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雲豹案判決重擊、中興電吞兩根跌停,股東驚見全聯董娘!林敏雄48小時火線力挺中興電內幕

雲豹案判決重擊、中興電吞兩根跌停,股東驚見全聯董娘!林敏雄48小時火線力挺中興電內幕

黃阡阡

傳產

攝影/唐紹航、蕭芃凱

1388期

2023-07-26 08:59

雲豹裝甲車弊案在7月18日二審宣判,中興電工將被沒收20多億元不法所得,導致股價連吞兩根跌停,但在48小時後,全聯林敏雄出手相挺,能否讓中興電工迅速重整旗鼓?

7月18日,重電飆股中興電工因涉及雲豹弊案,二審宣判將沒收20多億元,同時董事長江義福也遭判刑,消息一出,股價接連兩天吞下跌停。

 

但宣判48小時後,中興電的一則公告穩住市場信心。原來,中興電最大的法人董事盛元投資,其法人代表從原本的江義福,改派全聯暨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次子林弘人。

 

各界都在問,為何林敏雄如此看好中興電,並在第一時間大動作力挺?

 

江義福

雲豹弊案二審判決後,中興電工原董座江義福請辭改任總裁,並經董事會推舉由江義福兒子江馥年(小圖)接任新任董座。(攝影/唐紹航)

 

林敏雄

全聯董座林敏雄這回派次子林弘人(小圖),進入中興電工董事會,被外界視為表態力挺。(攝影/蕭芃凱)

 

私交好  藉表態喚回市場信心 

 

市場人士觀察,「法人代表改派為林弘人,大家都知道這一定是林敏雄的意思,像這樣的大咖大動作表態,目的是要讓市場相信中興電本業,找回大家的信心。」確實在這則公告發布後,21日中興電股價開盤即跌停打開。

 

但,究竟林敏雄與江義福,兩人有何淵源?知情人士透露,「他們其實認識很久,至少有20年的老交情,林敏雄也一直是中興電的『隱藏版』大股東。」翻開中興電十大股東列表,自然人藍阿文持有中興電1.78%股份,且持有長達10年,這位大股東正是林敏雄的妻子。

 

知情人士指出,林敏雄持股多年,兩人交情匪淺,江義福過去就詢問林是否有意派人進入董事會,但林始終興趣缺缺,「但這次二審後,林卻主動問江需不需要幫忙?一來可見林敏雄有情有義,在危機時刻為老朋友挺身而出;二來林敏雄當然不會隨便相挺,可見中興電這幾年確實經營得滿扎實。」

 

中興電投入新能源布局超過15年,但因涉及雲豹弊案,多年來彷彿抱著一顆「未爆彈」,雖然上訴二審後,江義福與律師多次在審理時解釋,說採購案有爭議零件僅占千分之幾,但最終仍被合議庭認定構成特別背信罪、詐欺取財罪。

 

中興電表示,對此判決將依法提起救濟,以維清白。

 

正當外界猜測,林敏雄次子的下一步,會不會順勢選任董事長,7月20日中興電就召開董事會,推舉中興電嘟嘟房停車事業群營運長江馥年出任董事長,會中也通過江義福出任中興電工集團總裁。

 

市場人士分析,「此舉是讓外界清楚,中興電經營團隊不受動搖,且照原訂計畫發展。」

 

面對外界對於中興電的後市發展,二審判決後,江義福也獨家向《今周刊》表示,「目前業務一切正常,當然認列相關損失會影響上半年表現,但今年上半年自結仍有小賺,對財務、業務皆無重大影響,且這是一次性打消,從訂單狀況來看營運,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氫能發展仍在軌道上,全速前進持續推動。」

 

另外,中興電也發出重訊澄清,公司並未因宣判結果影響後續政府標案投標資格。

 

作為國內最大電力設備供應商,中興電2008年就投入新能源研發,並鎖定氫能,是國內少數已具海外競爭力的代表廠商。

 

從去年營收比重來看,中興電在綠能相關領域,有太陽光電、儲能、氫能,以及供電設備等占66%,服務案占20%,嘟嘟房、維運管理等則占14%。

 

氫能夯  掌握逾30國訂單

 

看好國際氫能發展,中興電去年在林口華亞園區租地打造四千坪的氫能生產基地,預計8月底完工亮相。7月初,江義福率先帶著《今周刊》記者實地走訪,廠區已進行試產,做的是甲醇重組氫氣模組,目前已銷售至全球逾30國,也是目前氫能發電市場的主要方式,可用於通信業的備用電源。

 

