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最強碳權概念股,全力布局減碳,不只種樹造林,碳盤查、能源轉型、循環經濟,到非塑產品樣樣來。
台灣的碳費、歐盟的碳邊境稅準備接力起跑,無形的碳排已可真金白銀計價,企業遭遇空前的額外成本壓力,一場「碳風暴」席捲而來。惟國內一家百年傳產老店異軍突起,成為市場討論度最高、台股最紅的「碳權概念股」,它就是台灣造紙龍頭永豐餘集團。
二○二二年底,永豐餘率國內業界之先,在集團內部設立「碳管理事業群」,並找來台灣首任能源局長葉惠青負責操盤進行碳布局。葉惠青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首度揭密永豐餘碳管理事業群的完整架構與布局想法。
「完全不是大家以為的只是種種樹」
碳盤查系統陸續導入全台廠區
「對於『碳』這件事,永豐餘想得很深,完全不是大家以為的只是種種樹。」葉惠青說,以碳盤查為例,它是碳管理的第一步,要減碳,總得先知道排了多少。根據法規,台灣上市櫃公司每年得揭露碳排放量資料,但永豐餘的目標——每個月都要出一份碳排報告。
永豐餘營運長朱承先補充說,碳盤查是件相當費力的工作,但「隨時掌握碳排情況,才能隨時減碳。」於是,永豐餘派出旗下從事系統軟體開發的子公司元信達,開發出碳盤查數位系統,最近已陸續導入永豐餘集團台灣各廠區,接下來集團碳排資料將隨時一目了然,成為永豐餘集團節能減排的一大利器。顯示永豐餘早就集團總動員,嚴陣以待碳管理。
葉惠青說,永豐餘的循環經濟本來就做得很好,「我們在思考,怎麼把這些相關布局整合起來。以國內大型企業集團而言,在公司裡設置一個專屬事業群,統籌『碳』相關布局,這完全是我們自己發想,沒有copy(模仿)。」
面對國內新的碳定價規範、碳權交易市場發展,永豐餘碳管理事業群的成立,是希望搭配旗下兩家公司永餘智能、永豐能源,整合建立一套碳管理的商業模式,未來可協助集團碳排減量、抵換或交易,或申請綠電憑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