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民視家變後重生》前董事長搞砸連18年獲利紀錄後下台 新團隊如何轉盈 去年再賺上億元?

民視家變後重生》前董事長搞砸連18年獲利紀錄後下台 新團隊如何轉盈 去年再賺上億元?
民視總經理廖季方去年臨危受命,成功將公司轉虧為盈,獲利超過1億元。

劉煥彥

產業動態

民視提供

2020-05-13 17:37

創立近23年的台灣第一家民營無線電視台「民間全民電視」,去年3月驚傳家變,時任董事長郭倍宏在一個月內先後被解除民視最大股東、民間投資公司董事長職務,以及民視董座職務。

民視從2000年起連續18年賺錢紀錄,也在2018年畫下句點,使民視去年無法發放股利給股東。

時隔一年,民視終於轉虧為盈,以董事長王明玉、總經理廖季方為首的新經營團隊力挽狂瀾,拿出2019全年營收超過30億元、稅前獲利1.75億元的成績,讓股東今年又能盼到股利。

 

民視4月底發表聲明指出,郭倍宏在董事長任內大幅開闢高爭議節目,使民視員額從800多人大增至1000多人。他扛著獨立建國旗幟、遂行個人野心,使民視成為他個人及喜樂島政團的宣傳工具,不僅使民視內部員工人心惶惶,外部廣告主也抵制,造成民視出現空前營運危機。

 

去年4月初民視改選董監事後,新一屆董事會為穩定軍心,5月初拔擢服務20年的老將、民視執行副總經理廖季方出任總經理,帶領民視走出新局。

 

民視新團隊穩定軍心 拔擢20年老將出任總經理

 

廖季方日前接受今周刊數位內容部專訪時表示,他上任後從開源及節流下手,由於民視原先人事負擔太重,節流就是檢討每個節目的績效,「人員太多就是因為那些節目的績效不好,(所以要)裁撤沒有績效的節目、人事及單位」。

 

同樣重要的是開源,廖季方說明,以電視本業來說,新聞台及無線台是民視兩大經營支柱,因此要確保這兩個頻道的收視率又高又穩定,才有本錢維持理想的廣告價格。

 

▲民視總經理廖季方強調,經營團隊不僅要照顧股東權益,也要照顧好全公司1100多位員工。(圖片來源:民視提供)

 

舉例來說,民視無線台在黃金八點檔,不論是周一至周五(連續劇多情城市),或是周六、周日的兩個綜藝節目,收視率都高居全國第一。

 

他也說:「我們在10點鐘又開了兩個資訊型的綜藝節目,一個是「醫學大聯盟」(白家綺主持),一個是「這事無影嘸」(林美秀主持)。這些節目的收視率不錯,廣告可以進來,也可以帶進一些客戶做整合行銷。」

 

廖季方提到,民視創台後,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賺錢,沒想到在2018年虧損3500萬元,這與郭倍宏被解任董事長有關係,因為股東會注意財務績效。

 

他說:「股東當久了,就會想說我投資那麼久,『怎麼都沒有發錢(股利),嗄沒有喔,虧錢喔』,當然很多股東一定對這個不滿意。我是在這種情況下接任的,所以要做很多努力,幸好去年還是賺了1.75億元。」

 

疫情來襲 但Q1反而創下最佳單季獲利
 

廖季方指出,2019年民視終於轉虧為盈,沒想到今年出現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遍及各行各業,民視也難逃衝擊。

 

由於疫情當頭,民視廣告業務萎縮20~30%,明顯影響民視無線台業績,好在疫情也推升民視新聞台的收視率,加上自有品牌事業部在這個非常時期「成功救駕」,不僅大大抵銷被疫情吃掉的廣告業務,甚至還使民視今年第一季創下歷來最佳單季獲利

 

廖季方提到,「我們家頻道有個很大好處,就是有一群很穩定的中高年齡收視群。這波疫情有一類產品收益,就是生技類,例如可以強身保健、提升免疫力的營養品、保健品」,這段期間民視自有品牌相關產品的業績,大約較去年同期成長兩成至三成

 

▲民視2008年開始涉足自有品牌商品,如今已成為重要的營運支柱。(圖片來源:民視提供)

 

民視給外界印象最深刻的戲劇,莫過於八點檔連續劇「娘家」,從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共播出400多集,當時在國內討論度極高,讓民視思考在節目結束後,是否能進一步運用這股人氣,轉變為另一種商機。

 

廖季方說:「娘家裡面有個重要角色,就是賣豬腳的雷洪,我們就想說也來賣豬腳好了,一開始就是賣『娘家豬腳』,那一年過年(2009年)賣得很好。」

 

「後來我們投資做自有(品牌)商品,找別人開發商品,原本目的是電視台生意愈來愈不好,廣告價格也低,自己辛辛苦苦做得節目收視率不錯,賣得廣告收入比十年前少很多,想說有廣告秒數不一定要便宜賣給別人,可以拿來打打自家廣告,讓頻道資源更有效運用。」

