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今周刊)
當冶金技術改變,國內不銹鋼大廠紛紛陷入價格壓制的黑暗期後,老牌大廠華新麗華卻突破困境,成功在印尼設廠掌握鎳礦資源,成為這波新南向投資中的亮點台商。
位於印尼中蘇拉威西島的莫羅瓦利園區內,來自台灣華新麗華集團的員工穿梭在廠房間,隨著廠區內紅土揚起,也將所有的人褲腳、衣袖染紅……。這裡,是全球最火熱的紅土鎳礦必爭之地。
原來,隨著不銹鋼上游原料與電動車三元鋰電池的原料需求,手握豐富鎳礦資源的印尼,自然成為這波需求下的受惠大國,很快地,二○一九年印尼政府就宣布,二○年起禁止鎳礦直接出口,這讓國際各大企業喊出要砸錢赴印尼投資。
在這波瞄準鎳礦的印尼投資浪潮中,包括鴻海、中國電池大廠寧德時代,韓國LG集團等都已入列。但為何來自台灣的華新麗華,能在這波國際卡位戰中成功插旗印尼礦區?
時間回到○八年的金融海嘯,在許多礦業巨頭的低谷期,中國不銹鋼業者青山集團主席項光達卻逆勢抄底,隔年與印尼當地企業合資成立新公司,將印尼的四.七萬公頃廣大鎳礦產區收入麾下,緊接著,他再陸續在俄羅斯、印度、辛巴威等國低價購入鎳礦開採權。
再來,隨著不銹鋼冶金方式的改變,「鎳生鐵」成為上游煉鋼廠的關鍵原料,手握大量鎳礦的青山集團,一八年躍升成為世界最大的「鎳生鐵」供應商,以二一年來說,青山集團的鎳礦產量就占全球的兩成,隨著隔年印尼政府宣布鎳礦禁止直接出口,青山集團更是掌握了不銹鋼業的價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