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雲林的寵物品牌「臭味滾」,憑藉對寵物無害的清潔用品,成功外銷20幾國,下一站,他們更要做到對環境無害。
這座位在雲林的廠房,裡頭建有可將污染級別控制在每立方米幾個顆粒數的潔淨室,進門前得先穿戴頭套、口罩和鞋套,並經除塵、殺菌方能入內。很難想像,如此高規格的工廠,生產的並非人用食品或藥品,而是來自一家台灣寵物品牌「臭味滾」。
該品牌由現年38歲的艾穎實業創辦人暨董事長夏綾那於2012年創立,除了販售一般常見的貓砂、罐頭和玩具外,它也主打對寵物無害的食器洗滌劑、地板清潔劑、洗衣精等清潔用品。
回憶創立品牌的初衷,夏綾那說,自己最初只是想幫自家患有毛囊蟲病的狗狗解決異味,又礙於當時市面上缺乏對寵物無害的除臭產品,她只好自行上網找資料,並請化工系的朋友協助調製,費時9個多月終於研發出除臭配方。
後來她又發現,原來有除臭需求的寵物主人不在少數,這才將獨門配方拓展成品牌。目前臭味滾以電商為主要渠道,輔以寄賣、代工等模式,將商品銷往澳洲、星、馬、中國等20餘國,年營收已突破億元大關。
然而,在收穫市場認可的同時,她並不因此自滿,反而於去年再砸上千萬投資新產線,並增設潔淨室,全程比照化妝品的生產規格,如今更朝申請「有機認證ECOCERT 」與「B 型企業認證」前進。
自身理念加上市場驅動 她從原料到工廠都要認證
▲夏綾那與丈夫。
「我一直在想,我們在企業經營上有什麼方向可以對社會更好,才慢慢了解到原來有個議題叫ESG。」夏綾那說。
原來,她長期參與治療犬等志工活動,本就關心社會議題,加上她從代工的美國客戶口中得知,2025年後所有包裝材料都必須符合永續條件才能外銷美國,所以決定提前佈局。
攤開臭味滾的ESG藍圖,第一步是取得ECOCERT認證。
「我們的包裝是屬於瓶瓶罐罐嘛,一開始我們連PCR 再生塑膠這樣子的材料都找不到。」夏綾那無奈說。由於台灣的供應鏈不重視ESG,想買到合格的產品並不容易。
最後,她乾脆直接對供應商表示,「你整批都賣我吧,我從原料我就幫你買。」意即她先提供原料給供應商製做,然後再把產品買回來,廠商則從中賺代工費。
然而,翻過一座山,還有另一座山。ECOCERT不只原料和包裝,連工廠都要認證。雖去年剛好遇上疫情,驗證單位無法飛到台灣,他們只能透過視訊跨洋檢驗,但從消毒到生產,每一個環節依舊馬乎不得。
舉例來說,連消毒用的酒精都要請台酒幫忙認證,「一張紙大概就等了快5個月。」夏綾那苦笑。就這樣邊檢驗邊修正,耗時近4個月,直到今年3月底,臭味滾才終於能夠試生產,可見要求有多嚴格。
▲臭味滾的包材到產線都要經過認證。
力求行政無紙化、在地採購 距B型企業只差一哩路
接著,第二步是成為B 型企業。
「B 型企業的文件的認證有一、兩百題,會根據不同的產業、不同的類目下去審視自己的問題。」夏綾那說。
比如,在節能減碳上,他們不僅全廠採用電車,甚至拔除製程中用來增加原物料溶解速度的加熱環節,「加熱用電量會上升,也會增加碳排,所以我們把加熱這個環節盡可能拔掉。」
不僅如此,臭味滾也在行政上力求「無紙化」。一般來說,一位客人從揀貨到收帳就得耗費6、7張紙,但在引進掌上型電腦PDA後,便能直接數位存擋,紙張浪費減少到2張。
「要改變一個習慣真的很難!」夏綾那坦言,要員工一時間改成只能看小螢幕進貨難免會適應不良,一來資訊變少,得去背商品編號,二來對帳時因沒有紙張,也會覺得少了安全感。儘管存在陣痛期,她仍認為這件事非做不可。
除了目前最受重視的永續議題外,夏綾那同樣關注ESG中S所代表的Social。尤其,她一直以來都堅持向雲林在地的廠商購買原料,「我在地採購的範圍基本上就是都在方圓80公里以內,紙箱、瓶器、貼紙,我幾乎的東西都是在地採購。」直到有了ESG的概念,她才發現自己做的叫做「在地採購」,對社區發展有益。
縱使理想豐滿,眼前仍有許多現實在等著她。夏綾那指出,產品升級帶來的高成本,讓他們在國際代工市場上缺乏價格競爭力,她透露,「目前只有20%的客戶認同這件事情,要說服客戶其實蠻辛苦。」
再者,他們也缺乏永續管理的人才,夏綾那坦言,「現在政府規定是營業額20億以上規模的企業才需要開永續書,像我們這種中小企業就算想做,也苦於沒有永續人才。」因此現階段只能由她、丈夫或員工到外面上課,下一階段希望能請永續顧問進到公司。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臭味滾目前已於去年8月取得ECOCERT認證,B型企業則要等明年其碳盤查結果出爐後再送申請,盼能成為首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寵物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