「這個生產基地是所有氫燃料電池的關鍵組件,全部都在這邊,包括日本Docomo、Softbank等通訊業者,都是用我們提供的零組件。」江義福強調,「中興電在氫能上是在『做項目』,不是在財務上募資的『玩項目』,我們2008年就投入到現在,就是要把氫能產業做起來。」

 

15年來,中興電陸續開發出甲醇重組製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貨櫃分散型加氫站,甚至跨入二輪與三輪的低功率氫能載具,目前已進行路測階段,整體在手訂單從去年的270億元,成長至340億元。

 

究竟在林敏雄的奧援下,中興電能否在這次的官司泥淖中脫身?關鍵還是回歸本業,中興電團隊得快速重整旗鼓,無論在訂單與營運表現上,要比以往交出更亮眼的成績,而且經營團隊要更加審慎,才能重拾投資人的信心。

 

回到熊本官員的台灣行,這一趟,檢驗的不只是半導體環保資優生台積電。10月4日,調查報告出爐,名稱頗長,《關於台灣地區半導體相關企業集中的環境影響現場調查》,換言之,這是「地下水之城」、「日本環境首都」所在地的官員、學者,對台灣各家半導體業者環保能耐的一次完整檢驗。

 

報告顯示正面訊息,「即使採用(比台灣)更嚴格的日本標準,大多數項目都能達標。」貫穿文內、不時被熊本官員提及的這個關鍵句,宣布了台灣半導體業者「順利過關」;而在通過嚴格考驗的背後,更代表國內半導體廠對環保的重視,以及背後一群為護國群山解決問題的環保尖兵,儼然已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一切,從這趟終極考驗的第一關開始看起:水。

 

簡單一個水質檢驗,熊本縣官員就分成多個區塊進行觀察,包括竹科、中科兩地科學園區的廢水處理廠排水處、周邊地下水、鄰近河川等;而後兩者還依據與排水口的距離進行不同檢測。「大多數項目都在日本的排水標準範圍內,且許多重金屬的檢測值低於檢測(最小)極限值。」不管在哪裡驗,報告都會提到這一句。當然不同區域仍有部分項目略微超標,對此,報告表示「證明與科學園區無關」、「台積電的熊本廠將會符合標準」。

 

台灣半導體重鎮廢水處理廠水質調查

▲點擊圖片放大

 

 

台積成產業環保意識提升關鍵

廢水處理技術與半導體同步演進

 

對於這份受到肯定的成績,長期耕耘國內工業、半導體用水過濾領域超過30年的旭然國際,感觸頗深。「早期,工廠可能都是直接排放廢水,後來慢慢地工廠陸續搬到工業區裡,開始受到工業區規範,排放廢水到工業區的地下汙水處之前,必須先處理到一個程度⋯⋯。」旭然總經理何宜瑾表示。

 

論及整體半導體產業對環保態度更明顯的分界時間點,多數業者直言,「大概是台積電生意愈做愈大的時候,又或是鴻海開始接蘋果訂單的時候。」畢竟,國際指標客戶會檢驗工廠是否符合法規,沒有達標就會要求改善,層層影響下,業者的環保意識也隨之快速提升。

 

當半導體廠對於「水」的環保意識提升,對提供解方的環保業者來說,就必須迎接一連串的高難度挑戰。以廢水處理來看,專攻化學廢液回收的信紘科技董事長簡士堡就表示,隨著半導體製程演進,廢棄物的種類以及量體不僅會同步增加,處理難度也會更形複雜,「有機溶劑的清運費用,近年來每年上漲達3至5%。」他說。

 

簡士堡解釋難度提升的原因,「半導體製程的奈米數字不斷縮小,代表必須清洗晶圓上體積更小的汙染物,」因此也會有新的清洗藥劑開發、清洗流程也會增加;再者,為了達到更快的傳輸速率,新材料也持續導入晶圓製造,「這些新的藥劑、流程,以及材料,都會造成廢棄物的種類以及數量增加,而加劇廢棄物處理的挑戰。」

 

廢液的種類、數量增加,本身已讓處理過程更加複雜,「那些新的化學品,又是愈來愈難搞定。」何宜瑾表示,不同化學品的廢液,必須找到符合化學相容性的管路材質,而每一次的半導體製程突破,就會用到愈來愈多的稀有元素,「你可以想像,化學元素表裡面常見的元素愈來愈少,罕見的元素卻在半導體製程上愈來愈多,處理門檻大幅提升。」

 

業者描述的挑戰情境,其實可以在晶片製程從十奈米轉進七奈米的影響,略窺其中奧妙。

 

