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幽靈廚房」概念,他如何在一年內創二十個餐飲品牌、開十五家廚房,把台灣美食帶出國?在加拿大掛牌上市後,他的下一步目標又是什麼?
五月中,台灣疫情升溫,雙北尤其嚴峻,原本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道,這幾天只剩稀稀落落幾個人影,連車輛也少了,倒是後頭載著大大一個或黑或桃紅保溫袋的外送機車不減反增,成了冷清街道上的主角。
外送機車袋內裝的,不少是出自幽靈廚房Just Kitchen,執行長陳星豪直言,「這兩周疫情爆發以來,熟食訂單成長超過二○%,鮮食更達五○%。」Just Kitchen於二○一九年成立,耗資九千萬元,在台北內湖建了一座四百坪的中央廚房,於二○年正式上線,旗下餐飲品牌累計超過二十家,外送平台上常看到的健康餐盒「Body Fit」、日式料理「匠魂」、牛肉麵「淚牛滿麵」、生鮮市集「Just Market」皆出自於它。
Just Kitchen品牌經理羅馨透露:「在同一個點叫外送,只要在我們衛星廚房能送到的範圍內,至少會看到五個以上我們家的牌子。」品牌豐富,一天平均能接兩千八百張單,旗下最熱門品牌Body Fit穩居外送平台上健康餐盒的熱銷名單前三名。
(攝影/蕭芃凱)
僅做外帶鮮食、餐盒
店面租金、人事成本大減
與一般傳統餐廳不同,Just Kitchen之所以叫「幽靈廚房」,因它僅在外送平台上販售餐盒與鮮食,營收全來自外送生意,廚房往往隱身於鬧區中房租較便宜的小巷內,沒有斗大招牌、也沒有內用店面,一般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廚房在哪,只能從平台上找到它。
以經營成本面而言,Just Kitchen不需要設點在租金昂貴的百貨公司,或在人來人往的路上攬客,陳星豪分析,「和傳統餐廳比,租金成本省了一○%至十五%。」也不用額外請餐廳服務人員,「人事上可減七%、八%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