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氫能發電國家隊!解決台灣半導體業頭痛的「廢氫難題」  未來綠色能源革命 靠「MIT 氫燃料電池」

氫能發電國家隊!解決台灣半導體業頭痛的「廢氫難題」  未來綠色能源革命 靠「MIT 氫燃料電池」

洪災、乾旱、森林大火,極端氣候已是全球正面臨最嚴峻考驗,為減緩暖化速度,各國紛紛提出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其中發展「氫能源」更是未來綠色革命關鍵角色之一,而台灣又在這場能源戰役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協助解決工業餘氫

轉換發電再利用

 

在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趨勢下,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如何並進,由工研院綠能所氫能與燃料電池計畫研究團隊串聯台灣產業「隱形冠軍」,研發設計出「台灣首創智慧化系統組裝氫燃料電池」,氫氣發電再利用,轉換為工業燃料,解決工業大廠製程中的「廢氫痛點」!

 

工研院綠能所氫能與燃料電池計畫經理李鈞函強調,「台灣每年產生大量工業餘氫,如何有效地利用氫燃料電池,將工業副產品廢氫回收再發電,是我們研發團隊鎖定的目標」。根據最新研究統計,台灣工業餘氫量一年有60億立方米,如果能將工業餘氫全數作為發電使用,預估發電總量將達到413萬瓩,相當於4部核能機組量能,是相當可觀的發電效能。

 

台灣產業中像是半導體業、石化業等製程會產生大量廢氫,法規禁止隨意排放,李鈞函表示「大部分工業餘氫處理方法加入天然氣燃燒,最令人擔心的是產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汙染疑慮。」除了汙染之外,工業餘氫去化需耗費天然氣成本、全球產業趨勢走向零碳排供應鏈等問題,這將是國內廠商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氫燃料電池成為工業廢氫解方,將氫氣妥善利用,利用氫燃料電池將氫氣搭配空氣產生電力,是一種非常乾淨的能源,提供給半導體、石化、光電等產業落實應用,是零碳排解決方案。

 

工研院氫燃料電池團隊與產氫業者碧氫科技合作,實際將氫燃料電池應用於廠區發電使用,碧氫科技經理高玉玲提到,「利用產氫裝置生產出氫氣,搭配燃料電池發出來的電可作為工廠廠內照明使用,而生產出附加熱水能充分應用於模具洗滌,冬天時轉成熱風作為廠內供暖設備,整體使用效率更高達83%以上,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能源展示!」

 

經濟部引領國家重要產業發展與能源轉型目標,由能源局補助工研院綠能所成立氫燃料電池研究團隊,與技術處推動技術落實電動車應用,同時輔導研發團隊走向新創,攜手打造出「台灣首創智慧化系統組裝氫燃料電池」新創產業,為台灣及全球環境永續注入新量能,搶攻綠色能源開發市場!

 

全球在2050年為達到淨零碳排目標,發展氫能是重要選項之一,李鈞函提到,「氫燃料電池是非常環保且潔淨的能源,氫氣再加上空氣中的氧,進行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跟水,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汙染,」產電過程零碳排放,更不會造成空氣汙染,「氫能」是未來綠色能源發展指標!

 

 

經濟部計畫

研發、新創、產業化資源導入

 

工研院綠能所氫燃料電池研發團隊,以能源局計畫長期支持之研發成果,組建氫瘋雙俠新創團隊參與經濟部技術處「TREE科專事業化生態系建置計畫」,提供新創輔導資源,透過系統化、實戰課程演練,市場對接等,加速產品商品化,積極爭取國外創投與企業投資,讓新創團隊順利與國際市場接軌。

 

更與捷克進行A+國際創新研發合作計畫,攜手台灣廠商與捷克科學院進行交流合作,開發高續航力燃料電池、智慧製造自動組裝系統,降低製造成本,經由國際合作為研發注入新能量,加速成果事業化與導入產業應用。

 

攜手台灣金屬沖壓廠技術

打造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

 

帶動台灣國內長期氫燃料電池的應用,工研院綠能所氫燃料電池技術串聯國內大廠:禾新、揚志及碳能,共組產業研發聯盟,打造出台灣首創智慧化系統組裝氫燃料電池,從建立到設計到組裝全是MIT台灣製造,全速搶攻國際市場。

 

工研院綠能所研發製造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在於「金屬雙極板」,相較國際上大部分廠商所採用仍為「石墨雙極板」,體積大、成本高、氣密性也受影響,而金屬雙極板可快速沖壓製造,體積輕薄、氣密性更佳等優勢。

 

台灣金屬加工業厲害的沖壓技術,1秒鐘製造出20片以上的金屬雙極板,以及國內系統整合能力,這就是台灣廠商優勢,帶動國產化新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首創智慧組裝系統,李鈞函表示「過去組裝氫燃料電池手法是一片一片堆疊,當其中一片電池性能故障時,需要把所有電池拆裝,是相當地耗時耗工。」由工研院綠能所打造出智慧製造產線,將單電池模組化,透過堆疊組裝技術組裝出高品質燃料電池,日後維修時可快速抽換單電池,降低維修時間與成本。

 

製造出更低成本的燃料電池系統,高性價比氫燃料電池年產量達500組以上,具備市場競爭力,讓MIT氫燃料電池占世界一席之地!