2017年5月,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廠美商應用材料宣布,為了達到更佳的導電性與減少功耗,將在個位數奈米(也就是小於十奈米)製程上,導入「鈷」這項材料。新材料登場,果然立刻引發新的環保需求,以台積電為例,在公司2018年的永續報告書中就表示:「因應製程變更、改以金屬鈷為新一代導線材料,(公司)新增高濃度含鈷廢水及研磨含鈷廢水分流處理系統⋯⋯。」

 

隔年,台積電內部一份《論先進製程廢水全鈷回收》的研究報告更寫到,「晶圓製程演進造成鈷用量增加,急需新廠務技術減少廢棄物清運。」報告點出,包括電鍍製程與清洗製程,都會產生新的含鈷廢液。文中並提及,到了2019年8月,「台積電新竹廠區已建置全鈷回收系統⋯⋯。減廢費用與鈷販售效益,預估投資報酬率(ROI)約○.六年(編按:應指投資回收年限)。」

 

廢水分流多達38種  水資源不浪費

台積敢承諾熊本用水回收率75%

 

雖然這份報告包含了投資報酬率的預估,但半導體化學設備供應商、也跨入化學廢液回收領域多年的朋億總經理馬蔚表示,其實,如今半導體客戶對於環保設備的投報率、投資回收期這些事已經不太在意,「五年前跟多數客戶提到『回收』,對方會看投報率;現在,客戶都願意把投資年限拉長,因為要把碳稅這些新的成本等加進去。」

 

客戶不在意投資報酬率,但對協助半導體廠搞定環保難題的業者來說,隨著挑戰愈趨複雜,看到的卻是滿滿商機。

 

馬蔚舉例,「以前的工業廢水,可能簡單分成五到六種排放,但現在為了環保或是回收,可能要分成數十種類別,使管線數量大增,材質也要更好。」他進一步解釋,以前可能好幾種廢水混在一起,濃度中和後,對於管線材質要求沒有那麼高;但現在細分成數十種後,有些強酸或強鹼的濃度非常高,自然需要相對應材質的管線,都使成本上升。

 

再以台積電的廢水管線為例,公司曾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提到,早期,廢水分類「只有酸鹼中和系統及混凝沉降系統」;到了一一年的社會責任報告書中則揭露:「台積公司採取嚴格的前端廢水分類分流策略⋯⋯,目前廠房內之分流管最多高達二十幾種。」再過十多年後,台積電2022年永續報告書中寫的,是已「建立38種分流系統」!

 

分流愈多,代表設備業者商機愈大,也代表半導體能擠出更多可以再利用的回收水,進一步減少浪費水資源。事實上,在「地下水之城」日本熊本縣,台積電就做出了挑戰極度高標的回收水承諾。

 

台積電對本刊表示,目前,「台積公司訂定2030年台灣廠區再生水替代率,達60%以上之目標⋯⋯。」公司指出,現階段各晶圓廠布建的用水回收處理設施,已做到「一滴水可循環使用3.5次」的成果。但,這些承諾與成果,在台積電將於熊本縣啟用的JASM(中文全稱為「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公司)新廠身上,還要再往上跳。

 

台積電指出,位於日本熊本的JASM,「將『因地制宜』落實對環境的承諾。」因地制宜的承諾是什麼?要在把地下水當成命脈的熊本縣設廠,台積電強調,JASM預計將有超過30種不同廢液處理程序,目前規畫之廠區用水回收率,為75%以上!」

 

不只是水,這回熊本縣官員檢驗台灣半導體廠周邊環境的另一個重頭戲,是空氣品質。

 

進軍日本「地下水之城」 台積電提出高標準環保承諾

 

能排除98%以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熊本調查小組讚台積排放氣體表現

 

2020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古普塔(Udit Gupta)發表一份論文,「根據英特爾、超微、蘋果、臉書、谷歌、華為、微軟和台積電的《永續報告書》,我們發現,硬體製造過程是碳排放主因。」對半導體業者來說,論文報告的下一句結論更是警訊:「晶片製造,又占了資通訊硬體碳排放的大部分。」

 

這份報告的結論,顯然也成為日本「環境首都」所在地熊本縣必須緊盯半導體空汙的原因。不過在國內環保業者的觀察中,相對於水汙染,台灣半導體廠對於碳排放、空汙問題,必然更早開始、也已經更有力度地進行改善。

 

自1991年就為台積電服務、目前客戶包含多家半導體廠的廢氣處理業者華懋科技表示,早在90年代,國內相關法規還不算完整之前,具領導地位的指標性半導體大廠已提早行動,設法解決半導體廠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

 

當時,半導體業者的壓力或許來自於國外品牌大客戶,現在,蘋果電腦已承諾2030年達到碳中和,供應鏈的壓力更大,而來自法令的框架也持續加壓,「環保署有規定,廠房環保設備如果出問題,工廠在24小時內就必須停工。」華懋董事長鄭石治表示,在半導體產線上,一旦停工,就可能是數億元的損失。

