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每張現賺9.5萬,你抽中和潤了嗎?一個車市兩個世界,和泰車大漲背後沒說的秘密

每張現賺9.5萬,你抽中和潤了嗎?一個車市兩個世界,和泰車大漲背後沒說的秘密

2019-12-04 14:40

免責聲明:本文章為學術型使用,僅供讀者參考,內文為作者個人看法,無買賣建議。投資就是盡量了解公司後,做好資金分配不要影響生活,最後對自己負責,才能持盈保泰。資料來源:Yahoo股市、我是金錢爆、和潤官網、U-Car。

 

最近因為和潤上市的關係,讓台股灌入了⼀片活⽔,連隔壁阿公阿嬤都在討論。

 

這次和潤申購也吸引近百萬筆申請,凍結資金超過520億元,創下近10年公開申購筆數最大量紀錄。

 

上週⼤家都在問「你申購了嗎?抽籤了嗎?」,今天變成「你抽中了嗎?」。阿格⼒想問的是,你真的懂和潤嗎? 

 

 

一個車市兩個世界,和泰車大漲有玄機?

 

 

為何貿易戰激烈導致⾞市不佳,和泰⾞股價還能逆勢暴衝?最主要原因在於TOYOTA神⾞銷量實在太強,旗下擁有LEXUS、TOYOTA及 HINO三⼤⾞系。以⼗⽉的汽⾞銷量來看,國產轎⾞囊括第⼀、三、四名,休旅⾞前兩名同樣都是旗下所屬,別牌銷售前幾名全部加起來 也打不贏TOYOTA。連我爸也是神⾞信徒並貢獻了兩台(笑),但我⾃⼰比較敗家,買了賓⼠。

 

和泰為轎車與休旅車的雙主修霸主

 

政策利多?國產車零件進⼝調降關稅 

 

無論是汽⾞銷量狀況總在冠軍或近兩季稅後盈餘兩位數的年增率,均說明基本⾯強⽽帶動⾼本益比股價的合理性,這也呼應阿格⼒常提的 觀念:由基本⾯出發研究股票,搭配技術、籌碼及其他回測⼯具才是王道,⼀直臆測股價是沒有幫助的「低程度勤奮」。

 

 

📺節錄新聞:⾯對進⼝⾞越來越強勢,並11⽉拿下國內超過⼀半的市佔率,讓國產⾞節節敗退。因此國內六⼤⾞廠今天召開聯合記者 會,呼籲政府調降進⼝國產⾞的零件關稅,要求公平競爭。(新聞來源

 

此提案⽬前已獲得全國性的⽀持,各政府機關也均表認同希望能拯救「國慘⾞」的困境,並預計在周三(12/4)天修法進入立法院議程。若本法案順利通過,將可讓汽⾞製造的成本再降低,對雙神⾞熱銷的和泰⾞獲利勢必更如虎添翼,所以股價近期強勢。 

 

買車不如關注「車貸」公司

 

汽⾞銷售業容易受到景氣及⾞市週期變化⽽直接影響業績,如去年貿易戰就很慘烈。反觀汽⾞貸款通常介於三年到五年之間,背負貸款的 ⼈仍要按時還款,因此汽⾞⾦融業的獲利未受到影響太多反⽽持續成⻑。

 

租賃業就是向銀⾏低利貸款再⾼利放款給客⼾賺取利差的「買空 賣空」,且無論升、降息都能贏,這些特點均符合阿格⼒欣賞的持續性商業模式,⽽裕融、中租、和潤正是此趨勢的受惠者。 

 

▲和潤的業務佈局可看出同樣是基金型態企業

 

但對比裕融或統⼀超的⺟以⼦貴,和潤⽬前反⽽是「⼦以⺟貴」的現象。⺟企業和泰⾞本益比⽬前為33.61倍(12/3收盤價為617元),⽽ ⼦公司本益比則從近期20多倍飆漲⾄現在的31.71倍(12/3收盤價為144.29元),可看出⺟公司業績帶動⼦公司股價的動能有多⼤。

 

另外值得⼀提的是,台灣和泰集團與⽇本豐⽥集團⼀直保持共贏的友好關係,例如台灣和泰⾞⽬前持有⽇本豐⽥汽⾞股票810,600股(持股約 0.025%),⽇本豐⽥集團則持有和泰⾞44,406,1120股(持股約8.13%)。無論是⽇本豐⽥、和泰⾞、和潤、和運旗下多數的⼦公司都是 彼此交叉持股,也可看出「世界銷量排名第⼀」的豐⽥集團對台灣和泰及市場均⼗分重視。

 

和潤上市後不是終點,你該怎麼做?

