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線電纜市場已趨飽和,老牌線纜廠大亞集團轉型布局綠能,今年還收購大同子公司志光能源,要造全台最大漁電共生電廠,靠著水牛精神一步步克服困難。
去年獲利創新高的線纜南霸天大亞集團,近日透過子公司大亞綠能,斥資九.三八億元買下大同旗下主導漁電共生的太陽光電開發商志光能源,代表大亞近年積極進軍的綠能新事業又邁出一大步。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不諱言,公司在電線電纜本業發展超過一甲子,但隨著國內基礎建設到位,線纜市場趨於穩定後,約在二○一一年開始有轉型想法,「決定往上游的能源開發、下游的能源儲存領域拓展,完成『能源一條龍』的布局。」太陽光電,正是大亞要轉進綠能的重要拼圖。
大亞子公司心忠電業在台南學甲建置的電廠升壓站,於去年底完工,發電收益上看90億元。(圖/大亞提供)
重金打造 全台首座民間電廠
最早大亞在轉型初期一度看好離岸風電,還曾參與離岸風電早期示範機組投標,但沈尚弘認為,離岸風電技術門檻高且成本重,大約三年前投資力度趨緩,轉而尋找太陽能市場的機會。
「當策略轉到太陽能時,公司主管提議在大亞集團的客戶中,就有一家在做太陽能統包工程。」沈尚弘一聽,立刻親自聯絡、拜訪,剛好對方有個股東要釋出聚恆科技的持股,「大亞綠能順勢就把它(股份)接過來。」
聚恆的主要業務在於太陽能統包工程,透過與大亞綠能交叉持股的方式,由大亞集團持股聚恆二二%,聚恆持股大亞綠能十五%的方式合作,大亞綠能作為投資人的角色,聚恆則負責建置與維運。
雙方分進合擊,從屋頂型太陽光電小試身手,規模雖小,但相對穩定,也能考驗彼此配合的默契。不過規模小的電廠,終究無法帶動雙方在綠能上的營運規模,為了有所突破,便開始瞄準地面型太陽光電,甚至整合起民間的私人土地,於去年底完成了全台第一座私人大型土地,獲准變更為太陽能電廠的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