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品牌應該考慮擁抱「美學智慧」,以顧客夢想為中心,創造引人入勝的故事,並透過多感官體驗來傳遞這些故事,進而觸動消費者的情感,才能在全球競爭中,獨樹一幟。
「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更多物品,而是更有生命力的感覺。」
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我有幸與美學大師寶琳.布朗(Pauline Brown)共度了三天充滿啟發的學習之旅。
作為路易威登(LVMH)北美區前董事會主席的寶琳,向我們介紹一種與人工智慧截然不同的「AI」——美學智慧(aesthetic intelligence)。
在同質化競爭的時代背景下,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並不需要擁有「更多」,而是追尋那些能觸動他們情感的體驗。人類作為情感驅動的生物,高達九五%的決策受潛意識的影響,因此,新一代成功的品牌,是那些能與消費者情感層面產生共鳴的品牌。
寶琳將「美學智慧」定義為:不只能判別自己感覺美觀或美好的事物,也能將這份感受傳達給他人。她提出三個關鍵步驟:以顧客的夢想為中心,創造引人入勝的故事,並透過多感官體驗來傳遞這些故事。
這讓我回想到「股神」巴菲特合作夥伴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的名言:「一年中,如果你沒有捨棄過一個最喜愛的想法,那這一年就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