 

相信讀者都知道阿格⼒最愛的企業營運模式就是租賃,⽽對於租賃相關類股的訂閱研究也從基本⾯出發,⼀路寫到財報⾯、技術⾯、籌碼 ⾯、消息⾯、法說會、存股⾯、波段⾯通通不放過,⽬前為⽌已累積了100篇以上的租賃分析文(裕融50篇以上、中租40篇以上、互盛電 10篇),所以接下來和潤上市後,要如何更進⼀步理解及判斷和潤後勢?請詳⾒此「獨家!和潤上市後要這樣看」。

 

和潤營收及財報:

✔ 10⽉營收10.15億元,年增8.34%

✔ 前三季稅後淨利18.15億元,年增32%。

✔ 累積前三季EPS為4.55元,年增30%。

✔ 2018年度EPS為4.7元。 

 

和泰⾞營收及財報:

✔ 10⽉營收3.38億元,年增2.17%。

✔ 前三季稅後淨利33.01億元,年增37.8%。

✔ 累積前三季EPS為16.2元,年增13.29%。

✔ 2018年度EPS為18.36元。 

 

作者簡介_阿格力(許凱廸)

台灣大學生物科技博士,靠自學練就投資之斜槓能力,不到三十歲即成為「Smart月刊」、「股感知識庫」、「商周財富網」、「日盛證券」之百萬人氣特約專欄作家。各公司及知名大學講師(Smart、TeSA、台大、淡江及台北商大等)。

 

本文由阿格力授權轉載,原文刊登於PressPlay


延伸閱讀:
存股研究室:醫療交集股,配發股利21年還在成長
財報好難懂?高手都在看的 3 個指標

 

 

至於私人基金會,依營運方式進一步區分為私人運營基金會(private operating foundation),與非私人運營基金會(non-operating private foundation)。根據法規提出的相關指引,其中僅有非私人運營基金會必須受到「最低公益支出」的規範。

 

私人運營基金會是IRC 4942(j)(3)或(5)所述的組織。當私人基金會將調整後淨收入八五%或其最低投資回報,直接用於積極開展其組織和運營的豁免租稅目的,並且也符合資產測試、捐贈測試或支持測試,以及一九七○年之前建立的某些老年護理設施,即屬於私人運營基金會。

 

至於非私人運營基金會,又稱贈款基金會(grant-making foundation),顧名思義,這類基金會並未實際執行開展公益,而是透過捐贈達成公益目的,就必須適用法定最低公益支出的規定。

 

美國5%支出比怎訂定?

從回報率、通膨率考量而來

 

前述的美國國內稅收法典中的IRC 4942,規定了非私人運營基金會的法定最低公益支出。五十年前,美國並沒有這類相關規定,一九六九年是個起點,《稅收改革法案》(Tax Reform Act)對非私人運營基金會實施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最低分配規則,但因為公益支出規定的設計複雜,導致執行上難以計算,因此一九七六年再通過了法定最低公益支出分配比率五%,即目前大家熟悉的「百分之五規則」。

 

當時,美國以五%作為公益支出的比率,是考量到非私人運營基金會要永續經營,並確保社區和社會同步受益。基於歷史市場回報率約八%,平均歷史通膨率三%,兩者相減後即為五%。當然五%只是最低要求,非私人運營基金會可選擇在公益目的上支出更多。

 

依IRC 4942對公益支出的最低分配規定,非私人運營基金會每年必須支付相當於淨投資資產五%的「合格分配」金額,定義的類型包括:向符合條件的慈善機構提供實際贈款、提供這些贈款必要且合理的行政費用、直接提供慈善活動費用,以及用於開展非私人運營基金會豁免租稅公益活動的資產購置成本。

 

