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公益篇》迪化二○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 分享財富與美好 變身古蹟守護者

公益篇》迪化二○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 分享財富與美好  變身古蹟守護者

謝富旭

傳產

攝影/唐紹航

1260-1261期

2021-02-08 11:55

從三十年精英律師生涯急流勇退,台積電前法務長陳國慈自掏腰包贊助台北故事館,到買老屋成立迪化二○七博物館,她是如何以減法成就更大的富足?

站在迪化二○七博物館的頂樓,眺望著四周。一大片錯落有致的褚紅色瓦片屋頂,被鄰近高樓大廈環圍著,宛如一座孤島,與周遭繁華喧囂形成鮮明對比。「就是這裡,看到這片景色,當時我默默地在心中祈禱,買下這座老房子,希望不要有太多波折才好⋯⋯。」迪化二○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口中念念有詞地說。

 

迪化二○七博物館,是由大稻埕一間老房子改建而成,它的前身是「廣和堂藥鋪」,在最輝煌時,一度是全台北市最大的中藥藥材鋪,以高級人參聞名於首善之都的政商名流圈。原屋主因長期定居國外,後代子孫不再經營中藥事業,於二○○六年轉售,先後由兩家建商接手承購。

 

透過大稻埕一位從事教職的友人,陳國慈得知建商想要出讓的消息,在一五年,她第一次與這間老房子相遇。「這間老房子有三點特色深深吸引著我。第一,它在中藥界的地位,這讓它具有歷史意涵深度;其次,它是邊間房子,具有街角之屋的姿態;第三,它有磨石子的地板,上面有很漂亮的圖案。」「此外,從屋頂眺望的那片景象,我更深深被它迷上!」

 

一六年,陳國慈如願買下這間老房子,又花一年時間進行修復,幸好,這間屋齡近六十年的老房子結構依舊完好,只要針對內部與外牆進行修復。

 

房子整修完,請人打掃乾淨,把磨石子地板洗刷得乾淨如新,陳國慈回憶:「工程大功告成的那一天,我脫掉鞋子、光著腳丫子,想好好感受磨石子地板的觸感。踩上去時,感覺到腳底麻麻的⋯⋯。我心中一驚,心想我是不是興奮過頭要中風了!於是坐在樓梯上想休息一下,一爬上樓梯,腳又不麻,但一踩地板,腳又麻了,我想這房子是不是有什麼古怪?」後來請水電師傅來看,檢查過後,說是電線過於老舊、會漏電,且電力容量頂多能點亮十幾盞燈,不但要換電線,還要重新去台電「請電」。「當律師三十年,活這麼久,第一次去台電辦『請電』。」陳國慈莞爾地說。

 

幾經籌備,一七年四月,這間備受陳國慈呵護的老房子,透過「迪化二○七博物館」的成立而注入了新生命。

 

她像海豚找到大海,正想盡情跳躍,家人也支持,阻礙她的竟是學校。學校看她起步太晚,長相不夠美,當不成舞者,建議她可以學別的,不能上舞蹈課,但她偷學偷跳,半夜兩點,溜進黑暗的練舞室,獨自探索、鍛鍊。

 

第二年,台柱生病上不了台。她站起來,向老師泰德.蕭恩(Ted Shawn)說她能跳。蕭恩說:「妳從來沒上過我的課,怎麼可能會跳?」她套上舞裙,展示每個深夜的努力,得到「完全是職業水準」的評價,躍升舞團要角。

 

舞團要到亞洲巡演,但不選擇葛蘭姆,因為她不夠「美國」,業主要求舞者都是金髮。她選擇離開,加入舞團「格林威治村的傻瓜」,但也因禍得福,這裡她創作編舞,薪水更高,可是當她成為台柱時,卻格格不入,舞團為了錢,要舞者穿著暴露。她受不了,再度離開,

 

失業的她,天天到動物園看獅子,觀察獅子起步、伏身、轉身,學習流暢的重心轉移,成為她的動作基礎。

 

接著到伊斯特曼舞蹈學校任教,這裡資源充足,學生優秀,但她很難受。老問題,她把舞蹈當藝術,人們當娛樂,學校有固定的教舞公式,但她不想跟人一樣。

 

一九二六年四月十八日,她籌錢成立瑪莎.葛蘭姆舞團,發表第一場演出。趕上現代舞的浪頭,前有鄧肯開路,聖丹尼斯和蕭恩帶入多國舞風。她創造一套舞蹈方法,以獅子的重心轉移為基本動作,腳在地板彎曲,表現張力。

 

吸氣挺立脊椎,呼氣收縮腹部,她的「收縮與伸展」,成為當代舞者共通語言。《悲慟》是她叛逆代表作,悲痛為主題,走毫無娛樂效果的路。

 

不畏爭議  到死都在巡演

 

一九四○、五○年代是她的高峰,她不避諱展現慾望,被批評色情。爭議愈高,名氣愈大。年過五十歲仍不停跳,跳到對手都離開舞台,查理斯.魏德曼(Charles Weidman)因傷棄演,杜麗絲.韓福瑞(Doris Humphrey)離世。與她齊名的舞者,跳不過她久!

 

跳到七十六歲,評論說她更像演員,不是舞者。她不得不把舞台讓給年輕人,但人家在台前表演,她在台後跟著跳,當她看見自己不在台上,演出一樣成功,她頓時崩潰。

 

她閉門不出、不吃東西、酗酒,昏迷進醫院,出院第一件事,把頭髮染黑;第二,戒酒;第三,回到舞團。

 

葛蘭姆重組舞團,不跳舞專心編舞。居然編出十支新的芭蕾,這不是叛逆,是反叛!一九八四年的《春之祭》,為史特拉汶斯基的名曲重新編舞。少女跳舞獻祭自己,至死方休。這個強烈作品,映照她為藝術奉獻一生的覺悟。

 

一九九一年,在巡演途中,九十六歲的她病逝,一生創作一百八十齣舞作,她和藝術家畢卡索、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並稱「二十世紀三大藝術巨匠」。「偉大的舞者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技巧,而是熱忱!」說得好,她燃燒熱力到最後,光照世代的英雄!

 

瑪莎.葛蘭姆

瑪莎.葛蘭姆用身體表達七情六慾,她的「收縮與伸展」,成為當代舞者共通語言。(圖/Getty)

延伸閱讀
是失智照顧者也是志工!生命關懷教我的事:人生,懂得轉念很重要
是失智照顧者也是志工!生命關懷教我的事:人生,懂得轉念很重要

2019-12-01

他兩次罹癌,還是堅持做志工!只要還能付出,就是人生最大感恩
他兩次罹癌,還是堅持做志工!只要還能付出,就是人生最大感恩

2019-11-09

聽陌生人傾訴煩惱,她溫柔開導無數母親!專線志工梁瑞瑜:接受生命給你的,人生才會更開闊
聽陌生人傾訴煩惱,她溫柔開導無數母親!專線志工梁瑞瑜:接受生命給你的,人生才會更開闊

2019-11-06

張艾嘉26年志工經驗 最心痛的是孩子的話
張艾嘉26年志工經驗 最心痛的是孩子的話

2019-06-19

搶救鳳梨、花蓮義診 一銀志工偏鄉送愛
搶救鳳梨、花蓮義診 一銀志工偏鄉送愛

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