,超過五萬五千名員工。(圖/來億提供)
果斷投資 抓住品牌廠的心
一位鞋材供應廠副總表示,鞋材廠主要提供鞋材輔件類,跟運動鞋廠的關係密切,共同服務品牌客戶,形成三角關係。這家鞋材廠與來億從1997年就開始配合,觀察來億的經營方向多年來都是多角化,不會重押特定品牌,而雙方最主要配合的品牌廠是愛迪達,尤其不少愛迪達的主力大鞋型,例如最近很夯的SAMBA,和五、六年前的NMD,都是雙方一起合作。
這位主管觀察,鐘德禮的個性親力親為,對於細節相當重視,來億這幾年快速成長,關鍵應該是與品牌廠對應,很能夠抓住品牌廠的心。「例如鞋廠要求來億增加產量,來億就很果斷配合投資,產線剛好銜接上所需的產能,把量在短時間衝出來,因此愛迪達在越南的供應量最大。」此外,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與來億合作是同舟共濟,「例如若是發生材料物理性質上面的問題,不會一味把責任推給材料商,而是大家一起研究怎麼把品牌端服務好,共同把問題找出來,不要延誤到交期。」
觀察來億近3年業績表現,2021年由於疫情影響衝擊獲利,2021年下半年訂單遞延至2022年,因此2022年繳出獲利佳績,2023年則由於通膨議題,以及品牌商消化庫存,導致獲利不如2022年;預期今年可回到正常獲利軌道。分析來億三大客戶10年來的營收趨勢,愛迪達成長約51%,Converse約成長44%,HOKA6年營收趨勢則呈現高速成長、達824%,預期動力仍將持續。而7月底將迎來巴黎奧運盛事,在全球運動風潮持續升溫下,運動產業龐大商機也受到市場矚目。
既是國際大廠供應鏈,ESG也是持續努力的領域。例如,工廠屋頂上的太陽能板,來億發電量一度是全球單一案場屋頂型光電最大,到去年才被中國取代,現在是全球第二大。此外,還有100%處理過的廢水回收再利用,拿來植物澆灌以及廁所用水等永續行動,面對品牌大廠紛紛喊出淨零碳排目標,來億也積極備戰。
「有沒有想到什麼東西可以替代鞋子的?好像沒有,鞋子是民生必需品,不管怎麼樣都有一定的需求存在,傳統手機可能會直接被取代,某一樣東西可能再也用不到,可是鞋業從古時候到現在一直存在。」林昌永看鞋業趨勢,運動賽事熱潮也從西方國家慢慢移到東方來,現在健身的人變多了、跑步的人也變多了,以前一鞋多用,現在每個人都有好幾雙鞋作為不同用途。古老的行業,卻站在潮流最前線,搖身一變成為科技產業,將在6月中旬掛牌上市的來億,還要持續壯大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