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歐洲大客戶7天連發4封追殺令「不減碳就砍單」!300家中小企業深度調查「台灣沒本錢躺平」

歐洲大客戶7天連發4封追殺令「不減碳就砍單」!300家中小企業深度調查「台灣沒本錢躺平」

今周刊編輯團隊

傳產

攝影 蕭芃凱

2022-11-16 10:21

新北市汐止區的大同路旁,頂樓加蓋的鐵皮屋隨處可見,一棟棟紅磚瓦牆的中古公寓成排並列;走上階梯,機器俐落的裁切聲響由遠而近,一家專注於加工製造的台灣典型中小企業畫面浮現眼前。

它,是資本額僅6千萬新台幣、員工數不到200人,主營各類線材研發與製造的新呈工業。

 

時間,回到今年6月24日。

 

當日一早,新呈的多位主管們點開公司電子郵件信箱,發現一封出乎意料的信函。這封主旨為「碳減排計畫」的信函,「寄件人」欄目顯示的名稱讓主管們不敢輕忽——是新呈歐洲客戶的在台分公司。

 

信件中,客戶寫道:「集團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CSR(企業社會責任),每隔幾年就有新的路線圖。集團承諾到2030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此承諾相關,我們要求您發送一些信息,關於您的碳減排計畫,請填寫本文件所附的附錄。」

 

從9月中到23日的短短一周內,新呈客戶總計發出了4封「減碳追殺令」,除了催促新呈加速完成「碳盤查」相關認證,亦要求盡快將官網內容「英文化」。

 

新呈盡可能一一回應客戶要求,但9月26日,這家歐系大廠再度出招,「希望合作夥伴,可以響應2030減碳的目標,亦即在2030年前,範疇一和範疇二應減少50%,範疇三減少15%,請貴司提供2030年的減排目標。」

 

「我們很難達成這個(減少50%)目標。」負責與該客戶溝通的新呈協理李秀媚向本刊表示,目前新呈能向對方承諾的是明年減碳5%。

 

但客戶施予的壓力並未減緩,「大概一、兩個月前,我們已接到他們更明確的『指示』,未來,只要沒做碳盤查、或是淨零轉型速度太慢的供應商,他們就會考慮減少下單、甚至不再下單。」新呈工業總經理陳泳睿說。他隨後補上一句:「好在,這家客戶認為,截至目前我們的碳盤查速度已經算快的了。」

 

「淨零轉型」,或所謂的「碳中和」,是近年資本市場討論熱度相當高的詞彙,近兩年,蘋果、微軟、Google等指標國際企業,接續喊出達成淨零的目標年度。但,大廠要推動減碳,最終勢必會牽動到整個上下游供應鏈,3個月內收到8封歐洲客戶警告信的新呈恐非單一特例。

 

面對大廠來勢洶洶的淨零壓力,台灣的中小企業準備好了嗎?

 

今年9~10月間,《今周刊》與全國中小企業總會、開發金控合作,針對國內中小企業進行減碳議題調查,從最終收到的近300份有效問卷中可發現,中小企業固然多半感受到壓力罩頂,但更大的麻煩是減碳之路困難重重。

 

面對國際減碳法規壓力,為了加速企業減排腳步,日前政府已確立了「碳費先行」政策。而當本刊詢問若未來被課徵碳費,是否擔心將衝擊事業發展?高達7成的中小企業表示「擔心」。

 

在具體行動層面上,當問及業者各自在推動淨零轉型上已有的相關作為時,回答「還沒有相關作為」的比重近4成,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儘管普遍憂慮國際壓力、未來碳費上路的衝擊,但在具體行動上仍顯消極。

 

「再等下去,我們就沒有競爭力了。」國際指標碳盤查認證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觀察,考量到台灣的「電力排碳係數」遠高於多數先進國家,甚至跟中國不相上下,這代表什麼?「你必須省更多電,才能達到跟其他國家一樣的減排效果!」言下之意,在淨零的「立足點」不平等之下,台灣的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躺平」的本錢。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今周刊APP》

 

川普對台灣半導體的認知並非實情。全世界半導體技術源於美國,英特爾是要角。川普希望台積電救英特爾,一直說英特爾是偉大的公司,這話在過去是事實,但經過新一輪晶圓代工技術的競賽,英特爾已露敗象。英特爾極盛時,股價、市值都贏台積電;當英特爾市值直逼三千億美元時,台積電市值還不到二千億美元。如今,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市值突破一兆美元,英特爾最慘時,市值一度僅台積電十幾分之一,怎麼看也不是偉大公司。

 

韓國的三星也是如此。三星的市值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台積電可望其項背,但近年三星晶圓代工技術遠遠落後台積電,它最強大的記憶體晶片技術被中國盜走,面臨長江存儲、中芯挑戰。另一方面,在AI運用的HBM(高頻寬記憶體)競賽,三星輸給SK海力士,三星股價從八.八八萬韓元跌到四.九九萬韓元,市值剩下二六○○億美元左右,大約是台積電的四分之一。

 

台積電經過一番競爭,終於登上全球晶圓代工的王牌寶座,市值在全球前十大行列,人口二三○○萬的台灣能孕育市值上兆美元的世界級企業,實在難能可貴。台積電憑技術優勢,把自己推到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頂峰,但壓力也隨之浮現。今年台積電最大的風險不是來自業績,而是政治,特別是來自川普團隊的壓力。

