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與家樂福合作開展新店型後,詩肯一系列調整體質計畫曝光,更在今年一月繳出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的好成績,接下來將鎖定與購物商場合作。
去年營收首度突破二十億元,達二十一.三一億元,年成長十六.五%,創下歷史新高;且前三季獲利一.二四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二.六九元,雙雙超越二○一九年全年,這是家具龍頭詩肯花三六五天調體質交出的亮眼成績。
「去年詩肯營運開始翻揚。」目前坐鎮台灣的詩肯營運長于洪武表示,在後疫時代居家產業崛起的激烈競爭下,今年一月詩肯仍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達三.○六億元。
詩肯在台深耕二十八年,截至二月底,旗下的詩肯柚木、詩肯居家、詩肯睡眠三品牌,共一三四家門市。但事實上,「詩肯曾走過一段靠開店增加營收的日子。」詩肯財務長何山壯舉例,一七年至一九年平均每年展店七家,但營收卻僅維持在十七億至十八億元間,成長放緩,稅後淨利更從兩億元下降至一億元、EPS從約五元掉到二.二五元。
第一支箭》靠數據精準行銷
嗅到危機的詩肯,在去年啟動一系列的調整體質計畫。
首先是改變銷售策略,「從生產導向轉為消費者導向。」于洪武直言,過去自國外採購產品,多以A廠採購A產品、B廠採購B產品的模式,「但有時A產品銷量不一定好,須用降價促銷來消化。」他強調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目前約有三十位同仁在印尼當地負責相關業務,「如今轉為假設A產品銷量好,就要求A、B廠均生產A產品。」
加上整體產業需求改變,詩肯平均客單價降低,「以前平均消費額度約在三十萬元,現在掉到二十萬元,許多收納空間由裝潢系統取代。」為了讓消費者更願意購買,于洪武運用組合價策略,將營業額變大,如買沙發,桌子就半價,「其實消費者都有需求,只是過去沙發與桌子不一定會購買同品牌。」他直言,過去優惠行銷缺乏整體概念,且有時用低價促銷會侵蝕利潤,而如今平均客單價成長三成,毛利率也逐步回升至五年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