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消費、超誇張尾牙、超長年假,然後再來個春節過後的「還稅於民」紅包題材……,大概是從2022年第三季後半以來,餐飲類股助漲題材的豐富程度,就像你我最近預約餐廳時聽到的標準答案:滿、滿、滿。
但在這些偶發性利多題材之外,台灣的餐飲產業,其實也悄悄出現了本質上的升級進化。在業內人士的看法中,近來風風火火的餐飲盛世,某種程度更是業者蛻變升級後的成績展現。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從熱到發燙的餐飲業盛況出發,進一步探究背後的產業轉骨底蘊。事實上,自2022年疫情逐漸解封以來,海外業者來台尋找餐飲品牌合作的腳步已經絡繹不絕,他們的接觸對象並非只有指標品牌,更多的是規模有限的中小型業者。產業界人士解讀,這意味著台灣餐飲業的整體環境已受肯定。
再看指標業者的調整動作,疫情期間的埋首練兵,確實也讓這些餐飲A咖們有了更具雄心的企圖。
例如,盤點王品在疫情期間的品牌與分店調整細節,發現鍋類、燒肉成為聚焦所在,王品也告訴我們,這套精心琢磨的戰略,一來為了精準迎合市場胃口,二來,則有「容易複製」的考量,要為接下來的快速展店、甚或攻向海外市場打底練兵。至於瓦城,疫期不裁員之外,薪資水準還能持續穩定攀升,同樣著眼「服務升級」的永續思考。
正向循環正在發生,產業的體質轉變,讓各路資金更相信「餐飲是門好生意」,帶進來的不只資金,更透過管理專業、跨界合作,讓一個小品牌瞬間放大想像,也就再次鋪陳升級機會。
市況正夯,但業者告訴我們的台灣餐飲故事,更是一趟價值提升的精采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