 

一直以來,台灣的企業界都抱持「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的態度。從一九九○年代開始,很多台灣企業西進中國,大家都說政治暫拋一邊,兩岸經濟共好。問題是,企業生存必定受政治影響。也許台積電始終堅持技術本位,但隨著企業壯大,地緣政治角力終究還是把台積電推到了政治的風口浪尖。

 

前幾年,台積電意識到政治風險,開始招募政治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專家。這次川普把對台灣晶片的壓力搬上枱面,這不單是台積電的問題,也是台灣政府的問題。不過,若能度過這一道險關,台積電將真正成為世界級的指標企業。

 

去年台積電股價從五九三元漲到一○七五元,漲幅逾八一%。台積電的大漲,帶動台股去年加權指數上漲二八.四%,在全球股市排行榜位居第二。若扣除台積電對指數的貢獻,去年台股會是下跌二.三%。

 

從業績來看,台積電從二○二○年開始蛻變。這一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居家上班帶動一波數位轉型浪潮,台積電營收從前一年的一兆元跳升到一.三三兆元,淨利從三四五三億跳升到五一七九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十九.九七元。這一年它帶領台股翻越三十年攀不上的一二六八二點天險,確立了護國神山地位。

 

到了二二年,台積電創下台灣企業史上首見的上兆元淨利, EPS三十九.二元。二三年受美國暴力升息影響,台積電業績回落,淨利八三八五億元,EPS降為三十二.三四元。二四年自結全年營收二.八九兆元,稅後淨利一.一七兆元,EPS四十五.二五元。

 

以台積電的成長軌跡,今年EPS很可能介於五十五至六十元區間,以EPS六十元、本益比二十倍計算,目標價一二○○元。從基本面看,台積電問題不大,考驗在政治層面,這也是今年台股最大變數。從二○年以來,台積電就是台股中樞,其漲跌決定了台股方向,在政治衝擊下,台積電基本面是下限支撐,但政治變數很可能是天花板,這麼一來,若以台積電EPS五十五元、本益比二十倍來估算,股價一一○○元。

 

台積電有好的基本面為底,但地緣角力、川普變數在上空盤旋,這恐怕也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化解,因而形成「上有鍋蓋,下有鐵板」的情況。今年台積電領航台股的角色會有所變化,它騰出來的空間,將由各個產業族群補上,例如,最近川普揚言對全世界鋼鐵、鋁製品課關稅,中鋼股價一度漲停板,大成鋼與大國鋼股價紛紛大漲。鋼鐵股是被中國過剩產能打趴的產業,這回川普祭出關稅,有抑制中國鋼品傾銷的效果,對恢復產業秩序是一大助力。另外,俄烏戰爭有和解曙光,一旦俄烏戰爭停火,產業將享龐大的重建商機,例如熬了很久的台泥最近終於站上年線,國內最大不鏽鋼廠允強也因為土耳其有廠,股價大漲,這都使得股市投資更多元。

 

對台積電來說,今年的要緊事是應對川普。川普可能要求台積電擴大投資美國。考慮到軟體銀行的孫正義承諾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台積電提出的投資金額恐怕不能少於這個水準。投資美國可能是一個既定方向,在這個大前提下,台積電應該邀請川普來參觀亞利桑那廠,告訴川普,這是應他要求來美國設廠的。

 

川普對產業的認知還停留在一九八○、九○年代,也許台積電或台灣政府官方應提供美國專業報告,像麥肯錫或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出具的專業報告,讓川普團隊知道,台灣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助力,絕非偷竊技術或搶走晶片生意的競爭者,眾多美國科技大廠的高毛利率都仰賴台積電代工晶片,台積電與美國是共生關係。修好美國學分,是今年台積電的首要功課。

延伸閱讀
00878配息0.51元、年化配息率9%「這天除息」!女兒高一存20張,她不選市值型ETF:享受餵養成就感
00878配息0.51元、年化配息率9%「這天除息」!女兒高一存20張,她不選市值型ETF:享受餵養成就感

2024-05-15

「台新新光金控」誕生!新光金1股換0.6022台新金,資產躍金控第4大、上市公司前20名
「台新新光金控」誕生!新光金1股換0.6022台新金,資產躍金控第4大、上市公司前20名

2024-08-22

搶進新光金的失望了?一度跌逾6%爆近百萬張量、台新金一路紅!中信金若出招,股價怎麼走?
搶進新光金的失望了?一度跌逾6%爆近百萬張量、台新金一路紅!中信金若出招,股價怎麼走?

2024-08-23

台新金、新光金各自爬山歷史這一刻,大哥吳東進沒現身…吳東亮:和他常見面溝通無虞「峰頂再近一步」
台新金、新光金各自爬山歷史這一刻,大哥吳東進沒現身…吳東亮:和他常見面溝通無虞「峰頂再近一步」

2024-08-22

新光金1: 0.6022台新金,會不敵中信金公開收購價?台新金:他們是彩虹摸不到「我們是桌上牛排」
新光金1: 0.6022台新金,會不敵中信金公開收購價?台新金:他們是彩虹摸不到「我們是桌上牛排」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