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下一回合致勝關鍵!汰老臣、急攬少壯派 嚴陳莉蓮「接班團隊」要角浮現

下一回合致勝關鍵!汰老臣、急攬少壯派 嚴陳莉蓮「接班團隊」要角浮現
▲隨著戚維功(右1)退休,這張5人小組的畫面,已逐漸改變中;不同時期,不同的軍師相佐,都是嚴陳莉蓮領軍下集團前進的動力。

今周刊編輯團隊

傳產

今周刊攝影團隊

2020-09-10 17:21

在裕隆財務黑洞整頓告一段落之後,「新裕隆」向前邁進的第一步,就是和鴻海合作電動車。這個被裕隆視為新生後的關鍵首戰,裕隆內部將有一個對應小組,而這個小組誰是負責人?「左自生,另外還有姚振祥。」裕隆發言人羅文邑毫無猶豫地回答《今周刊》。

 

首戰扛責 左自生、姚振祥扮電動車對應窗口

 

左自生是誰?過去由陳國榮擔任與鴻海聯繫最高窗口,在陳國榮逐漸淡出集團之後,誰會接上陳國榮過去在裕隆內部、在製車生產的重要關鍵要職,左自生的名字第一個就跳出來。

 

 

左自生是研發出身,打自吳舜文當家的1980年代,為起造飛羚101,在桃園龜山設立裕隆汽車工程中心時,左自生就是其中成員。等到中華汽車由林信義當家主政的時代,左自生就跟在林信義麾下,憑著技術研發的專才,成功打造出中華三菱LANCER,橫掃當時市場。迄今LANCER系列即使風華不如當年,依舊是長青車系。

 

1995年嚴凱泰決定讓中華汽車拉著日本三菱汽車一起與中國福汽集團合組東南汽車,中華汽車就是派出左自生負責搞定生產線。

 

更難得的是,左自生當時在東南汽車必須擺平台、日、中三方的勢力,雖無三方合資之名(一開始三菱並未入股),卻有三方合資之實,這種能以技術做靠山、調和鼎鼐的經驗,可能是他雀屏中選,成為與鴻海對口的原因。

 

至於姚振祥,是裕隆當家主流的生產體系出身;裕隆實施廠辦合一後,他開始擔任苗栗三義廠廠長,「汽車廠務管理見長,熟悉廠務運作」,是大家對長期蹲廠、以廠為家的姚振祥一致的評價。

 

 

熟悉他的人形容,他「進得了廚房不怕熱,蹲得住」,十分務實、具有執行力。

 

但以車市專家分析來看,左、姚二人恐怕仍是「過渡型人物」,例如姚振祥在公司自稱「阿杯」,在裕隆已服務四十多年,今年六十六歲;左自生年紀更大,兩人歲數都比嚴陳莉蓮大上一輪以上。

 

基因異常,造成新生兒體內缺乏分解肝醣的酵素,是龐貝氏症的起因,罹病新生兒往往活不過一歲就心肺衰竭而亡。四十三歲的他,決心找出能進入肌肉細胞的活性酵素,透過酵素置換法,對症下藥。

 

這聽來簡單,對陳垣崇卻是煎熬的開始。在製造酵素過程,歷經一次次失敗,「當然會挫折,我很清楚這是一個漫長的路。」這時候,他就帶著學生一起去看患者,「這些病人,你不努力,他只有幾個月(生命)。我們做的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一個又一個心碎的父母,給了他和團隊走過挫折的力量。

 

經過上百次失敗、逾一千天日子後,陳垣崇終於突破難關,找出能成功分解肝醣、又能被人體細胞利用的活性酵素,並製成藥物。「做研究,第一個discovery(發現),看到底有沒有效。」興奮之餘,緊接著的體外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人體實驗等經費不足,又成了新的挑戰。

 

陳垣崇

 

辜家百萬美元相挺  放膽攻孤兒藥

 

二十五年前,和陳垣崇同在杜克大學教書的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聽說他的研究需要經費,介紹給中橡前董事辜成允,陳的實驗室因此獲得中橡旗下子公司提供三年近百萬美元援助,「臨床實驗要花很多時間、金錢,招募更多病人,不是一個實驗室可以做,辜家幫了非常多忙。」

 

「嚴重罕見疾病,有效、沒效做第一期就知道。」他回憶當時三個病患本來活不過一歲,注射解藥後,「三個都活過一歲,就曉得有效。」

 

由於新藥開發經費動輒上百億元,且龐貝氏症屬於市場較小的「孤兒藥」,於是他和中橡把研發成果、專利技轉給全球知名藥廠健臻(Genzyme),由對方接續二、三期大規模人體實驗。

 

算一算,從陳垣崇開始在實驗室研發新藥到最終獲准上市,歷時十五年才真正開花結果!

