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陽明今年擬配發20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高達15%,順利終結10年沒有派股利窘境。陽明過去10年曾經嚴重虧損,2016年股價跌到4.4元歷史低點,而在2021年7月一度飆上234.5元高點。陽明是如何在6年內起死回生?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歷任長榮海運董事長,擁有多年豐富的國際海運經歷,看過歷史浪濤的他,如何看這一波歡樂派對,又有什麼提醒?
(原文刊載於2021/7/21,更新時間為2022/3/15)
談供給〉汰舊船補新船
考驗船老闆的景氣判斷
目前來看,整個船世界有五千多條貨櫃船,最近一個月新出爐的造船訂單,還沒有交船的總共有四九九條,其中有四六%是租的,五四%是自己造的,表示現在大家有錢了,寧可花錢買船,在這之前,海運大環境不好的時候,租船的比率是大於買船的。
這一波,以船隻數來講,地中海航運雖然才買四十八艘,但買的船大,增加的總運力是最大的,增加八十七萬TEU(二十呎標準貨櫃),長榮則是第二,它新增七十艘,總TEU將近七十萬,萬海買四十六艘,但是它的TEU是二十六萬。將來MSC可能變成世界最大的船公司,長榮、萬海排名也會往上擠。
不過,大家看供給量不能只看新增,還要深入去看。像長榮,現有最大的船就有十一條,都是租的,這些船十年以後都要還人家,這次蘇伊士運河卡住的那條船Ever Given,就是租的,將來也要還掉;再如陽明有二十條一萬四(TEU)的船,接下來在三、四年後也要陸續還掉,這些還掉的船要從目前總量裡面扣掉,再加上新增的,這樣看供給量才會正確。
這種我們叫做replacement,就是取新代舊,船公司把一些舊的船還掉,或者是二十到三十年太久的船淘汰掉,再以新的船來補。此時,要看船公司的老闆,是不是能夠看得很準,去判斷現在這個氣勢下,除了取代舊船的量以外,要不要多加一些新的船。
此外,船運公司所租的船到期,還給船東之後,如果船齡還年輕,好比才十年的船齡,船東不可能把它淘汰掉,還是會轉租給其他公司,這部分的長租船還會繼續在江湖上亂跑,充斥海運市場。
這樣會打亂市場嗎?那就要回到最重要的數目字——新造船訂單。今年到目前為止,新的船增加的百分比增加十八%,也就是新的訂單比現有船隊多了十八%。十八%基本來講還可以,但是,十八%是什麼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