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大刀闊斧推行「大糧倉計畫」,鼓勵農民轉作玉米、小麥、黃豆等本土雜糧,希望在二○二○年增加雜糧面積至三萬公頃,以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在政策理想的背後,面臨的往往卻是重重困難的推行問題,然而在嘉義縣義竹鄉卻有青年農夫翁育群組成的「義竹雜糧生產合作社」,一肩扛起生產者與行銷者的雙重任務,把長久以來斷裂的生產端與行銷端銜接起來,把故鄉的「豆」產業做大,成為有競爭力的高經濟作物,吸引更多青年農夫加入,成為推動地方創生的新力量。
看見糧食自主的缺口經濟
去年底,農委會推動大糧倉計畫,目標是提升國內雜糧栽種面積,其中大豆占約一萬三千公頃,「台灣每年進口二百三十萬噸大豆,但台灣年產量僅二千七百公噸,若要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代表著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身任義竹雜糧生產合作社總經理,同時也是返鄉農二代的翁育群,擁有一顆思慮清晰的理工腦袋,他用斯條慢理的口吻分析台灣雜糧市場,與傳統農夫給人的印象大相徑庭,這也反應出他曾經在友達旗下子公司擔任工程師的特殊背景。
翁育群說,在廣大的嘉雲南平原裡,缺乏灌溉水源的旱地區域正是台灣重要的雜糧庫,而嘉義縣義竹鄉正好是全台最大的玉米專區。因此,他繼承了父執輩代代相承的雜糧產業鍊,加上自己後天努力學習的大豆栽培知識,他想把兩個結合起來為傳統雜糧種作帶來改變,於是他著手寫計畫書,兩個月就拿到證書,在自家二樓成立了「義竹雜糧生產合作社」。
用新品種打下漂亮價格戰
第一年,翁育群首先談定四十公頃契作面積,把上班存款的四百多萬全押進來,收購了將近二點五噸的收成。翁育群的策略是,先一肩扛下農民的生計,再想辦法把行銷打開來、放大市場,「只要價格好,農民自然就想加入。」解決了青農面對的行銷問題,翁育群迅速組織一支雜糧代耕青年軍,準備大面積拓展。
然而,他們首先遇到的第一道關卡,就是農機設備的不適應。原因是,玉米與大豆無論是種子、植株、採收皆不同,原本投資超過十台的大型農機無法沿用。為此,他向農改場副研究員吳昭慧學習,決定「量身訂做」大豆的種植方式,使現有機器可以成為戰力,節省上百萬的農機投資。2004年,翁育群希望成為國產雜量產商與契作主體的橋樑,他把新的資訊帶給農民,使他們認知到消費者的需求、採購與種植的關係,使得漸漸採納於農改場的新品種。
翁育群建立了一套嚴謹的生產管理模式,使得收成品質大幅提升,「幾年銷售下來,北部豆漿店也稱讚從沒買過這麼好的品規,而今年大豆的品質更是好到完全不需要乾燥!」另外,他也引進奶香味的「金珠大豆」,用新品種提升市場差異化,並與加工市場積極合作,這使得翁育群的收購價成為全台最好,「去年每公斤衝到四十七元,今年每公斤三十五元,也比其他人的二十七元還要多。」
翁育群跟有志青年一起推動雜糧復興(圖片來源/翁育群提供)
聯合上下游建立品規標準
除了代耕之外,翁育群也自行開發紅外線乾燥機、大豆破碎篩機、大豆粒徑篩選機等,轉戰「代烘乾」的領域。在接受農民與農會委託的案件中,他深深感觸國產豆混合了進口豆的情況嚴重,決定要為大豆的品規與純度建立標準。他邀請八家供業者與契作主體相談,共同把品規標準制說分明,希望建立起品規標準、價格合理、共同行銷、產銷履歷驗證的產銷制度。
在土地裡摸索了多年時間,翁育群在農糧生產結構裡看見希望,他帶領著一票返鄉年輕農民,一起翻轉土地。如今,在每個月熱熱鬧鬧的國產雜糧行銷活動中,他分享著在地大豆製成的豆腐、豆漿、豆皮、醬油、豆漿等產品,收成的喜悅與成就感不在話下,真正成為了實踐「雜糧復興運動」的成功典範。