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排名前三,擁歐美戶外品牌代工產線,新舊傳承走過三代交棒,光隆實業董座詹賀博年僅四十五歲,接班九年,靠著靈活科技策略,誓言今年再拚營運新高峰。
「我們今年接單情況相當樂觀,預估年營收應該至少有三○%的年成長,以現在產能來說已經全滿,但還有擴充產能一○%到十五%的計畫,」說這句話的是今年四十五歲、有著「科技腦」的台灣前三大羽絨廠光隆實業董事長詹賀博。
儘管光隆所有生產重心都在越南,卻順利克服去年第三季以來當地封城的衝擊,二○二一年營收僅小幅滑落五%,但因處分大陸資產,獲利年成長約五成。今年更擺脫疫情陰霾,第一季淡季不淡,在成衣事業部第一季成長超過七五%的帶動下,合併營收二十一.一億元,稅後淨利一.四五億元,均創同期歷史新高。
能快速止跌並逆勢成長的關鍵,和詹賀博接班九年來導入的數位轉型有關。曾在光寶集團旗下的建興電子歷練,他三十歲回到光隆、一三年以第三代之姿接下董事長後,大膽用科技產業思惟幫助光隆調體質。他接班前,光隆EPS僅一、二元,接班後,則大幅拉升至四至五元。
「導入科技應用沒有什麼偉大的想法,就是比較省錢!」詹賀博不諱言,過去紡織業想提升產能,想的是建廠擴廠,用大筆的資本支出提升產能,實際上只要導入科技就能在既有狀態下有效提升,「我花了整整五年做這件事,但今年才開始有明顯效益。」
疫情是威脅也是機會
疫情對光隆來說,是威脅,也是機會。詹賀博透露,每年第三季是紡織業開發隔年樣品的重要時間點,偏偏去年遇上越南封城,「除了生產、出貨有困難,樣品要怎麼交出來也是一大挑戰。」
這時,光隆在一七年新成立、由十個工程師組成的「製造科技部」就發揮作用,在越南廠停工期間,把既有在越南的樣品製作、排版、裁切等作業,一併透過雲端系統上傳,並啟動位於宜蘭的樣品室接手,兩地的樣品室快速交接工作,才沒有耽誤樣品的交期。不僅如此,詹賀博把數位轉型應用在光隆的生產製造上,多年來更早有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