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運急漲,企業主面臨成本上漲、交貨期拉長的壓力,埋下調整營運體質的結構性影響。而無所不在的斷鏈風險,也讓台灣許多中小企業被迫因應客戶要求,提前布局短鏈供應。
隨著全球缺櫃風暴愈演愈烈,台灣許多中小企業成為重災戶,最直接的衝擊就是營運成本提高。「從去年十月開始就有缺櫃情形,貨櫃價格至少翻了三倍,現在甚至可以說,有錢都要不到櫃。」一位從事卡車車燈代工的業者劉先生向本刊透露。
劉先生的客戶,主要在北美與德國,過去他每周都從基隆港運出一個四十呎貨櫃的零件,現在平均延遲兩、三周。面對高漲的運費,他搖搖頭苦笑說,只能咬牙硬撐自己吸收,因為競爭對手都在馬來西亞、東歐、墨西哥等地,具有關稅與匯率優勢,難以將成本轉嫁給客戶。
大客戶要求赴美設倉
業者:營運資金會多出好幾倍
「有的客戶急著要貨,會要求改用空運。」劉先生說,過去空運占比不到一○%,目前翻倍到二○%,「還好費用由客戶承擔。」然而過了這關,更大的難關還在後頭,其最大的客戶,為了降低自身風險,要求改變下單模式。「以前是缺多少就下多少單,我們每周出貨一次,但現在,他希望我們可以先備好一季的量。」
之後貨運價格,喬船、喬櫃子都變成劉先生的事,在海上走兩至三周的貨品,也都算自己的存貨,該客戶甚至要求劉先生到美國設立發貨倉庫(Hub)。「東西在美國倉庫還是算我的,客戶從倉庫拉貨出去,才算他的,這代表我要壓存貨,營運資金要多好幾倍。」劉先生解釋,壓力不只是營運資金,「客戶會跟我說,他未來一季要多少量,但那只是說說,沒有保證的,若訂單有變動,我們也沒辦法。」
相較這家車燈業者,台灣腳踏車踏板大廠台萬工業,早在二○○○年時,就在荷蘭建立發貨倉庫,透過短鏈供應,成為這波缺櫃浪潮下,少數不受波及的幸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