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為台灣農業、畜牧業大縣,缺乏工商、科技業等吸引人才誘因,在少子化趨勢下,雲林縣面臨嚴峻的人口外流、老化問題,去年雲林縣65歲以上人口比例占比19.1%,僅低於鄰近的嘉義縣(20.34%)。
為了吸引青年(農)返鄉,雲林縣配合中央地方創生政策積極提案;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口湖台灣鯛」是雲林縣通過的第1案地方創生。口湖鄉有近半人口為一級產業,過去養殖漁業都依賴人工,費時費力且魚塭佔地面積廣大,耗費大量用水。
但在政策輔導下,台灣鯛業者建置「智能魚池」,原本傳統魚塭1公頃可以產出5萬台斤的台灣鯛,但在「智能魚池」技術加持下,45坪魚塭就可以有同樣的產出,幾乎是原來的67倍,而且每池魚塭省下超過9成用水,且魚肉提高到生魚片等級;魚塭也可搭配太陽能板發展魚電共生,期待相關產業未來能成為青年返鄉誘因。
去年雲林縣提出9案地方創生,其中有7鄉鎮,口湖、古坑、土庫、麥寮、褒忠、莿桐、大埤通過,核定金額達3.4億,今年也持續輔導崙背、水林地方創生案。
雲林做為農業大縣,張麗善以「台灣的廚房」形容雲林縣農業對台灣的重要性,目前雲林葉菜產量占全國產量1/3,稻米、養豬頭數則為全國第一,2019年中國非洲豬瘟盛行期間,雲林縣府率先禁止廚餘養豬,守下第一道防線。
張麗善指出,目前雲林境內人口近半為農業人口,但農業附加價值低,影響居民收入,為了提高農業產值、翻轉雲林印象,雲林縣府推出「雲林良品」、「雲饗豬」等在地品牌,並與全聯等通路商合作,希望能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
身為農業大縣首長,張麗善觀察,農產品常因為產量過多面臨價格暴跌,但以鳳梨為例,農民從栽種到收成需要18個月,但農民在初期選擇栽種作物時,缺乏參考依據;為解決相關問題,雲林縣府現已建立「農業數位平台」,針對作物進行耕地面積總量管制、種苗源頭管制,並建立預警機制,讓農民能預先知道收成時間可能的產量,避開可能導致價格崩盤的作物。
張麗善指出,目前數位平台只能調查雲林縣境內大宗敏感作物,但小宗作物如鳳梨等涉及跨縣市資料登載較難處理,因此希望農委會能出面做跨縣市整合,讓相關資料蒐集更加完整。
張麗善指出,過去雲林肩負農業生產責任,長期以來,缺乏多元化的工作機會,使得人口外移加劇,期許未來十年,雲林縣能農工並重,進而促進在地商業服務業發展,多元化的工作機會,才能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打造宜居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