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葡萄王臨時股東會拍板決議,統一集團正式成為最大外部股東,這樁強強聯手的入股合作案,預估雙方帶來的加乘效應,將在下半年明顯發酵。
1月14日,保健品巨頭葡萄王生技召開臨時股東會,決議以私募現增方式引進策略夥伴——最大外部股東食品龍頭統一集團,4天之後,統一入股葡萄王的20億元資金到位。此次,統一以每股170元,共計約20.14億元,認購1185.1萬股,持股比率達8%,而葡萄王家族持股則近4成。
以今年1月來說,截至26日,葡萄王平均股價約為177.68元,私募每股股價約小幅折價4.5%。目前資金規畫用於投資新廠及還款給銀行,葡萄王預計2月底召開董事會討論董事名單,緊接著,5月股東會董監改選,預估統一將占1至2席董事。
論起統一與葡萄王淵源,可追溯至雙方上一代。「我父親與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是舊識,一直以來都有許多合作案。」葡萄王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曾盛麟笑著說,自己曾應邀至統一台南總部教育訓練,上海葡萄王總經理也是出身自統一集團。
通路鋪點增能見度
統一代銷飲料業績暢旺
雙方真正聊到進一步的合作,是在去年9月。
當時,曾盛麟觀察到由統一集團代銷的能量飲料明顯成長,「統一旗下流通事業群代銷葡萄王能量飲料康貝特與PowerBOMB系列。」過去,其飲品是由北、中、南區經銷商幫忙銷售,不一定所有的門市皆能買到。自2019年9月開始,葡萄王將經銷權交給統一協助代銷。截至去年9月,與前年同期相比,銷售量成長42.6%;鋪貨率由過往的不到6成,成長至8成以上,討論如何進一步加深合作。
「我們都是保守穩健的公司,且此為葡萄王第一次有這樣的合作,考慮要對各自股東與投資人交代,因此先從8%開始,慢慢來。」當時雙方各自組成專案團隊,並找來顧問公司評估,去年9月中開始討論,10月初即敲定合作,「過程沒有卡關或討價還價,團隊提報給各自董事長同意之後,就緊鑼密鼓談細節。」
而選擇以入股的方式加深雙方合作,據市場觀察,與統一過往作風相關,除了百分之百的轉投,幾乎皆用入股方式跨足其他產業,或找尋策略合作夥伴。
兩強聯手,雙方看重的是對方的長處:統一的龐大通路銷售、葡萄王的保健品經驗。目前統一海內外實體通路囊括超商、藥妝、百貨等共有逾9千個據點,葡萄王則耕耘保健品逾30年,且為乳酸菌研發與生產的國內龍頭,另有逾60家益生菌品牌,其原料或成品皆由葡萄王代工。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陳炫谷點出互補處,「葡萄王旗下葡眾為國內第二大直銷體系,且去年占整體營收85%,但因台灣直銷市場相對較飽和,須開始尋找新模式。」與統一合作能擴大其產品覆蓋率及品牌能見度。「以統一來說,則是有機會藉由上海葡萄王,打開中國保健品市場。」
先看葡萄王,曾盛麟直言,與統一合作對拓展海外市場有加分作用。舉例來說,東南亞國家因語言、宗教、文化等不同,通路開發較複雜,合作後,未來有機會直接上架菲律賓的超商門市。
保健品「休閒化」
將共推快消品試水溫
至於國內市場,則是能加速曾盛麟想將葡萄王保健品「休閒化」的目標。例如,含營養素的零食或飲品等,進一步提升市占率,「快消品是統一的強項,預計5、6月會推出2支保健類快消品,與統一共同開發。」他透露,新產品除了在台灣各超商通路上架,銷至海外也是可能的選項。
- 快消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縮寫FMCG),指消費頻率較高、使用壽命較短的產品,例如牙膏、清潔劑、零食等日用品。
再來,其實統一旗下曾經營直銷保健品品牌統健,但成效相較有限,且對中國保健品市場較不熟悉。「看好葡萄王產品研發、生產代工等優勢,期待透過合作推出多元化產品,搶占亞洲保健品市場。」統一回應。
陳炫谷觀察,中國保健品市場龐大,且疫情提升消費者健康意識,加上電商發達,預估今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將恢復雙位數成長,統一則可藉由上海葡萄王既有的穩固通路與銷售經驗切入市場,及請其代工生產。
「雙方的生產資源彈性擴大,例如,未來葡萄王想推出優格,不用擴增產線,能請統一幫忙代工;反之,統一也能成為上海葡萄王ODM客戶。」曾盛麟補充。但是,陳炫谷提醒,合作並非沒有挑戰,「葡萄王在行銷上需要對產品有清楚定位,並思考如何不排擠到葡眾。」
「短期加深現有合作,接下來則進一步相互代工、開發產品,銷至海外。」曾盛麟透露,若合作成效不錯,統一也可能擴大持股,或是之後有更大的合作案。
隨著這樁台灣資本市場最新強強聯手的異業合作案正式拍板定案,等於再次宣告企業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未來兩強將如何聯手搶攻保健品市場,又會擦出哪些火花,最快下半年便能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