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爭議不斷,反對團體直批四接填海造陸新方案,違反環評程序,並要求協和應改建為再生能源電廠。但今日(6/29)則另有環團和學者召開記者會,宣示支持台電「以油改氣」,舒緩供電缺口、改善地方空污,而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更表示,台電四接案並無違法。環團內部路線之爭,宛如三接衝突再現,引發關注。
「協和油改氣,對基隆健康、生態、財富三好,全台都好!」學者和環團高呼口號,呼籲反四接團體不要無限上綱的反對,阻礙台灣能源轉型進程。
隨著基隆協和火力電廠即將在明年除役,台電在2018年就開始規劃「以氣換油」,將在原址改建、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而因外界質疑填海造陸將衝擊珊瑚礁及海岸生態,台電從2018年至2022年間,三度變更開發計畫,填海造陸面積從1.0版的29.25公頃,縮小至3.0版的14.5公頃,且3.0版更將填海位址在開發範圍內東移400公尺,避開潛堤珊瑚區及大海扇區。
然而反對團體仍不買單,「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及部分環團批評,3.0方案既然重新選定填海位址,就應重啟環評程序及相關調查、重新界定開發範疇,不該再用舊的環評資料闖關,否則就是違法開發。今年5月25日的四接環評會議,遭環團闖入抗議,最終流會。而5月31日基隆市長謝國樑則無預警廢止四接的同意開發函,為四接興建又增添變數。
不過,看在其他環團和學者眼裡,台電目前四接3.0方案,已經在環境保育上釋出最大善意。
▲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在環評程序上,台電並未違法;而《漁業法》授權基隆市的部分,則有法律不明確的問題。
「四接從從1.0版、2.0版到3.0版,已經盡可能把生態衝擊降到最低。」前環保署副署長、環境律師詹順貴在記者會上指出,北部生態保育和中南部空汙都是重要的公共利益,若四接蓋不出來,中南部就要燒更多的媒來發電,而從台電的四接東移方案來看,現在已經是最好的平衡,沒有理由不去支持最新版本。
至於在法律程序上,台電在同一開發海域內,重新選定填海位址,到底需不需要重啟環評程序?
詹順貴說,反四接團體要求重新界定四接3.0的環評開發範疇,這是誤解環評範疇界定會議的功能。他解釋,二階環評的範疇界定,並不是界定開發行為的「範圍」,而是針對特定開發行為,釐清「環境影響因子」,並確定應進一步調查的項目、地點、方法等,「那關鍵是在於說,所選擇調查的地點有沒有代表性。」
詹順貴指出,調查地點是否具代表性,須看環境是否為同一生態系。而以四接選址來說,北部海域其實都是同一海洋的生態系,那一開始所選擇的調查點,就具有代表性,無需重做。此外,台電的環評報告書已經針對固著型、移動型海洋動植物進行調查,「台電其實符合二階環評的規定,並沒有違法的部分。」
至於基隆市府廢止的同意函又是否具法律效力?他進一步說明,現在基隆市廢止的「水產動植物保育區」開發同意函,是根據《漁業法》,但其中僅授予地方政府劃定保育區,不像《國家公園法》、《濕地保育法》、《海岸管理法》等法有明文禁止開發行為。而就算《漁業法》有針對整體漁業資源,得以限制特定事項,但詹順貴說,四接興建是否影響漁業資源管裡,還有待評估,而整體來看,《漁業法》對地方政府的法律授權仍相當不明確。
▲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退休教援謝志誠指出,北東缺電是事實,不應過度仰賴其他電網送電,區域應有能源自主性。
而針對北部缺電問題,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退休教援謝志誠則表示,目前反四接人士,不想面對的是北東電網將有470萬瓩的缺電事實。
他指出,反對四接者提出缺電僅有50萬瓩的數字背後,是因為把北西電網的支援也算了進來,但北西電網自己也有用電成長的問題。
謝志誠以台電資料分析,2025年北西電網用電量965萬瓩,自有電源是1195萬瓩,若北東供電缺口要全數仰賴北西來救,反而導致北西出現240萬瓩的電力缺口,最後又要仰賴南電北送,中部地區減煤時程將延宕,他說,「這個問題是全民要負擔,沒有人會是協和『以氣換油』的局外人!」
而民間另有提議,可以將協和電廠轉為地熱或生質能發電,一步到位轉型為再生能源電廠。
對此,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則說,目前各國都還沒有深層地熱商業運轉的例子,預估大概要到2035年才有機會看到成功案例。而淺層地熱或許有、但量不夠多,難以補足電力缺口。
至於生質能發電,莊秉潔指出,生質能跟燃煤電廠類似,在設施上需要很大空間作為燃料儲存廠,在排放物上也還是含有許多重金屬和氯。相較之下,天然氣沒有重金屬污染,且在液化天然氣(LNG)已是船用燃料的趨勢之下,未來基隆港可以因四接,提供LNG補給,轉型為乾淨船舶的停靠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