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去富士康總部才見識什麼叫做工廠!前遠航總座李承仲的台商觀察:那天我們領教了鴻海式的嚴格管理

去富士康總部才見識什麼叫做工廠!前遠航總座李承仲的台商觀察:那天我們領教了鴻海式的嚴格管理
圖片僅示意

李承仲

傳產

shutterstock

2022-10-27 16:20

2003-2004 年,經歷過 SARS 風暴後,人類的生活逐漸回到正軌,而我也繼續在第一線衝鋒陷陣。轄下所負責長榮華南地區的業務,範圍廣大。單單所在的廣東省,面積超過17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4倍大,而人口更高達1億2千多萬,相較之下,台灣人口約莫就是這個數字的零頭。

 

整個廣東省有 21 個地級行政區,122 個縣級行政區,若論到鄉級行政區更有 1611 個,就是說就算全年無休每天都拜訪一個鄉,也要4年才跑得完。我在廣東服務台商,2年期間當然也無法所有鄉鎮走透透,但是所有主要台商駐點工業區肯定都去過,只要有台商開公司的據點也盡量都去拜訪。

 

那時候我們通常兩人一組,我會事先與公司的同仁聯絡好台商,規劃好行程,可能是上午在辦公室開會,下午出發,有時候順著路線一路拜訪不同城市,在據點附近過夜,更多時候還是一日來回,包括可能當晚跟客戶吃完應酬飯局,已經深夜,依然連夜開回廣州,第2天一早一樣準時上班。我們無法外宿,那樣的話成本太高,當省則省。

 

一般來說,由同仁(主要是在地人)開車,當時代步車是第一代的 HONDA ODDESY,一缸汽油大概70公升,可跑大約4、500公里,每次去拜會客戶,一天大約會跑兩缸汽油,往返8、900公里算是稀鬆平常的。

 

每天風塵僕僕,穿梭在廣東省的各大小鄉鎮拜會台商,介紹長榮航空及貨運有哪些服務,跟廠商簽訂大客戶合約;而台商總是好客的,特別是看到有台灣來的朋友來訪,吃飯宴席是免不了的,也因此每天上山下海的同時,也吃了不同的山珍海味,廣東省是中國著名的美食大省,我們服務台商的同時,也等於上了一堂又一堂的美食課。

 

那年代,正是大陸沿海經濟起飛,而台灣本土廠商早已紛紛西進駐點設廠,需要拜訪的台商非常多,其中一定要去造訪的,自然是台灣首富郭台銘先生的工廠。

 

說是廠房,當然不會只是一家工廠,郭台銘董事長的富士康總部,是一整個園區,那園區多大呢?光從大門口要開車到會議室所在的主建物,可能就需要將近半小時。

 

鴻海富士康總部位在深圳榮華,那天我們與財務部門的高階主管洽簽里程酬賓累計合約,換句話就是搭乘長榮航空的航班,除了給富士康員工優惠機票價格,搭乘的里程數也可以累積,轉換成免費機票。富士康員工超過20萬人,雖然大部分是在地勞工,但相對的,派駐的台幹自然也不少。

 

我們之前已經拜會過很多廣東省的工業區,但當來到富士康總部才知道什麼叫做工廠,車來到大門口登記,警衛蠻兇的,非常嚴格要求進廠房後車子時速不准超過五公里。這時開車的司機就抱怨,不超過五公里?這怎麼開啊!我就告訴他,反正你車子啟動後,就不要踩油門,讓引擎自然的運轉,那樣就大約時速5公里,就這樣我們小心謹慎將車開進園區,也準時與對方見面。

 

那天我們也領教了所謂鴻海式的嚴格管理,那時候大陸正在拚經濟,所以人人都全力以赴,郭董的管理風格令我聯想到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他的名言:「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也就是不講求民主討論而是完全貫徹領導人的意志,總之上頭一個命令,下頭就是使命必達。而員工也都願意遵守,當時全體20多萬人就是採取軍事化效率方式來管理,在當時大環境的氛圍下,就像是執行公司的必要之惡,雖然是殘酷,卻是必須的。

 

好比我們那天跟財務部最高主管談完公事,依禮數我們邀請對方一起用餐,應當由我方請客招待,但那位主管搖搖手說還是我邀請你們就在廠房用餐,因為他們不接受廠商招待、而且他工作很忙也不克應酬。那我只好退而求其次,邀請他休假時,來一場私人高爾夫球敘吧?對方也當場婉拒,後來得知,原來當時的富士康有個規定,特別是一定位階以上的主管或幹部,就算休假也必須處在「待命狀態」,就是如同以前服兵役時「在營休假」的概念,照規定若接到緊急通知,不論當時人在那裡,必須一小時內到達指定會議地點,沒能準時與會者,最重的處分就是開除。

 

這樣嚴格管理的模式我們算見識到了,不過也必須說,那天變成我們受邀在廠房內用餐,員工餐點菜色豐富,還真不輸廣東各地的美味。

 

 

◎ 台商們的 2004

 

