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振南已經26年沒有升級品牌了,當舊振南虛擬化會是什麼樣子?」舊振南第五代傳人李立元,在疫情最嚴峻的期間,隔著電腦螢幕接受《今周刊》視訊採訪。這間有百年歷史,疫情前有20多間實體的的漢餅店,在疫情期間也不得不擁抱數位浪潮,從實體邁向虛擬化。
今年1~6月份,舊振南業績比去年高出近兩千萬,成長約18%,其中有35%都是來自電商通路。很難想像,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發,主攻喜餅、伴手禮的市場的舊振南是海嘯第一排,年營收少了4成,甚至還收掉兩間實體門市。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舊振南8年來首次營收衰退,讓李立元不得不重新思考該如何轉型。
從小就在餅店長大,逢年過節就是一家人最忙碌的時刻,拜拜、送禮都是舊振南所有人的日常。這些傳統的禮俗文化和節慶熱鬧氛圍,在疫情期間就成了李立元的靈感來源,「我們能不能把『厚禮數(台語:禮數周到)』的精神轉化為現代人追求的儀式感?」他對公司內部拋出了這個問題。
後來,他們得出結論,無論是傳統禮數或是現代人口中的儀式感,其實本質都是對人事物的重視和心意。為此,他們重新檢視產品,並從舊有的17萬網路會員中,找出經常造訪的9萬8千名用戶,分析他們的喜好。
李立元舉例,過去舊振南的客戶有很高比例是來自結婚的新人,為了抓住使用者黏著度,同仁想出了Wedding VIP計畫,消費達到一定額度的客人,在往後懷孕、彌月、結婚紀念日都會收到舊振南的禮品或是折扣,甚至還有不定期的體驗手作課程,建立如同親友般的關係。
不只如此,他還訓練了一批專門服務企業客戶的商務團隊,這些人得像信用卡白金秘書一樣,從企業送禮需求、包裝、封膜、寫卡片......等客製化服務一手包辦。光是從去年至今,這組團隊就服務超過1582家企業客戶,其中有6成都新客,台積電、日月光都名列其中,「以前實體門市的客人買了就走,根本不需要透過網路做這些事。」李立元坦言。
今年5月,舊振南史無前例地因應端午節推出冰粽,限量5,000盒,儘管遇上本土疫情爆發,但仍在一個月完銷,創造300多萬業績,而這樣的成績單,更是為團隊注入一劑強心針。
「我們同仁還想了普渡箱來迎戰中元節,」李立元表示,台灣的祭祀文化和糕餅關聯深厚,舊振南認為禮數不只是人與人之間,也包含人與神之間,至今很多家庭或公司行號仍有祭祀需求。
他認為,僅管遇上疫情,供品也會以方便為主要考量,因此團隊發想出了普渡箱,接下來也會推出素三牲訂閱制,能代替客人把禮數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