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苦茶油營養價值高,但若風味不佳,還是難吸引消費者,在榨油製程上,連淨測試先烘焙到幾度再榨油,風味才會最好、營養價值最高。投入研發第一年,連淨並沒成功製作出滿意的產品,但第二年,他們生產的苦茶油,送到由歐洲品油師、餐廳主廚等評審所組成的國際風味評鑑所評測,就拿下風味絕佳獎章中最高的三顆星殊榮,代表好的苦茶油風味,連西方人都能接受,目前為止,全球苦茶油,只有連淨取得三星,即使來自苦茶樹原產地中國的競爭對手,最高也才拿到兩星。從產地挑選、源頭把關,一共經歷五道程序,才能提煉出一滴滴金黃色苦茶油,讓日本、澳洲、美國消費者都願意買單。
有了苦茶油的成功經驗,一六年連淨正式獨立出來,兩年後,陳鴻儀兒子陳聖杭來到連淨,從小小特助做到連鎖事業部經理,因為在他加入後的幾年,除了穩固苦茶油市場,還陸續替公司打下了咖啡、茶與巧克力的江山。
「其實以前我不喝咖啡。」師範大學畢業,原在連展從事能源管理、年僅三十四歲的陳聖杭坦言,他對咖啡的啟蒙很晚,直到一次偶然去到精品咖啡的展會,品嘗到手沖咖啡,才發現咖啡風味比想像中豐富、「很有趣」。於是他決定善用天生敏銳的味覺,投入咖啡研究。陳聖杭先是自學手沖技巧,又買來烘豆機,每次五百克、一公斤地烘,一共烘焙過上千公斤咖啡豆,他漸漸發覺,咖啡生豆就決定六○%的風味,也就是說,咖啡與苦茶油一樣,原料,是關鍵。
一九年,連展計畫到寮國蓋廠,陳鴻儀父子一併前往,想了解當地農業條件,「那裡到處都是咖啡樹,我們發現寮國的氣候環境、土壤,都是最適合咖啡生長的地方。」他們很快就選定寮國這塊產地,先向當地農民收購果實,沒想到第一天送來的果實品質參差不齊,兩人才知道,當地咖啡豆大多供給雀巢等商業即溶咖啡品牌,農民其實不懂果實好壞。
陳聖杭訂出甜度、色澤等選品標準並高價收購,兩三天後,農民便親手挑選,把全區最好的果實都送了過來,加上台灣開發的後製發酵技術,陳聖杭把咖啡送到精品咖啡協會(SCA)評分,竟達到精品咖啡的門檻,「等於是我們做出寮國有史以來第一支精品咖啡!」

連淨與台灣茶農契作,專挑不灑農藥、不施化肥的茶園,量少但質精。(圖/連淨提供)
攻台灣茶 專挑「半野生」茶園
不僅咖啡,陳聖杭還看上台灣茶,他跑遍各地茶區、篩選茶農,笑說自己找的茶園都是「半野生」,「茶樹不整齊,旁邊還長滿草的那種!」不過,這也代表茶園不用農藥與化肥,符合連淨的要求,目前他們已和台灣四家茶園契作。
咖啡和茶都得靠水來萃取風味,某天陳聖杭突發奇想:「如果把它們跟富含油脂的巧克力搭配,會怎麼樣?」在研究巧克力原料、可可樹品種後,他鎖定秘魯與厄瓜多的可可,原因是當地特有種多,風味也獨特,像是連淨採用的秘魯可可豆,就帶有豐富的水果酸香。他還找上貿易商,或是和朋友、米其林星級餐廳主廚聊天,來選擇原料,譬如拿下世界巧克力大賽全球銀牌的「70%貢布粉紅胡椒風味巧克力」,其中採用來自柬埔寨的胡椒,胡椒香氣尾韻長卻不搶戲,就是從一名米其林餐廳大廚口中,得到的靈感。
陳聖杭不只自己讀書,更請來顧問共同研發巧克力。能做出讓業界驚歎的巧克力,他透露三大祕訣:與其他產品一樣,可可豆產地要精挑,且製程不馬虎,連淨自研出「微米粉碎機」,能把香料、咖啡或茶等調味原料磨成微米大小,融入巧克力中,讓可可脂充分包覆粉末,口感更滑順;可可膏的溫度調控也有學問,尤其添加其他香料的風味巧克力,通常得屢次嘗試才能調出最合適溫度,讓巧克力凝固過程中,保持脆度。
二二年,陳聖杭成立品牌ORIGIN,專賣咖啡、茶葉和巧克力,約半年後,就獲得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銀牌,相當於贏過逾一千名對手。目前ORIGIN已開發出超過二十種巧克力,純黑巧克力之外,茶香、咖啡、牛奶巧克力都有。
陳聖杭坦言,ORIGIN專營「bean to bar」(由精品可可豆Bean製成的巧克力塊Bar),這塊市場不大,想擴大品牌規模不容易,因此他的作法是除了以ORIGIN品牌銷售之外,也與甜點店、餐廳、酒商合作,供應巧克力原料製成甜點,或是提供巧克力塊當作品酒會點心。
投入農產品產銷至今,陳鴻儀理出一套心得:「我要做,就是做世界級的水準。」正是這樣,連淨從產地管理到製程、檢驗都十分嚴格,一旦檢驗未達標準就不上市。二三年連淨營收超過五千萬元,但依然處於虧損,投資十年還沒獲利,「可見我們花了多少錢跟心力!」陳鴻儀說,即使如此,他仍對目前成果很滿意,預計今年可損益兩平,「健康事業,哪怕花十年、花二十年都值得做。」
連淨的銷售門市周圍,充滿與烤麵包、炸薯條相似的氣味,那是榨油房在飄香。既是苦茶油老手,又成為咖啡、茶和巧克力新寵,他們的產品沒有華麗包裝、酷炫廣告,因為品質好壞,入口的那一刻,答案就會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