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改寫奧斯卡歷史,在台灣時間今(10)日成為首部拿下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電影,且同時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等大獎,讓南韓舉國歡騰。除了電影題材、內容夠好以外,還有兩項關鍵讓《寄生上流》得以殺出重圍。
今年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入圍名單中強敵環伺,從《小丑》、《愛爾蘭人》到《從前,有個好萊塢》各有其擁戴者,且根據《紐約時報》整理的歷史資料顯示,在今年的第92屆奧斯卡之前,只有10部非英語電影曾入圍過奧斯卡最佳影片,其中包括2000年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但最終都無法在這項獎項中抱得小金人歸。
擺脫#好白標籤 奧斯卡擁抱少數族群
不僅只有非英語片難以打入奧斯卡的世界,非白人的演員與導演在奧斯卡獎也一直難有舞台,因此自2015年起掀起一股諷刺潮,許多演員紛紛在社群網站上寫上「#奧斯卡好白」(#OscarSoWhite)的標籤,知名導演史派克李(Spike Lee)、演員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等人也曾公開批評奧斯卡涉及種族歧視。
在飽受批評後,奧斯卡獎被迫重新檢視他們的評審系統,奧斯卡獎的主辦者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AMPAS)提出:將在2020年讓少數族群成員數翻倍的決定。在2015年,擁有投票權的有色人種僅占8500名成員中的8%,到了今年,數量的確翻倍成長到16%。
此外,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去年也邀請了來自59個不同國家,共約842名電影從業人員加入,其中有29%為有色人種。
《紐約時報》就認為,奧斯卡獎自2015年起開始的變革,似乎在《寄生上流》這部片上看到成效。
題材掌握精確 階級對立放諸四海皆有共鳴
只靠奧斯卡獎想擺脫「好白」標籤就想拿獎也沒有那麼容易,《寄生上流》在選材上的成功,也是讓這部片能抱得4座小金人而歸的關鍵因素。《寄生上流》在影評網站「爛番茄」拿到幾乎滿分的99%好評,分數勝過同樣入圍最佳影片獎的其他8部電影,顯見這部南韓片成功跨出國土,獲得全球觀影者共鳴。根據外媒報導,HBO已經取得《寄生上流》電視劇版權,未來將把這部片翻拍成美國電視劇,《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對於美國版本的電視劇表示:「不是重拍電影版本,而是擴展電影故事。」
靠一部相對小成本的電影,奉俊昊橫掃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還讓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寄生上流》列入自己2019年最愛電影清單,奉俊昊不僅讓南韓電影圈為之振奮,也增添其它非英語系電影未來挑戰奧斯卡獎的信心。
牽猴子整合行銷負責人王師表示:「在這個時代,電影製作、發行的門檻看似很低,但也因此令符合『好電影』定義的作品就比例上來說非常稀少。若要考量兼具『藝術表現』與『能有效與觀眾對話』這個標準來看,更是難上加難。《寄生上流》的成功,無疑非常珍貴,也對其他非英語系國家的電影從業人員來說有很大的鼓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