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對企業的參與程度,隨著時間都會有所改變,每一時期的結構與挑戰亦不同。
配合各階段發展以調整領導風格、管理模式,除了提前布局,更應聚焦於當下。
家族企業的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然而對家族企業的許多建議,不僅難以放諸四海皆準,更不可能一體適用。原因是雖然都屬於家族企業,但其「家族」的成分比重不同,家族結構也形形色色。每一種形態的家族企業各有其優劣,管理方式及潛在風險也不一樣。
例如創業家加上僱用幾位幫手,雖然股份集中,但還算不上「家族」。若老闆娘也參與經營,其家族的成分就提高了。如果是兄弟一起創業,則又有不一樣的優缺點。當第二代成年後加入經營團隊,就又到了新的階段。等到出現能幹又有影響力的專業經理人甚至經營團隊,企業的「家族」成分及管理問題又會發生變化。
某些企業有友人或其他家族的股份,固然充實了資金來源,但也會帶來不同挑戰。有些企業上市後,仍保有相當大的股權或掌握董事席次,則其「家族」的色彩也並未消失。直到家族不再過問經營,也不參與董事會,成為純粹的投資人,才可以脫離「家族企業」身分。
簡言之,家族對企業的參與程度,可能會隨著時間、企業生命週期、家族生命週期等逐漸由淺而深,再由深變淺,持續演進。原因是組織規模會成長、對人才及資金的需求會增加、強人會變老、年輕人會長大。而且每位家族成員的想法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這些因素使有些家族企業即使努力希望停留在某一階段,卻難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