若未能達到最低分配的要求,將承受對於未分配金額的罰款稅,課徵未分配金額三○%的消費稅。此外,如果基金會在收到國稅局差額通知的九十天內未進行彌補,就要徵收未分配金額一○○%的額外消費稅。

 

值得注意的是,法規相關指引更進一步說明,非私人運營基金會每年應至少支付「總資產」五%的公益支出,這裡所謂總資產,是基於「十三個月的平均值」,並非財政年度結束時的捐贈價值。

 

另外,公益支付五%的計算,包含以贈款和「合格營運費用」進行公益支付,所謂「合格營運費用」是指在基金會營運中「開展慈善活動所必需」。例如盡職進行調查和紀錄保存、設立辦事處等成本,及僱用員工或顧問來管理基金會。

 

不過,考量非私人運營基金會總資產的浮動及費用的不確定性,對於非私人運營基金會遵行五%法定最低公益支出規定的執行過程,IRS給予比較彈性的認定,允許每年可有部分程度的超額支付或少付。但因超額或少付會隨著時間累積,當低於五%的支付過於頻繁時,IRS將會進行審查。

 

行政院

行政院法務部通過的《信託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對於公益基金每年公益支出的下限訂定,參考美國稅法的引用,是否過於簡略?(圖/中央社)

 

美國最低支出設計複雜

援引過程是否太過簡略?

 

回到國內,依目前行政院的修正草案,公益支出規定是在草案第七十一條之六,規定「公益信託依信託本旨辦理信託事務之年度支出,不得低於前一年底信託財產總額二%或年度收入總額六○%。但為實現公益信託目的之本旨且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有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公益信託之信託財產屬未上市、未上櫃且非興櫃公司之股份或股權者,其依信託本旨辦理信託事務之年度支出,並應達該項信託財產總額二%。」

 

又此條文第三項,則授權財政部會商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信託事務之年度支出、收入總額、信託財產總額、收支比率計算方式、認定基準、財產項目、額度,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細觀修法理由即可知,決定法定最低公益支出比率為總資產的二%,主要是參考美國IRC所定公益信託五%支出原則,及「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會員辦理公益信託實務準則」第十條第二款:年度公益支出原則上不低於前一年底信託財產總額一%。考量前者恐過於嚴苛,後者或有不足,因此以前一年底信託財產總額二%作為標準。

 

比較行政院修正草案與美國立法,不難發現草案並未像美國法制,在法定最低公益支出有詳細完整的規定;亦未在兼顧公益信託永續經營,與規定實際執行的困難上給予彈性措施。

 

修法完整性與彈性待強化

避免小規模信託負擔加重

 

更要特別注意的是,從美國經驗觀之,法定最低公益支出規定在運作上,需要高度複雜的會計專業配合,引入此規定時,須考量目前我國是否能提供公益信託足夠的專業支持;並要避免一旦一體適用,規模與資產較小的公益信託在遵行時承受的沉重負擔,反不利於啟動善循環。進退之間,仍須謹慎拿捏。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延伸閱讀
兒福花3.7億買房爆退捐潮》社工告白:台灣人覺得社工必須苦哈哈,才對得起大家捐的錢
兒福花3.7億買房爆退捐潮》社工告白:台灣人覺得社工必須苦哈哈,才對得起大家捐的錢

2019-12-04

股價從20多元飆升至186.5元...這公司靠台積電助攻寫下傳奇! 謝金河:此類故事未來可能常上演
股價從20多元飆升至186.5元...這公司靠台積電助攻寫下傳奇! 謝金河:此類故事未來可能常上演

2019-12-03

車禍發生時,不知道這3件事就完蛋了!比叫警察更重要的事是...
車禍發生時,不知道這3件事就完蛋了!比叫警察更重要的事是...

2019-12-03

胰臟癌確診多為晚期...他治療2年仍往生!醫師警告出現「6大症狀」速速就醫
胰臟癌確診多為晚期...他治療2年仍往生!醫師警告出現「6大症狀」速速就醫

2019-12-03

從國外留學回來的董事長、工程師卻變遊民睡在街上...人生落魄,只是一夕之間
從國外留學回來的董事長、工程師卻變遊民睡在街上...人生落魄,只是一夕之間

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