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防疫取得漂亮的成績單後,台灣在國際上的下一步?

防疫取得漂亮的成績單後,台灣在國際上的下一步?

郭智輝博士

傳產

郭智輝 提供

2020-05-27 13:43

台灣的防疫作戰已取得漂亮的成績,即使疫情趨緩,個人防護仍不可鬆懈,才能保持戰果。

 

有了抗疫成績作後盾,過去幾個月來,台灣人的國際自信心幾達巔峰,並趁勢對全世界訴求正名的正當性。

 

名字是為了讓人方便與個體作連結;正名一事,有人認為迫在眉睫、時機稍縱即逝,也有人期期以為不可,擔心會引來強鄰的不開心。我們不必太糾結在名字上頭,而是要努力爭取別人的認識與認同。

 

武漢肺炎期間,台灣贏得極大的國際聲望,當疫情緩和後,明年此刻,國際人士還有多少會記得台灣的抗疫成就?我們不應迷戀現在的榮光,而要開始在下一場國際聲望戰中,超前部署、取得先機。

 

以戰略角度規劃,台灣可以卓越的醫療公衛成就,延伸到健康領域,再推展至運動外交。台灣職棒領先全球開打,為運動外交奠定良好基石,中長期目標可以鎖定在今年延賽的奧運賽事。

 

奧運比賽4年一次,如果每回我們都可以拿到亮麗成績,便可維持在國際間的能見度。先來回顧2016年的巴西奧運,出賽代表團86個、比賽項目307個、總獎牌數973面;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取得一金二銅的成績,排名第50。

 

假設明年東奧我們勇奪10面獎牌,這表示大會要升10次代表台灣的旗幟(中華奧會旗)、奏10次代表台灣的歌(國旗歌)。眼光再放遠一點,如果中期目標鎖定在30面獎牌,成績翻兩番,全球運動迷要不認識台灣、不提台灣的名字也難。

 

4年一次的露臉機會,如果每次都有令人驚豔的成績,屆時台灣叫什麼名字不重要,國際間對這個國家的正確認識和肯定才是重點。就像這回,台灣與「防疫模範生」緊密連結在一起,即便仍有台灣、中華民國、中華台北、中國(台灣)等多個名號交雜其間,但國際對這塊土地的存在與成就的認同感,卻與日俱增。

 

坦白說,過去台灣運動員在國際大賽的表現並不算突出;但是我們若能以策略思維,引進民間企業的能量,換個想法,找到對的作法,成績或許也會大不同。

 

首先,體育主管機關先評估、設定台灣最可能奪牌的10項、20項,甚至30項奧運比賽項目。其次,鼓勵民間優質企業,以應繳稅金的一成,投入政策重點項目;若是企業對體育項目有其他選擇,則可以應稅金額的5%為上限,投入相關領域。

 

以2019年營利事業所得稅收入為6,453億元估算,台灣企業一年可自行運用投入體育相關的經費將高達322億至645億元(5%~10%)。對比2020年運動發展基金編列的用途預算金額61.7億元,可投入體育資源大增5倍有餘,對台灣的體育產業、體育成績,必能帶來極大的效益。

 

政府行政作業受到嚴謹的監督,從計畫、預算、審核、決議到執行,動輒花上一年半的時間。企業決策速度快又有彈性,且花錢更精準,行政作業成本低,對鎖定的運動項目,將可提供選手更好的資源,奪牌機會大增。

 

分級來看,政府體育預算應屬扎根計畫,偏重國小、國中、高中等體育基礎教育上;以抵稅誘因鼓勵企業投入體育產業,認養/培養高中、大專以上的職業選手,還可帶動企業內部員工的運動風氣。

 

提到抵稅,財稅單位可能會跳腳。我們以2019年稅收資料來看,總稅收2兆4,497億元,提供企業投入體育項目的抵稅金額才占1.3%~2.6%(以營所稅抵稅率5%~10%概算),占比甚低。再把施政格局拉高到全民運動、全民健康的層次,社會愈健康,健保支出愈省,國家的財政負擔愈輕。

 

有能力繳稅的優良企業,不但會是運動外交的神隊友,也是全民運動、全民健康的重要推手。期待這樣的良性生態系早日成形。

 

作者簡介_郭智輝博士

崇越集團董事長、中華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比起死守眼見為憑,領導者更該相信數據!崇越董座看疫情下的政府:修法速度得趕上時代演進
比起死守眼見為憑,領導者更該相信數據!崇越董座看疫情下的政府:修法速度得趕上時代演進

2020-05-20

從鐵路殺警案到紓困亂象!崇越董座:想做事的政府,就要為僵固的法條找出可行的「辦法」
從鐵路殺警案到紓困亂象!崇越董座:想做事的政府,就要為僵固的法條找出可行的「辦法」

2020-05-13

看疫情學管理》「不會那麼倒楣啦!」一個團隊只要有少數人這樣想,那麼出大事就是必然的結果
看疫情學管理》「不會那麼倒楣啦!」一個團隊只要有少數人這樣想,那麼出大事就是必然的結果

2020-05-06

從敦睦艦隊事件看管理》崇越董座:一個優秀的組織,除了紀律還要做到這件事
從敦睦艦隊事件看管理》崇越董座:一個優秀的組織,除了紀律還要做到這件事

2020-04-29

給小英政府的防疫後期建議:發展境外經濟特區,可望促成三贏局面
給小英政府的防疫後期建議:發展境外經濟特區,可望促成三贏局面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