 

二○○○年,是他人生另一個關鍵轉折。那一年,科學界首度把人類全基因體序列解碼,李遠哲認為是台灣切入基因研究的機會,力邀陳垣崇回台。

 

「當時兩、三萬個基因都定序出來,大部分基因不曉得功能在哪,就像有一本字典,字是什麼意思還不曉得。」對醉心實驗的陳垣崇來說,能有機會把基因字典中每個字的解釋挖掘出來,非常迷人,「重新跨到一個起跑點,大家可以來競賽,把跟疾病、藥物反應基因找出來。」而且,陳垣崇認為,「能夠找出藥害基因,馬上可以幫病人,可以預防。」

 

「基因定序之父」、賽亞基因科技董事長陳奕雄觀察,陳垣崇投入的「藥物基因體學」研究,是把基因型態連結到用藥適切性,藉基因檢測讓用藥者能提前避開藥害風險,做到精準預防。

 

美國龐貝氏症病友聯誼會

美國龐貝氏症病友聯誼會中,成功研發出解藥的陳垣崇(左1)和患者家屬互相交流、打氣。(圖/陳垣崇提供)

 

找出藥害基因  做到精準預防

 

陳垣崇先從台灣當時藥害前三名的常見藥物切入研究,實驗室領先全球陸續找出抗癲癇藥物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和抗高尿酸藥物安樂普諾(Allopurinol)過敏基因,前者的藥物基因檢測不僅在一○年納入健保給付,也讓卡馬西平如今跌出藥害第一名,奠定台灣藥物基因體學的國際成就。

 

○五年,他將研究結果獨家技轉給世基生醫,負責後續研發檢測試劑等商業應用,並擔任榮譽創辦人,二○年十二月下旬,世基已於興櫃掛牌。

 

沒想到陳垣崇也因為世基,曾在一○年遭檢調偵查涉嫌違反《貪汙治罪條例》及《政府採購法》,儘管隔年不起訴處分,形象卻一度蒙塵。

 

「他(檢察官)以為我會做的事情,我都沒做。第一個,貪汙,沒一毛進去口袋。」往事並不如煙,陳垣崇回憶當時顯得雲淡風輕,「(採購)不用到所長,是副所長的權限。……我律師跟他講,我捐給杜克大學的錢超過一千五百萬美元,還要說我為了台幣一千五百萬元圖利……。」

 

事後,立法院通過「陳垣崇條款」(指修正《科技基本法》),鬆綁公立研究機構研發成果技轉等限制,有助加速科技發展的商業化。

 

現在,陳垣崇的最新研究重心是擔任中研院「台灣精準醫療計畫」顧問,持續為號召百萬人參與免費基因健檢奔走,希望透過基因檢測,「所有的病都能做到prediction(預測)跟prevention(預防)。」陳垣崇說。

 

「從實驗室做到臨床,我一直很幸運能做出東西,能夠幫助病人。」近四十年的科學家人生,他不斷問自己研究對人類的意義,「人生那麼短暫,到退休時能夠回想我到底有沒有活得有意義。」他的這個提問,相信每個人都有答案。

 

陳垣崇

延伸閱讀
台積電魏哲家辛苦有代價!酬金去年領9.46億「暴增7成」新高…還有23位副總年薪也全破億
台積電魏哲家辛苦有代價!酬金去年領9.46億「暴增7成」新高…還有23位副總年薪也全破億

2025-04-21

台積電10大股東名單出列!0050擠到第8大,勞退基金選獲利了結…富邦人壽曾海撈839億退出前十
台積電10大股東名單出列!0050擠到第8大,勞退基金選獲利了結…富邦人壽曾海撈839億退出前十

2025-04-21

台積電不合資不技轉,英特爾會怎麼說?美企財報季密集登場,展望牽動台股│全球瞭望
台積電不合資不技轉,英特爾會怎麼說?美企財報季密集登場,展望牽動台股│全球瞭望

2025-04-20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就不受關稅影響?魏哲家「未見客戶任何改變」…外媒曝背後真相:有點天真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就不受關稅影響?魏哲家「未見客戶任何改變」…外媒曝背後真相:有點天真

2025-04-20

台積電股價1100→835,鴻海220→136元...關稅亂市,地板價到了?他股災加碼300萬,兩個越跌越買的理由
台積電股價1100→835,鴻海220→136元...關稅亂市,地板價到了?他股災加碼300萬,兩個越跌越買的理由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