 

廣告價碼20年來腰斬 民視以新思維有效運用

 

以十秒鐘廣告時段的平均價格來說,20年前在華視是賣26400元左右,20年後今天在民視大約僅5000~6000 元。

 

他分析,只要民視設法將留給自家產品打廣告時段帶進的產品收入,超過賣時段給廣告客戶的收入,「這樣就合算了」。

民視2008~2009年從戲劇跨足自有品牌產品,摸索多年後在2014~2015年確定方向,以「娘家」作為品牌、從滴雞精做起,初期每年營收1~2億元台幣,做到去年達5~6億元,業績躍升四倍多,成為支持民視營運的重要支柱。

 

廖季方說:「我們的想法是,娘家這個品牌已經很不錯,品牌背後的意義非常重要,是代表公司的信用。信用是立基在產品要好、價格合理,人家花錢買你產品能夠真正受益,覺得值得信賴,品牌才能長長久久。」

 

如今民視的業務範圍,已經從電視本業跨足藝人經紀、頻道代理、線上影視(OTT)、公部門政策行銷及新媒體,並預定本周五(15日)舉行年度股東會,屆時股東是否接受新經營團隊的成績單,外界拭目以待。

 

我是運動員出身,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在我高中的時候,我的父母鼓勵我參與運動,我兩個孩子成長的階段,我一樣鼓勵他們參與運動,所以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我會說,孩子能從球場上學到最有價值的東西,是身為運動員的品格。

 

好的運動員品格是很複合的,他們該自信的時候自信、該謙卑的時候謙卑;球場是他們展現自我,當主角的地方,但同時也是在團隊合作中當配角的地方;他們在上場之前,要作千百次一成不變的投籃練習,但是每一場比賽,卻要因應對手的變化,隨時調整進攻的方法;球場又考驗基本功,又需要臨場應變的能力。很少有一個環境像運動場,能夠讓孩子有這麼類似社會與職場的體驗。

 

所以我要跟家長們說,鼓勵你的孩子參與運動吧!只要家長與孩子心態正確,球場就能帶給孩子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從「三對三鬥牛」看懂賽局

學會既合作又競爭的處世哲學

 

我曾經看過一篇兒童教育的文章,內中提到,就算是非正式的比賽與訓練,孩子下課了,留在球場裡三對三鬥牛,都是很好的學習情境。比如說,孩子一開始與同班同學組隊參加,大家彼此熟識,因此必須「專業分工」,讓每個人去打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才能贏過對方。會搶籃板的要傳給投球準的,才能在這場小小的比賽中發揮三人組合最大的競爭力,贏得賽局。

 

打了幾場之後,有同學要先回家了,這時候還留在球場的孩子,就必須與陌生人組隊,湊齊三個人才能繼續上場打球,他們學習到的是,保持一種開放的心胸,隨時歡迎不熟悉的人融入團隊,或是融入別人的團隊,並且要盡快熟識對方的優缺點,才能讓新團隊發揮即戰力。

 

等到天色愈晚,回家的人愈多,球場上往往只剩下兩支球隊持續作戰,這個時候,孩子可能要與今天對抗了一下午,對手球隊中最強的球員同隊。之前一直想的是如何與他競爭,轉眼就要思考如何與他通力合作,來贏得繼續站在場上的機會⋯⋯。這種競合之間的微妙關係,除了球場,還有哪裡可以學到?

 

我很喜歡以前在球隊裡學到的一句話:昂貴的球鞋不會讓你贏得比賽,扎實的球技才會讓你贏得比賽。我想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我知道有許多父母很願意投資在孩子身上,但是父母能給的終究只是球鞋,但孩子將來上場的時候,需要的是自己練出來的球技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北韓與台灣另類接觸》金正恩御用製片廠 差點幫我國代工動畫片
北韓與台灣另類接觸》金正恩御用製片廠 差點幫我國代工動畫片

2020-05-07

中國封殺港陸片赴金馬》為何有陸資開價上億 想買斷台灣首部國產科幻動畫片?
中國封殺港陸片赴金馬》為何有陸資開價上億 想買斷台灣首部國產科幻動畫片?

2019-11-22

星宇航空再出招!耗時2年、成本3千萬 3D動畫機上安全影片曝光
星宇航空再出招!耗時2年、成本3千萬 3D動畫機上安全影片曝光

2019-11-15

富邦金去年大賺1508億,改寫金控業新高紀錄!股利發放也會創新高?總座韓蔚廷這樣說 …
富邦金去年大賺1508億,改寫金控業新高紀錄!股利發放也會創新高?總座韓蔚廷這樣說 …

2025-03-17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3金控躋身全球百大銀行,謝金河讚「轉大人」:抓住這些人的錢能壯大銀行業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3金控躋身全球百大銀行,謝金河讚「轉大人」:抓住這些人的錢能壯大銀行業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