 

也因此,熊本縣這趟來台的調查結果不算令人意外:「監測結果顯示,符合台灣的環境基準⋯⋯。且大多數調查項目也都在日本的環境基準範圍內。」報告指出,雖然懸浮微粒(PM 2.5)、光化學氧化劑(O3)和非甲烷碳氫化合物(NMHC),略微高出日本的環境基準,「但確認不是由科學園區造成⋯⋯。主要受到來自大陸的汙染物質流入,以及位於台中市、世界第6大的燃煤火力發電廠影響。」

 

在日方的報告中提到,台積電廠區目前的排放氣體,「已能排除九八%以上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這個數字,台積電對本刊有了更精準的補充,「至2022年,揮發性有機氣體的削減率,已達98.9%!」此外台積電表示,同時間的鹼性氣體及細懸浮微粒削減率,也已分別達到90%與91%。

 

「台積電熊本廠有確實遵守日本相關法規,在各項環境標準上,都是符合日本標準的,這點沒有問題!」熊本縣環境政策課代表宮原薰這麼說。事實上,不只關注台積電與台積電的熊本新廠,她也是這次製作「台灣半導體環保過關」報告的負責人:「這此我們走訪的科學園區,也都有確實遵守台灣的環境法規。」一句話,等於對園區內的半導體廠環保表現按了個讚。

 

除了廢水與空氣,廢棄物也能再生。例如以往科技大廠不時傳出銅汙泥棄置事件,但衛司特公司透過電解回收系統,將電子業高濃度含銅廢水轉化為金屬銅管,回收出含銅純度大於99%的固態金屬銅。業界人士透露,台積電2018年曾在企業社會責任專區上傳影片「硫酸銅廢液的變身之旅」,內容便是示範如何以衛司特的設備,將廢硫酸銅轉製為再生銅管。

 

有了「液中求銅」術後,不僅去除環境汙染的風險、省下清運費用,更將這些原本大家厭惡的廢棄物變成具高附加價值的金屬。衛司特董事長林世民分析,要花的只有電費而已,以回收一噸銅來說,3至5度電約12元,但1公斤銅能賣240元,可從無到有另外創造出95%的價值。

 

不可小看! 市場點名的資本市場半導體環保小尖兵

 

台灣半導體業練出堅強環保供應鏈

高客戶黏著度反映客製化、寡占特性

 

通過嚴格考驗,某種程度,也代表台灣半導體產業練出的環保供應鏈具一定實力。今年7月,證交所在股票分類中新增四項產業類別,「綠能環保」類股是其中一項。事實上,由於半導體產業的環保需求標準嚴苛,而台灣又是半導體重鎮,因此,確實已經培養出許多值得注意的環保尖兵,而不少以往市場並不熟悉的小公司,也紛紛邁進資本市場。

 

實際探究這些公司,可以發現它們其實動輒都已成立2、30年,且各有專精,甚至形成寡占性產業,並且,在必須客製化量身打造之下,因此客戶黏著度也普遍居高。

 

根據環境部最新調查,國內整體汙染防治支出近兩年大幅躍升,從2020年的1778億元,隔年就跳升到約1924億元,增幅8%以上。環保商機方興未艾,而一場來自日本的考驗,也讓國人看見了台灣環保供應鏈的真實力。

延伸閱讀
中興電雲豹甲車案沒入21億將認列…賣單高掛4.9萬張跌停鎖死!江義福判刑喊冤請辭董座尋求救濟
中興電雲豹甲車案沒入21億將認列…賣單高掛4.9萬張跌停鎖死!江義福判刑喊冤請辭董座尋求救濟

2023-07-19

從CSRD到碳關稅掀起的蝴蝶效應 將加速氫能時代的來臨!
從CSRD到碳關稅掀起的蝴蝶效應 將加速氫能時代的來臨!

2023-06-01

氫能發電國家隊!解決台灣半導體業頭痛的「廢氫難題」  未來綠色能源革命 靠「MIT 氫燃料電池」
氫能發電國家隊!解決台灣半導體業頭痛的「廢氫難題」  未來綠色能源革命 靠「MIT 氫燃料電池」

2022-03-18

雲豹弊案宣判!中興電工老董判6年6月 沒收犯罪所得20億
雲豹弊案宣判!中興電工老董判6年6月 沒收犯罪所得20億

2021-10-21

質疑國民黨釋股變私產  不如查帝寶土地案 追不當黨產  問題恐不在中興電工
質疑國民黨釋股變私產 不如查帝寶土地案 追不當黨產 問題恐不在中興電工

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