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訊》報導,1936年成立的中美製藥,是台灣最老字號的本土藥廠,一路見證產業發展;如今第4代姊弟檔正式接班,勇於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也計畫朝IPO邁進。
「那時候,我語重心長地跟弟弟說,你回來就走不了了,現在想做什麼就去做,環遊世界也行,姊姊先頂著!」中美製藥品牌總監林宜琳形容10年前的場景,相當有張力,不愧是台大戲劇系第1屆的校友。
接棒之路 回到彰化鄉下,心情失落
林宜琳口中的弟弟,就是2022年接下中美製藥董事長的林命權;這家87歲的台灣最老字號的本土藥廠,正式傳承給第4代的姊弟檔。
其實,《財訊》報導指出,林宜琳說這句話的當下,是要告訴當時在美國工作的弟弟,幫忙父親經營中美製藥是重大的承擔,「這種承擔是很劇烈的改變。」差3歲的兩姊弟當年都是台大畢業後再到美國南加大攻讀碩士,林宜琳主修策略公關,林命權則走生化領域,回台灣又到陽明大學取得生化博士學位。兩人都曾在國際級的大企業工作,後來在父親的溫情攻勢下回台承接家業,也都有一段失落期。
「我在北京奧美時,正逢奧運及世博,每個公關案子都至少好幾百萬元人民幣,2010年回來,我爸爸說,我給妳700萬元(台幣)的廣告預算,」林宜琳停頓了一下,接著說:「用1年!」她說自己在北京住在三環的花花世界,週末跟朋友跑趴,「回台灣住在彰化鄉下,我的房間看出去就是稻田。」以前同事都是一起玩的朋友,在台灣的工作夥伴卻是看著她長大的叔叔阿姨。
林命權這時候來了一句:「我的房間在姊姊樓上,窗外也是稻田。」2013年在國際生化儀器公司才剛拿到全球最佳新人獎,但隨即被叫回家幫忙,曾經有的心態落差,跟姊姊其實不相上下。
不過,原本只想回台兩三年就落跑的林宜琳,一待就是12年,林命權也歷練了10年。姊弟檔並肩作戰,扛下傳承重擔,用他們的方式,將中美製藥這塊招牌再次擦亮,並且計畫將家族企業朝IPO(首次公開發行)邁進。
兩姊弟接受專訪時,娓娓道來中美製藥87年商業模式的轉變,其中有家族與客戶情感的連結,也有製藥產業的時代故事。
根據《財訊》報導,1936年日據時代,林命權的曾祖父林金枝,因為中醫師女婿的身分,興起開設「中米藥房」的念頭(當時稱美國為米國),那個年代交通不便,林金枝的業務就是騎著腳踏車一家家地「寄藥包」。後來他透過電台打廣告賣藥,但是因為廣告支出太高,又被中盤商倒帳,林命權的祖父林滄洲於是臨危受命,放棄當年第一銀行經理的職位,回家幫助父親。「我爺爺接班時負債500萬元,等同現在的上億元。」林命權說。
草創時代 沿街送藥包,會員制濫觴
其實中美製藥現在的全名是中美兄弟製藥,林命權解釋,後來要註冊時,中美製藥已經被別人搶先,於是才加上兄弟兩個字,也有夥伴一起打拚的意義在。
《財訊》報導指出,第2代的林滄洲接手公司後,第1件事是拒做廣告,也因為被中盤倒帳的經驗,苦思分散風險之道,最後想出了會員制銷售體系,稱作「會員店」。「爺爺拿著1張地圖和1個圓規,畫出每個商圈各藥局周邊多少範圍,才能再開另1間?」林命權說,此舉涵蓋了區域經營與價格保障兩種概念,林滄洲堅持產品不二價也不允許會員店殺價競爭,藉此保障合作藥局的利潤。
前後40年間,中美製藥的第1代與第2代,無論是騎腳踏車送藥包、廣播賣藥、建立會員制經銷體系,在當時的台灣都是濫觴。尤其會員店的經營更是傳承至今的核心,許多會員店與中美製藥的情誼甚至延續2~3代,2018年林滄洲過世前,還坐著輪椅出席會員店回娘家大會,走完一生。
《財訊》分析,早年,台灣的經濟條件不好,中美製藥第1代賣最好的是環境用藥,殺蟲劑之類;第2代則是因應時代需求,接了很多政府標單,最響亮的產品是「暫停錠」和「海山錠」,前者是響應節育的避孕藥,後者是因應寄生蟲防護計畫的蛔蟲藥。
到了第3代,台灣的生活水平提升,明星藥品反倒變成了便祕藥「便通樂」與減肥輔助藥「優美孅」。其中,便通樂已經是30多年的藥品了,1年仍有2~3億顆的使用量,是全台數一數二用量的健保給付藥品;優美孅則代表著逆轉老品牌的包袱,走向年輕化。
