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司經營團隊頻繁異動?」今年8月的大同公司股東會上,一位小股東提此一問。
他並非存心找碴。如果算到今天,大同去年10月股東臨時會選出的6席一般董事,已經只剩一席未變;若計算大同與旗下4家重要子公司的核心人事異動,盤點下來,1年之間,總計變動了逾40次。這個數字當然會引發股東關心,也在台灣公司治理寫下一筆。
數字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暗潮,是否影響公司營運?對公司治理又能帶來什麼啟發?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拆解大同去年變天以來的內部摩擦,以及這家百年企業的下一步展望。
10月以來,內部的整頓動作堪稱驚心動魄,林郭文艷的榮譽董事長頭銜被拔掉了,林郭推舉的獨立董事隨後請辭轉赴子公司⋯⋯。這些被外界看來像是「大股東清理戰場」的動作,如果回頭追溯,去年一度對外喊出「和諧共治」的大同團隊,大半年來確實存在內部矛盾,並且一度向上升級。
接下來的問題有兩個。首先,1年前說好的「共治」,為何走到今天形同破局?對此,我們請學界專家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點評。至於第2個問題,整頓至今,大同的下一步究竟會往哪裡走?我們取得了大同大股東王光祥,以及大同重要子公司精英董事長鍾依文的說法,也有第一手的答案。其中,王光祥對我們表示:「集團的人事算是穩定了⋯⋯大家應該可以期待!」
對於一家台灣少見的百年企業,大同能否重返當年榮光,確實不只是大同股東的期待而已。就像大同總經理何春盛對我們所說:「讓百年大同重新站起來,是社會的期待,我們天天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