 

金屬雙極板。

 

佈局車用市場

新興綠能產業指標

 

「目前氫燃料電池主要應用於備用電力市場,偏遠地區受災遭遇斷電,需要緊急電力,氫燃料電池就是很好的發電系統。」李鈞函分享台灣氫燃料電池應用現況以備用電力最為普及,中長期規劃擴大佈局至醫院、飯店等熱電共生需求場域,更是未來新興綠能產業鏈的重要指標。

 

除了備用電力市場之外,未來更規劃應用於「電動車市場」,李鈞函提到,「目前特斯拉、各大國際車廠都已在市面上推出電動車,但電動車面臨充電時間長、續航力短等衍生問題,相信氫燃料電池在未來更具競爭力。」鎖定氫燃料電池具備充電時間短、相較鋰電池體積小、輕薄等優勢,未來佈局鎖定高續航力車用市場上。

 

工研院綠能所氫燃料電池團隊研發計畫,持續開發高續航力的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更預計應用於大型載具上,李鈞函自信地說,「期盼在氫燃料電池技術發展下,攜手台灣產業隱形冠軍,帶領氫燃料電池產業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技術特色
 

  1. 金屬雙極板電池組  金屬雙極板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關鍵元件,具備高導電性、抗腐蝕性、氣密性高、質輕且成本降低,2019年攜手台灣廠商與捷克科學院、廠商合作共組研發聯盟,開發應用高性能、低成本觸媒,運轉實證6千小時達國際水準。
     
  2. 燃料電池智慧組裝系統   國內首創智慧組裝系統技術,相較過去電池組裝是一片片堆疊,萬一電池性能故障需全部拆除更換元件,相當耗時耗工,智慧組裝系統透過機器手臂將電池堆疊組裝,自動組成一個單電池模組,以確保組裝精度與氣密性,若單電池損壞,僅需抽換新的單電池,省下維修時間與成本。
     
  3. 4個國家8大專利  專利佈局於台灣、美國、日本、中國,並獲得《燃料電池之模組化結構》、《雙極板製造方法》、《混合氣的回收系統及回收方法》等8大專利。
     
  4. 5大特色 低成本、使用年限長、 智 慧 組裝系統、智慧控制、輕量化特性。

 

成功心法

 

燃料電池橫跨機械、化工、材料以及電子電機等四大領域,門檻很高且需跨領域整合,團隊透過不斷地來回溝通與協調,調整研發方向,參考過去累積的許多經驗,並參考國際知名大廠做法,順利縮短開發時程,讓氫燃料電池能快速應用於市場。

 

為了提高電池組性能與散熱,發展出3D流道設計概念等特色。氫燃料電池初期著力於工業餘氫去化相關應用,讓企業對氫燃料電池更有信心,藉由長時間研發與示範,也讓民眾更加熟悉氫燃料電池相關應用。

 

投入氫燃料電池研發將近十個年頭,整合國內金屬沖壓、馬達廠商,成功研發各項專利,提高氫燃料電池效率,關鍵更在於讓製作成本持續下降,讓氫燃料電池能在市場上普及。目前應用於工業餘氫、緊急發電機組,未來規劃擴大布局至家用熱電共生系統,期許帶領台灣氫燃料電池產業技術,在國際上站穩腳步。

 

 

【法人科專成果表揚】

經濟部技術處推動我國產業技術研發與創新,規劃執行科技專案,整合法人研究機構、產業界與學術界能量,研發前瞻且具產業應用潛力之技術,促進新興產業發展與產業升級轉型。

技術處為表彰對國內經濟和產業貢獻卓越者,特辦理『法人科專成果表揚』,設置「績優技轉獎」、「創業潛力獎」、「科專有感科技獎」、及「優良計畫獎」等獎項,藉此鼓勵法人更勇於開發具前瞻性、關鍵性及跨領域之產業技術,將研發成果多元移轉落實於產業,提升產業創新效益。

延伸閱讀
台積電、特斯拉搶進的這電池技術 鴻海也要進軍了! 原來是印尼找上門 因為有「這」全球最大礦藏
台積電、特斯拉搶進的這電池技術 鴻海也要進軍了! 原來是印尼找上門 因為有「這」全球最大礦藏

2022-01-21

ESG投資布局》電池材料隨電動車起飛,這三家台廠供應商前景看好
ESG投資布局》電池材料隨電動車起飛,這三家台廠供應商前景看好

2022-01-20

儲存離岸能源多餘電力,荷蘭新創研發「海底電池」
儲存離岸能源多餘電力,荷蘭新創研發「海底電池」

2022-01-13

得電池者贏天下!中信電池及儲能ETF上市「強池奪鋰」
得電池者贏天下!中信電池及儲能ETF上市「強池奪鋰」

2022-01-05

ESG投資布局》中國電池廠影響力持續擴大!韓媒:特斯拉電動車電池新訂單陸廠全包
ESG投資布局》中國電池廠影響力持續擴大!韓媒:特斯拉電動車電池新訂單陸廠全包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