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阿里山的咖啡水準媲美國際,競爭同樣激烈。曾福森作為半路出家的外地人,卻能在阿里山種出冠軍咖啡,一躍成為咖啡大賽常勝軍,他究竟如何辦到?
今年,有「咖啡界奧斯卡」之稱的咖啡卓越盃(COE)首度在台灣舉辦。他,竟包辦前三名,成了該賽事史上頭一遭。
- 咖啡卓越盃(COE):COE為Cup of Excellence簡稱,由ACE卓越咖啡聯盟自1999年開辦,是全球最具指標性的咖啡豆評比競賽,旨在挖掘咖啡產地具國際水準的優質咖啡豆。台灣於今年首度升格加入,成為第17個與ACE合作該賽事的國家。
來自嘉義縣豆御香藝伎莊園、現年四十六歲的咖啡農曾福森,擠下阿里山知名咖啡莊園鄒築園及卓武山咖啡農場,摘下桂冠。
過去,曾福森就頻頻在咖啡大賽展露頭角。例如去年六月,他在第二屆典藏台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中,一舉拿下最高分;同年,他獲得阿里山莊園咖啡菁英交流賽頭等獎的批次,還由統一集團標下,在超商推出一杯五百元的限量藝伎咖啡。
看似異軍突起,實則厚積薄發。曾福森原是台南東山的第三代龍眼農,專門做龍眼、烏梅等果乾加工。但在二○○○年初,隨著當地興起一波咖啡種植潮,他也嗅到商機,開始在果乾事業之外,嘗試種植咖啡,「我的目標是要把東西賣到全世界,但龍眼乾只限於華人市場,而咖啡是世界通用。」
曾福森在阿里山森林裡種出的咖啡,果實宛如紅寶石般鮮紅。(圖/曾福森提供)
沒上過課 都看YT自學
很難想像,從打定主意種咖啡到真正收成,曾福森從沒上過一堂正式課程,全憑看YouTube影片自學,加上從小製作果乾的經驗,即迅速上手。
頭十年,曾福森在台南家鄉種植鐵比卡(Typica)咖啡,多賣給咖啡廳業者,雖小有盈利,但隨著愈來愈多農民一窩蜂生產,他的咖啡豆不僅賣不完,更缺乏進軍國際的競爭力。
「到阿里山,我才喝到真正的咖啡。」曾福森直到初次喝到阿里山產的咖啡,才終於找到突破契機。原來,咖啡樹源於熱帶的中海拔山區,而阿里山正巧具有低緯度、高海拔的絕佳環境。
一五年起,他將咖啡重心轉至阿里山,其後更相中海拔上千公尺的阿里山特富野,與原住民簽約契作,在原先種植赤楊木與愛玉的三公頃大森林裡,種起了咖啡。
「愛玉爬藤在赤楊木上,我就在下面種咖啡樹。」曾福森說,這樣共榮共生的景象是其他莊園中少見的,卻也正適合喜遮陰的咖啡樹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