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海洋的戴秀真,在八斗子漁村經營友善餐廳,身體力行推動環保無塑理念,更扮演起城鄉經理人角色,邀請社區媽媽擔任主廚、分享手路菜,共創美食記憶也為地方創生打造新亮點。
從學生時代就關注漁業大小事,戴秀真在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的學習可說是如魚得水,畢業後,因為對海洋的熱愛,讓她決心留在漁村逐夢,一心想守護社區環境與這片湛藍。
偶然的機緣下,她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八斗子漁村社區開設了八斗邀友善餐廳,提供最當季的地酒與地食,並藉由這個場域,把她對環保的理念付諸行動。
基隆在地食材(圖:黃佳琳提供),酌以基隆為地名的「臺灣風土在地精釀」(未成年請勿飲酒,禁止酒駕)。
避免剩食浪費、關注在地環保
「來這裡吃飯需要預約,我會為你去尋找這個季節最新鮮的烏魚子、螃蟹和海鮮,搭配好喝的水獺啤酒。」戴秀真指著架上最新推出的精釀啤酒說,必須在純淨環境中才能生存的水獺不僅深具環保意象,瓶身上還有她親手寫的詩。
最重要的是,預約好時間來品嚐好酒配好食,不僅讓訪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味賜與,還能減少餐廳開門等客人上門可能造成的剩食與浪費。
但沒有預約客的日子,戴秀真依然很忙,她忙著推動環保無塑、參與社區大小事。有時跟著鄰居媽媽上市場準備客人的「便當預定」,用便當鐵盒盛裝季節美味,然後回收便當盒逐一清洗晾乾,有時還要忙著投入社區營造,讓她開啟了不同的視野、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把對社區與環境的關懷化作更具體的行動,帶著滿滿能量推動地方創生。
「便當預定」-用便當鐵盒盛裝季節美味。
邀請社區媽媽共創 以食物品味在地的故事與美好
戴秀真說:「食物是最貼近生活的媒介,許多社區媽媽都有自己拿手的『手路菜』,我想邀請她們來當主廚,讓更多人品味在地的故事與美好。」
於是,她計畫每個月辦一場主廚之夜活動,邀請經驗老到、身懷絕技的社區媽媽們來擔任主廚,採買最在地的食材為熱愛土地與美食的人們做料理,讓大家邊品嘗美味,邊聆聽食材來源與在地的故事。「我希望藉此讓這些充滿活力的媽媽們成為這個社區的最佳代言人,把更多對環境友善、重視食材的理念像漣漪一樣傳遞出去。」
「你可以從很多很厲害的人身上看見他們的創意、透過互助創造共好,這也讓我有更多的勇氣去實踐我對於環保的堅持。」從開設基隆第一家友善餐廳開始,在漁村社區逐步推廣環保與青銀共創,她也期待有更多人和她一樣從生活中實踐、擁抱地方創生,未來讓這座城市充滿源源不絕的活力。
從友善餐廳開始匯聚社區媽媽及全臺創生夥伴,成為在地穩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