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餐飲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期。
隨著八方雲集、歇腳亭、瓦城等連鎖品牌計畫插旗海外,台灣儼然已經是餐飲文化輸出的新強國。
這些業者是如何趁著疫情練功轉骨,把握疫後商機?
滿、滿、滿⋯⋯!如果你近來有預約餐廳的經驗,大概已經對訂位人員千篇一律「訂位已滿」的標準答案,感到既習慣又厭煩了。
約莫從2022年第三季開始,國內餐飲市場快速加溫,最簡單的例證,是指標連鎖業者的業績數字。2022年第三季,連鎖餐飲龍頭王品集團的單季每股稅後純益超過3.7元,一舉逆轉上半年虧損的窘態;其他如瓦城、八方雲集、豆府、亞洲藏壽司等,無不繳出單季每股賺逾兩元的好成績。
數字背後,不僅有消費者直接感受到的「一位難求」,也不只是資本市場已看見的類股股價火熱表現,「某種程度,這更像是一份成績單。」熟悉國內餐飲業生態、與全台八成連鎖餐飲業有合作的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這麼說。
他所指的,是一份「台灣餐飲業悄悄轉骨」之後,終於迎來罕見盛況的成績單。在疫後報復性消費所引爆的表象背後,這番台灣餐飲新盛世,有著更值得細部探究的產業內涵。
「其實,不只國內消費者急著搶訂位,國外的業者也絡繹不絕來台灣求親啦!」關於國內餐飲業的體質轉變,林剛羽從2022年下半年起,國際業者紛紛來台招商的腳步談起。在他眼中,這是台灣餐飲產業進化升級的一個重要例證。
▲點擊圖片放大
餐飲業拚轉骨
外商來台求親 台商海外狂展店
就在台灣餐廳愈來愈難訂位的同時,2022年11月,在美國德州經營「凱蒂亞洲城」的地產業者來台招商,打算尋找亞洲料理進駐;緊接著,從西雅圖起家,在全美有二十多家拉麵、小籠湯包分店的輝月國際餐飲集團,也打算引進台灣知名手搖飲品牌。美國之外,越南餐飲代理龍頭Golden Gate集團與日本BYO餐飲集團,也在2022年底祕密來台招商,鎖定燒肉、火鍋、麵食與水餃等台灣餐飲品牌,打算代理到海外。
「疫情過後,台灣的餐飲品牌就像是美女,各國業者都積極想來求親。」林剛羽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形容這股台灣餐飲IP(智慧財產權)出海潮。這當中,包括了需求端的天時,也包括了產業優化的地利。
先就需求端來看,造成這股熱潮的原因,是疫情結束後,各國餐飲業者急欲找尋新的餐飲題材,而連年成長的亞洲料理,就成了他們眼中最有潛力的標的。根據市調公司Zion Market Research的資料顯示,到2028年,全球亞洲料理產值將達2310億美元(約新台幣7兆元),從2017年起複合成長率達7.2%,比西式料理的披薩、漢堡、義大利麵要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