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營收、獲利數字,接連寫下中鋼建廠五十年來新高紀錄。
在最旺時刻,董事長翁朝棟如何接著替中鋼打造出突破景氣循環的競爭力?
二○二一年營收四六八三億元、年成長近四九%,前十一月自結獲利近七八五億元、每股稅前盈餘近五元,年成長三五六八一%!中鋼近期交出的營收、獲利數字,雙雙改寫建廠五十年來新高,上看八%的殖利率,也讓逾百萬股民大軍很有感。
但在中鋼董事長翁朝棟的眼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年,並非熱到發燙的二一年;這位親身見證中鋼過去四十年發展史的鋼鐵老將坦言:「最有成就感的,反而是我們面臨最嚴峻挑戰的二○二○年。」
「去年會好到這地步,不是我預期的,」翁朝棟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解釋,前年因美中貿易戰、疫情雙重夾擊,嚴重影響用鋼需求,「曾連續虧損八個月啊!」然而,他在最苦的時候,卻勇敢嘗試進行各種變革,帶領中鋼轉虧為盈。
危機就是轉機,翁朝棟完美演繹這句老話,回顧這段低谷到山峰,他說:「要抓住這機會,才能站在浪頭上。」
談鋼鐵盤價制度
逐步採月盤 貼近市場行情
翁朝棟所謂的「站在浪頭」,當然不只是二一年的火熱成績而已,更在於,他期待透過這趟變革,未來的中鋼能突破鋼鐵業受制於景氣循環的產業宿命。
把行之有年的鋼鐵盤價制度從季盤逐步改為月盤,是他在危機中,重新定義中鋼的第一個關鍵策略。
原來,中鋼過去從建廠以來,就依據當時世界鋼鐵王國日本的制度採季盤,但近年中國早已取代日本的世界鋼鐵王國地位,「中國開月盤,我還在開季盤,跟不上,一定要改變。」翁朝棟觀察,世界鋼鐵價格的波動樣態早已改變,「不再是過去長時間才有大變動的格局,而是隨時有變化。」價格改月盤的好處是更貼近市場,跟國際行情一致,該漲就漲、該跌就跌。
聽來合情合理,實際要改變卻沒那麼簡單。單就鋼品而言,中鋼就有一千多項,盤價制度改變不只涉及入單、生產排程等規畫,更關鍵的是許多客戶都希望採季盤,讓反應價格波動的時間拉長,對自己比較有保障,「客戶都希望風險由你——中鋼承受。」他直言改變之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