林命權的父親林本源是第3代接班人,當初是被刻意栽培的長子,高中時公司剛搬到現在的彰化廠區,他晚上就睡在倉庫幫忙顧貨,平常也跟林滄洲夫婦跑機關,1977年大學畢業後隨即擔任總經理正式接班。
多元經營 建立品牌,擴大代工合作
《財訊》報導指出,不過,此時大環境已經變了,單靠藥房推薦已不符需求,必須更為多元化經營。於是,林本源做了幾個重大的決策:第1是重新塑造品牌,打進藥妝通路;第2從過去的自製自銷,擴大到代工合作,當年知名的友露安感冒糖漿就是代工一例;第3,1994年開創台灣最早一批連鎖藥局「中美健康世界」,經營了10年後,因藥局端擔心有利益衝突而停止;第4,展開東協等海外市場的開拓。
第3代的商業模式明顯大轉變,傳承到第4代,就更精益求精了。「基本上,我們這一代是從疾病的整體解決方案去思考產品開發設計。」林命權進一步解釋,一個疾病所關注的不是只有產品,而是使用上的全流程,包括患者如何接觸到疾病與藥品訊息、到通路時如何使用,又如治療感冒之餘,還會有提升免疫力的整體需求等等。
《財訊》分析,這一套理念,是姊弟倆從詹志輝顧問所習得的「概念工程」。林宜琳回憶,10年前,媽媽遍尋中部地區企管顧問,希望指導兩姊弟學習企業經營,最後找到詹志輝老師,這一學就將近10年;林宜琳曾突破自我界限攀上海拔6000多公尺的青海崑崙山玉珠峰,也是受到詹老師的鼓勵。
從這件事,就可以想見林本源夫婦是如何苦心栽培兒女,不僅父母子女一家子都是國際童軍,學生時代也讓他們適性培養最強的能力,大學畢業後又技巧性地引導他們在適合的位置,朝接班路途邁進。例如,中美製藥的品牌現在是由林宜琳操刀,正是因為她的戲劇與策略公關背景;林宜琳曾親自下場拍廣告、錄製podcast推廣健康知識,也曾帶領團隊跟消費者近距離訪談,理解市場真正的需求與想法。
《財訊》報導指出,要達到疾病全流程解決方案的目標,可能會牽涉到藥品、保健食品、醫材、相應的服務等等,因此,除了打品牌之外,也傳承了第3代的另一個策略─代工合作。林命權表示,現在的法規要求嚴格,專業分工合作是必然,例如保瑞用不到的藥證授權給中美做,或是友廠幫中美代工眼藥水。
此外,第4代也有自己開創的新局面,比方投資中美生醫,或是協助藥局端的電商經營,也是姊弟倆發展出來的新商模。中美生醫主要是開發植物新藥,技轉自生技中心,已經拿到美國FDA的黑色素瘤臨床試驗許可,2023年將再申請前3大癌症之一的臨床試驗許可。由於植物藥的原料必須有穩定的量和品質,因此近年林命權都在中部跟農民談契作。
未來藍圖 布局東協,5年內IPO
林命權坦言,父執輩給他的任務是把中美製藥帶向百年,永續經營,因此他和姊姊嘗試許多新布局,也把銷售觸角投向星馬泰緬越菲等東協6國,但是「家天下還是有風險,一定要有好的制度去管控」,這也牽涉到中美製藥終於有了IPO的打算。
根據《財訊》報導,中美製藥集團目前營業額大概10億元,也是台灣非處方藥市占率前5名,「現階段,我們需要先做集團內部整合,再把最強的拿出來IPO;這段時間買好的2000坪土地也會規畫新廠,希望兩三年內完成這些項目,3、5年內完成IPO。」
林命權說,舊廠主攻台灣內需、東協為輔,新廠將會走CDMO(委託設計暨製造)模式,設計上符合歐美日的規格,第1階段先做東亞代工,第2階段則以歐美日代工為衝刺目標。
第3代掌門人林本源,於2022年10月辭世,未來的路將由這對姊弟挑大梁,重新定義中美製藥的生命力,回過頭去看,前3代都是夫妻檔經營,到了第4代換成姊弟檔,林命權也是4代中唯一醫藥專科出身,注定是要開創新局闖蕩一番!…(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76期)
延伸閱讀:
3大觀察看懂雷虎暗藏不確定因子!股價表現亮麗,基本面、籌碼面卻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