那些年我們在廣東省服務台商時,雖然兩岸關係緊張,但台商其實在大陸還是很被看重的,一來有商務經驗、二來有管理制度,並且當時大陸很需要由台灣引進的相關觀念和技術。

 

曾經何時,台商地位早已大不如前,在本書撰寫期間,早已有大批台商返台,且許多算是鎩羽而歸,尤有甚者,有很多經商失利的台商,滯留大陸形成所謂的台流,其前後的反差,實在令人不禁唏噓。而其實早先在 2004 年我拜訪台商時,就已經約略看出端倪了。

 

那時候在廣東,像富士康這樣大規模的廠房算是少數,大部分來廣東發展的還是中小企業主,他們搭著兩岸貿易趨勢進來賺錢,但趨勢一改變受創最大的也是他們。

 

早期還算是台商的黃金時期,遍地商機,台商各個口袋都是麥克麥克,出手闊綽。基本上,我每次拜訪台商,亦不能免俗,晚上不只是要參加宴席喝幾杯,並且還得跑第2攤,走走夜總會,不論是卡拉 OK 或酒吧,我們總是得捧個場,去認識新的朋友,每次都以隔天一早要開會必須趕回公司為由,先行離開。不然,真的不知道如何擺脫這些盛情難卻的台商。

 

初次見識廣東的宴客文化,我還不懂在地風俗(其實是台商帶起的風俗),當客戶約說晚上聚餐,照例就由我們作東安排,由我們負責訂餐廳包廂,算一算,我和同事兩人加上客戶那邊有3位老闆,總共5個座位,為求舒適,我們還訂了10人的包廂,結果還好有訂大一點包廂,因為對方最後一共來了6位。

 

後來才知道台商有所謂「帶便當」的說法,也就是,晚上招待台商,不能只算一個人,而是要算兩個人,因為台商一定會攜伴,至於那個伴是誰,我們就不多追問了。

 

更深入了解也才知道,在這裡的台商,大部分都遠離自己的家人,台海相隔,一方面孤單,一方面也受到其他台商影響,人人在此找伴已經是成為約定俗成的風氣,甚至在鄉下地方已經形成包場概念,就是所謂的「包二奶」,但也不算真正住一起的伴侶,就是指定某某小姐就是「我的」,這樣的概念。更細部的生活方式在此就不探究,總之,我們在廣東招待台商,就是要有乘以二的概念及預算。

 

而我們也真正見識到這裡真的是夜夜笙歌,由台商所帶起,而在地陸商也隨之跟進,後來改變整個地方的在地文化,越是偏遠的鄉鎮地區,吃飯的時間越早。下午5點半就開始吃飯,而六點半就急著結束離開,因為要趕下一攤「唱歌」,並且要「選妃」,因為晚了,就挑不到了。有趣的是,當地台商在日積月累的應酬中,逐漸形成一種「集資分攤制度」,匯編成「小組」,每組由不同中小企業老闆組成,人數7到10人,區分誰負責周一誰負責周二……總之,一周7天每天都有人「輪值」,另外還有3人「候補待命」,所謂輪值就是今天假定 A 公司有朋友來訪,晚上用餐大家一起做陪,看今天星期幾,就由那個輪值的人買單,輪值的那個人剛好出差不在,就由候補頂替,就是說每晚由誰付錢都已經規定好了。

 

集資分攤制度的好處是,說好誰付錢了,大家結帳時就不需要再推來推去或演一場很虛假搶付帳的戲碼。另外,一個月若應酬2、30天,一個人只需付4次的錢,經濟上似乎也比較划算。

 

然而就算一個月只付4次,但一次要付整桌10幾個人的餐費,那費用也著實不低,台商就算有賺錢,也經不起這樣月月燒錢。大陸溫州人集資買房炒樓,台商集資應酬消費,彼此間消長的結果,差距很快地就呈現出來。尤其是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大陸的中小型台商真的就逐漸的沒落了!

 

其實我能了解,某些台商這樣紙醉金迷的心態,其實根本看不到未來。甚至很多台商自己也知道未來發展有限,但卻不知如何是好;想回台灣,卻發現時不我予,無顏見江東父老。乾脆就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方式過日子,這樣逃避的鴕鳥心態,也是充滿了深層的無奈。

 

如此糜爛以及消極的台商夜生活,初期台商還風光的時候,尚有好日子可過,等陸企逐漸摸透台商的經營祕訣以及抓住產品關鍵技術,台商的時代就宣告結束了。這也算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時代悲哀,而我就在第一現場每天目睹著這樣的事情不斷重複的發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作者簡介_李承仲

全台灣唯一同時具備航空、飯店、旅行社實務運作,並且都擔任過領導者的跨領域專家

現任:兌為澤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淡江大學國際觀光系專技副教授、醒吾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專技副教授、中國科技大學企管系專技助理教授、台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中華民國餐飲人力協會理事、中華國際觀光協會理事、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常務監事、台灣觀光發展協會理事、中華美亞協會監事

本文摘自布克文化出版《境隨心轉,C’est la vie

延伸閱讀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